,那个深沉的午夜,只是风有些大,海水很冷,月亮很孤单。
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后,我渐渐发现,很多问题并不是完全无解的。
团队重新招募,吸收了很多新鲜血液。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比我还要年轻,性格也热血又轻浮些,但终归各自都有点真本事,或至少能干点实事。
麻烦一点点得以解决,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至少有了些许进展。
就目前而言,死亡变得遥远了一些。
站在镜子前,我打量着那个平凡的自己。
与记忆中照片里的父亲相仿的面庞,遗传了母亲的卷发,如此朴素又沧桑的脸。
我记得萼莺那孩子曾是双胞胎。
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我存在呢?
我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
这问题就像是在问茫茫宇宙中会有两颗一模一样的天体吗?不过从概率上看,这种事的确是可能会发生的。也许有,但只有形似,没有神似。
说不定性格是完全相反的。
稍微走了会神后,我离开盥洗室,继续投入那无限的研究中去。
我不知道的是,死神在这时,居然向我靠近了一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和各领域专业人士的交流与数据的反复实验对比后,我们得出了一个对其他人毫无影响,但足以令我崩溃的结论。
我们的星系已经死了。
我们对许多已经死亡、或正在走向死亡的星系进行研究。
判断一个星系是否死亡,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是否有新的恒星或行星诞生。如同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会有新的细胞生成。
动物也好,植物也罢,若想要在大自然中生存就必须摄取养分。对于星系而言,养分就是宇宙中的氢与氦。由于食用足够多的氢氦才能孕育出新的星球,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研究金属浓度上——毕竟,恒星通过核聚变能产生多种金属元素。
那些已经死亡的星系内部,拥有大量的金属元素。
即使出现了新生的天体,在银河系中,它们也被绞杀了。
原因有内外两种:内因是银河系的黑洞争夺了形成星球的资源;外因是其他星系的引力对银河系产生作用,导致后者的冷气体被偷走了。
数十亿年间,都没有新的天体在银河系出现。
但她还在正常运行着,也在成长。仅仅是依靠吞噬吸收周围的矮星系,或那些像月亮绕着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