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董卓进京上(1 / 1)

洛阳城外,河南中部掾闵贡,在宦官们死了之后,扶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逐萤火而行数里,至雒舍止。

雒舍在邙山之北,驿舍也。

闵贡带领皇帝刘辨一行人,抵达雒舍休息。少帝刘辨,这几天来屡经变故,惊魂未定,加上跑了一晚上,又饥又渴,从黄河边到雒舍时已经精疲力竭。闵贡扶着少帝刘辨,才能下马入雒舍休息。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

皇帝独乘一马,陈留王年幼与闵贡共乘一马,南返雒阳。公卿大臣则在北芒山下迎驾,故太尉崔烈在迎驾队伍前面带路引导。

就在这时,董卓带领他的三千人马才赶到迎驾队伍的前面。

原来,董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洛阳城西,又得知皇帝在北芒山,而公卿大臣都在山下迎驾,于是董卓又赶往北芒山,因往奉迎。

刘辨见到军队,大惊失色,被吓得涕泣不敢言。

于是,大臣们对董卓喊道:“有诏退兵!”。

身在队首的崔烈,也发话呵使董卓回避,崔烈大声喝道:“陛下在此,不得惊驾,速速退避!”

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难道我不能砍下你的人头么!”

接着,董卓又对大臣们说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

说罢,董卓径直走进迎驾队伍,参拜刘辨,斥责地说道:“陛下,您让宦官们如此祸乱朝廷,才导致今日之祸乱,陛下您自己也为此受累不少啊!”

董卓又去闵贡怀里去抱刘协,说道:“我董卓是也。我来抱你。”

闵贡咬牙切齿,无力阻止,陈留王却不让董卓抱,董卓大异。

于是董卓和闵贡并马而行。问起缘由,少帝流着眼泪,说不出话来。陈留王话语清晰,简单明了的诉说经过。董卓更加惊讶,他看着陈留王款款而谈、对答如流的刘协,又看看流泪不能止、话都说不来的刘辩……

王粲此人,真不愧是“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曹王”,号称诗赋为七子之冠。其父任大将军何进长史,亲眼看到董卓接驾,一段文字,把董卓这货,一上来就怼天怼地怼空气,凶狠狡诈、嚣张跋扈之态,刻画的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皇帝刘辨重返雒阳皇宫后,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光熹为昭宁,是为昭宁元年。

这个年号,大约是中国历史最短的年号之一,也就比女真金朝,用了半天就亡国那个什么年号强点。

根据汉灵帝的遗命,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同辅佐天子。

现在,大将军何进死了,太傅袁隗,便是唯一的辅政大臣。

如果此时,袁隗将洛阳兵权交给自家人,比如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二人。其实,也就没董卓什么事了。

不过,袁隗此人,爱惜羽毛。他认为,如今自己已经把持了朝政,如果再掌握军权,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当初,并州刺史段颎荐董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因此,董卓也是袁隗的门生故吏。汝南袁氏,果然不愧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而且,董卓从军数十年,大小百余战,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从资历上说,董卓也的确是现在洛阳城中,最适合收编其他军队人选。

用董卓收编其他人的军队,一样也受袁隗控制,又不用承担拥兵自重,威逼少主的名声。

最先投靠董卓的,是何进部曲将领吴匡、张璋。这两人因为迁怒于何苗,联合董旻将其攻杀。故主何进已死,而何苗的母亲舞阳君、妹妹何太后、外甥皇帝都还活着,二人为求自保,请袁隗庇护,然后,顺势投入了董卓麾下。

董卓住兵屯显阳苑,此时的董卓最正式的官职是前将军,并州牧。属于是地方官,无法在朝廷久留。因此,袁隗便拜董卓司空。董卓一下子成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二十九日,吕布杀丁原,率部曲五千投效董卓,官拜骑都尉。董卓大喜,誓为父子。

张辽此时募兵千人而回,一起跟随吕布投靠了董卓。

鲍信至兖州泰山郡征兵千余人,再返回洛阳,在原本的历史上,于禁就是此时跟随了鲍信,做了一个都伯,率领五十人的兵马,鲍信死后被人介绍给曹操。不过,这次于禁被刘备给截胡了。

鲍信进洛阳城时,董卓也刚好抵达。

鲍信认为董卓必为祸害,于是向袁绍提议将董卓除掉,他对袁绍说道:“董卓坐拥强兵,恐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如今董卓军行军远来,疲惫万分,兄集大兵击之,必可一战擒之。”

只是,此时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掌握朝政,董卓又是袁隗的门生故吏。没有袁隗的支持,袁绍既不愿,也没有力量对付董卓。因此,袁绍只是推脱,说董卓兵强,朝廷新定,不敢妄动。

鲍信提议干掉董卓,见袁绍不从,恐怕日后走漏了风声,自己被董卓所害。于是,鲍信赶紧离开洛阳,又返回了泰山郡,继续招兵买马,队伍壮大到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

王匡和桥瑁两人也是一走了之。

张杨被派到并州征兵千余人,此时留在上党郡讨伐山贼。等他得知何进被害,董卓入京后又杀丁原。张杨因为自己本是丁原故吏,便兴兵作乱,攻打壶关,不克。再转而攻略周围县城,招兵买马,招募部曲数千人之多。

第一个起兵讨伐董卓的,其实就是这个张扬,只不过他的影响没那么大。

董卓进京,随后迁为司空,前后不过三日,就以袁隗故吏的身份掌控了洛阳的大部分军权。

此时,董卓与女婿李儒商议废立之事,李儒说道:“陈留王是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故称“董侯”,主公是太皇太后的族人,若能立陈留王,则主公便是外戚,又如何不能做一做大将军的位置。再过两年,等天子长大成年,主公可将孙小姐嫁给天子为皇后,这个外戚就彻底做实了。明日便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自认为是董太皇太后的族人,也许是董卓和董太皇太后之间,确实有那么点,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反正董卓,当时确实是以太皇太后的同族自居。

正所谓,一笔写不出两个“董”字,五百年前是一家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董卓信了。

董卓闻言大喜,对李儒说道:“非你之言,我实不悟。”

三十日,董卓在显阳苑设宴,请百官共议废立大事。

席间,董卓对袁绍说起废立之事。

董卓说道:“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袁绍说道:“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

董卓骂道:“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不甘示弱,淡淡回了一句,说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言下之意,我袁绍也是个英雄。

袁绍出身世家,什么时候都要讲究个风度,哪怕愤怒至极,也要用尊称。董卓称袁绍为竖子,袁绍依旧称董卓为董公。

王允在一旁见了,唯恐董卓一怒之下,杀了袁绍。急忙上前说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袁绍见了,说道:“此等大事,当与太傅商议。”

董卓说道:“都是刘家的子孙,不用再商议了。”。

袁绍也不答话,将佩刀横在当胸,冲着董卓,还有朝廷百官作了一个长揖,提着佩刀走了。

坐中大臣,无不惊愕。

董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

没人知道袁绍和袁隗商议了什么。

甚至没人知道他们究竟商议了没有。

总之,袁绍走了,他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悬挂在上城门上,单骑出奔。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实在是潇洒从容,尽显名士风采。但是,袁绍没带着一片云彩,却带走了司隶校尉的印绶。所以,袁绍一直表示,自己兼任司隶校尉。

随后,逄纪和许攸两人也追随袁绍而去。

曹操、袁术亦出奔。

袁绍没有回老家汝南,而是去了冀州。

很多年后,袁绍回忆起那天的情形,他上书天子,说道:“……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不惮一室之祸,苟惟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外。时卓方贪结外援招悦英豪,故即臣勃海,申以军号,则臣之与卓,未有纤芥之嫌。若使苟欲滑泥扬波,偷荣求利,则进可以享窃禄位,退无门户之患。然臣愚所守,志无倾夺,故遂引会英雄,兴师百万,饮马孟津,歃血漳河。……”

最新小说: 诱妃入局:盛宠腹黑小狂妃 凤乱 坑娘攻略 拖走腹黑丞相 锦绣深宅 农家傻夫 孽缘当道 择夫 国战1915 重生第一女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