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并重的浓厚气氛立马传来。
夫妻俩跟着一行人走着,边微笑点头跟在场的人打招呼,边参观汪元的公司。
去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空架子,办公场地的面积也没那么大。
这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公司看起来是发展得极为迅速的。
“有几个组了?”楚轩目光中带着好奇问道。
“4个。”汪元回道。
按照璀璨时代编剧工业化下的编排方式,每个组由5个人组成,每个组只负责创作剧本的一部分,而每个人又分别负责创作一个模块,这种方式可谓把故事创作细化到了极致。
4个组的编剧团便是20人,虽然与目前的璀璨时代文学公司相比规模小了许多,但在全国范围内也可以说是位居第二了。
“感觉怎么样?”刘艺妃轻声询问道。
汪元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丝感慨:“起初的磨合太没效率了,把我愁得不行,不过现在慢慢好起来了。”
闻言,众人都颇感有趣。
他们璀璨时代文学公司,在最初借《希望》发起编剧工业的初期阶段,同样是效率低下。
每一位文学创作者都是拥有完整思维的,一下子要把完整思维掰成碎片,以碎片化的方式去搞创作,看似减轻了工作量,但团队的问题就被无限放大。
最大的问题在于,那么多编剧的独立创作,如何保证每一个创作出来的内容,合起来是统一风格的。
就像汪元的公司,4个组20人。
可想而知,在最初的时候,这20个人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20个风格,这是绝对的。
他们这个编剧工业化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让20个人统一思维。
当他们知道导演想要的故事后,能够保持统一风格地进行碎片化创作。
即便不交流,这20个人创作出的文学内容,让人一看就仿佛是一个人写出来的。
如若能够达成这样的一个默契,那剧本创作的效率将会无限提高,这20个人也就相当于工业流水线中的一个统一标准的环节,为影视前期的创作环节注入强大的动力。
“听说你们已经搞好一个剧本了?”楚轩问道。
“对,来,去办公室聊。”汪元请他们去办公室。
楚轩和刘艺妃跟上,对于汪元的团队搞出个什么样的剧本感到些许好奇。
毕竟这家初元公司是第一家跟进他们编剧工业化的企业,剧本如何在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