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天不亮,王杜两家人离开了半河村。
中午就到了青云镇。
杜韵将一大家子安顿在客栈里,然后独自出了门。
两个时辰后再回来,手里捏着一张东街月桂巷两进宅子的房契。
王桂花惊奇不已,对着那张房契瞅了半天忽然狐疑的将杜韵拉到了一旁。
她严肃的问她是不是得了什么不义之财。
杜韵心里一暖,笑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帕子,里面包着一只精致的翡翠镯子。
她说那镯子本来有一对,她把其中一只当了换来的钱。
被杜韵捧在手心里的镯子做工精致,玉质细腻,乍看竟像一波流动的春日湖水,剔透莹润。
王桂花虽是村妇认不得多少宝贝,但也看得出杜韵手里的是极好的东西。
她心里更加诧异了,想不明白身无长物的杜韵怎么会有那么好的东西。
看出她的疑惑,杜韵告诉她,镯子是她娘的嫁妆。
她娘死的时候留给了她。
杜韵头一次提起她娘,波澜不惊的语气惹得王桂花一阵心酸。
她猜人应当去了很久,不然她也不会如此云淡风轻。
她怜惜的拉着她要去将房子退了把镯子换回来。
杜韵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她说她娘不会怪她的。
因为她娘一定也想让她过的更好。
拗不过杜韵的王桂花只好作罢。
但她心里过意不去,以为杜韵的不在意都是强装出来的。暗自决定等她赚够了银子一定替杜韵将东西赎回来。
其实她不知道杜韵是真的不在意。
她虽然只有十三岁,却早已深知人活着要往前看的道理。
傍晚,一行人跟着杜韵搬进了月桂巷的宅子内。
月桂巷,巷如其名,巷子两旁种着棵棵桂树,一路延伸到最深处,宁静古朴。
杜韵忍不住想等再一两个月,到了九十月,眼前的巷子一定会桂花飘香。
到时候,她们就有桂花糕吃了。
她记得王桂花做桂花糕的手艺极好。
月桂巷住着王桂花,做的一手桂花糕,极妙。
世上的一切相遇都有机缘。
其实她早就动了在青云镇买宅子的想法,曾借着摆摊托人打听过几次。
那座旧宅,之前死过人,镇上人迷信,所以宅子即便便宜也卖不出去,最后就让她捡了个便宜。
卖宅子的老板见宅子终于出手,不仅算她更便宜,还差人给她将屋子收拾打扫干净,甚至免费给她做了一块府匾。
死过人如何,她杜韵命硬,才不怕。
月桂巷尾,一株高大的杨树掩映着一处幽静的宅子。
朱门青瓦,上书“杜府”。
不算气派,但胜在干净整洁。
“到了”杜韵高呵一声。
王桂花看着“杜府”,眼里能冒出花儿来。
小帘,小书,冰花三姐妹已经推开门跑了进去,不多时阵阵欢笑声就从院内传了出来,王桂花低呵一声也跟了进去。
杜拾儿陪杜韵站在台阶下。
“拾儿呀,我们有新家了”
“嗯”
“拾儿呀,这宅子如何”
“很好”
“拾儿呀,听说这宅子不干净,怕吗”
杜拾儿:
半晌没等到杜拾儿回答的杜韵咯咯的笑了起来。
“哥,我们快进去吧”杜拾儿拽了拽杜韵的衣袖。
“好嘞”杜韵解下身上的包袱挂到了杜拾儿脖子上,大步跨上了台阶。
杜拾儿踉跄了一下,取下包袱背好,仰头将头顶牌匾上的“杜府”二字看了好大一会儿才白着脸进了门。
夕阳从青云山顶寸寸坠下,一弄晚风浮动着桂树香气,杨树婆娑碎响,院内时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为黄昏再添几分悠远安详。
几天后,王桂花在杜韵的小摊旁摆了个早点摊,卖些包子茶点什么的。
王桂花虽瞧着普通,可手艺着实不错,各色小吃都会做一些,是以包子铺开张不久便笼络了不少青云镇百姓的胃。
又因旁边是杜韵的小摊,生意还算好,养活三个女儿没什么问题。
又过了几日,那位之前来找过茬的锦衣少年又来了。
不过是被一个姑娘揪着耳朵来的。
杜韵猜那姑娘就是梦儿,梦儿。
原来二人是青梅竹马,梦儿知道了那公子曾来生事,便将他教训了一顿押了来给杜韵赔不是。
那日面皮白净的锦衣少年如今竟顶着一张麻子一样的脸,他捂着脸扭捏的站在杜韵面前蚊子一般哼哼着道歉。
杜韵笑的花枝乱颤。
梦儿在一旁讽刺他是生事遭了报应,自那日回去后脸上就起了疹。
青云镇里的大夫都看遍了,也不见起色,希望今日来诚心陪个不是能有所好转。
“倒是灵验了”杜韵摸了摸鼻子小声嘀咕了一句。
梦儿问她在嘀咕什么,她忙说没什么。
二人离开时,杜韵又送了一柄折扇给那公子。
小帘又问了,明明是别人来道歉,她又送的哪门子扇子。
杜韵神秘一笑,告诉小帘凡事“心诚则灵”做人要以德报怨。
小帘老神在在的哦了一声假装自己听懂了。
杜韵兴致勃勃支着脑袋看着梦儿与锦衣少年离开的背影。
那日气势汹汹的少年如今小心翼翼的跟在少女身后,一边赔笑,一边神色忐忑的从袖中掏出一支玉簪递过去。
杜韵猜那首情诗他应该还没送出去。
“真好”
“什么真好”杜拾儿见杜韵发呆,抬手在她眼前晃啊晃。
被杜韵一把打了下去。
他委屈的揉着手背。
“这青云镇比半河村好上百倍,你说是不是”
杜韵看过去,杜拾儿迅速垂下胳膊。
“嗯”他轻快的应了一声。
“哥,你……刚才在想什么”
杜韵觉得杜拾儿其实是只成了精的兔子。
否则的话,怎么知道她在想事情。
其实她只是不知道,她在看别人的时候,杜拾儿一直在看她。
“没想什么”
想什么,想她那个挨千刀的青梅竹马。
杜拾儿垂眸,“哦”了一声然后转身去帮王桂花卖包子了。
杜韵惬意的往小板凳上一坐,从怀里掏出了本《江湖杂谈》。
翻开,扉页上龙飞凤舞的书着一行:
“有人处,自江湖”。
“好字,好字”
她赞一句,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