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彻,甚至改造安德森来配合卡里克。
原本弗格森最寄以厚望的是前拜仁的中场哈格里夫斯,可没想到,这名英格兰中场刚到曼联踢了半个赛季好球后,就重伤缺阵,从此就不复当年之勇。
最后就是卡里克自身技术特点上的不足,他的摆脱能力在英格兰中场里算是佼佼者,但在欧洲大陆,他的这份能力还是严重不足,这一点到了欧冠,尤其是淘汰赛上,会暴露得非常明显,所以卡里克的位置只能是拖后,避开对方的中场绞杀。
这一套打法帮助弗格森拿到了第二座欧冠,可核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隐患一直都在。
曼联依旧还像是脱缰了的野马,无法娴熟地控制节奏。
节奏是一门玄学,是争夺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曼联在英吉利海峡的这头,它却在海峡的那头。
……
当弗格森采取四三三阵型,拿下斯科尔斯,安排卡里克、弗莱彻和吉布森首发时,曼联就已经注定了他们要开场抢攻,而且是不顾一切地去抢攻。
两个进球就是对曼联这份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最好的回报。
可与此同时,曼联的节奏也像是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尤其是当场边的海因克斯意识到这一点,当他开始要求莫德里奇往前压,像对阵AC米兰时逼抢皮尔洛那样,去逼抢卡里克时,曼联的节奏就乱了。
卡里克和费迪南德是曼联队内最具欧陆化的两名球员,一个中场一个中卫,可费迪南德受到了苏东的遏制,难以伸出援手,一旦卡里克受到对手的逼抢,尤其是一个莫德里奇不够,海因克斯干脆让里贝里也让中间靠,加大对卡里克的逼抢力度。
这顿时让卡里克招架不住了。
他本身的拿球能力就不强,受到拜仁这样严密逼抢后,他就开始左支右绌。
偏偏,斯科尔斯和吉格斯不在,费迪南德跑不开,他周围的接应点突然都没了。
弗莱彻也好,吉布森也好,他们都不是很好的出球接应点,更不用说要他们拿球了。
于是,渐渐的,曼联的节奏慢不下来了。
节奏这种东西说奇妙它很奇妙,说不奇妙,它又很简单。
有多简单?
你想慢?
可以,只要在对方逼抢压迫下,你能够拿住球,能控制球,那你就能慢。
否则的话,对方稍微一逼抢,你就直接开大脚,怎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