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题只考虑可见光范围哈)
而玻璃也有自己的能带宽度,大概在9eV。
但是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是1.6eV到3.3eV之间。
所以,玻璃中的电子,不会吸收任何可见光,因此变的透明了。
现在问题来了!
玻璃它不是晶体啊!
虽然玻璃也能测出能带,但是你不能套用晶体的这套理论。
非晶体必然有另外一种理论。
这个问题,哪怕在李奇维的前世,也依然没有合理的解释,是个未解之谜。
所以,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目前没有最权威的解释。
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
人类连月球都能登上了,竟然连一块玻璃都搞不明白。
这就是物理学的魅力。
单个粒子组合成宏观物体后,就好像发生了某种进化。
这就和很多量子行为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了“意识”一样奇妙。
这种量变到质变的界限,似乎涉及到了某种本源性的东西。
而现在,密立根提出的理论,其实就有点类似于能带理论的雏形。
不过,他有点无赖。
他直接就说金属和玻璃的能带宽度不同。
但为什么不同,他解释不了。
这其实就是“金属电子吸收光子能力比玻璃强”的变种。
只不过加上阈值范围后,显得比较高大上而已。
密立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误打误撞,还真找对了方向。
此刻,他的目光盯着李奇维,脸上的肌肉微微抖动。
显然,他也知道自己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逻辑很完美,但还是差了一点。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奇维开口说道:
“非常惊艳的想法,密立根教授。”
“现在的量子论还无法很好地应用在固体中。”
“跃迁阈值的概念,或许是对量子论的一种补充。”
听到这里,密立根松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