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 第372章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372章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第一个五年计划!(4 / 1)

李奇维讲解完科学的发展过程、华夏科学社的定位后,让在场的社员们对于这个事业有了充分的认知。

在此之前,大家只知道加入社团,然后为国效力。

至于如何效力、如何发展,这帮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能是两眼一抹黑。

干就完了!

要是换成其它类型的事业,凭借一腔热血或许还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科学科普,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专业度最高的领域了。

没有超级大佬的指导,走弯路是必然的。

真实历史上,华夏科学社就走了很多的弯路,最终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李奇维既然来了,如果不做出什么改变,那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一世的华夏科学社,必将在科学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此刻,他接着说道:

“鸿隽他们当初成立《科学》杂志社,主要宣传手段就是发表文章。”

“转载以及翻译国外的科普文章,然后以杂志的形式在国内传播。”

“这种初级的科普手段,显然不适合现在科学社的定位了。”

“即便我们多办几份报纸杂志,本质上并没有提高传播效率。”

“我们是一家覆盖全国所有科学领域,立志成为学术权威的社团。”

“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前瞻化的计划。”

“在这里,我以社长的身份,准备提出华夏科学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为从1916年1月1日起,到1920年12月31日结束。”

“我们要在这5年的时间内,完成预先定好的计划。”

哗!

五年计划的提出让在场众人无比兴奋。

一种“干大事”的气息瞬间就充斥在每个社员的心头。

“乖乖,这就是李社长的气魄嘛,真是气吞山河,胸有乾坤啊。”

“本来我加入华夏科学社,只是一个爱好,就是为了能见到李教授,现在我改变想法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说明还有第二个、第三个,老天,我有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

众多社员在窃窃私语,发泄心中的震撼。

任鸿隽和赵元任等人转头相视,难掩脸上的激动之情。

他们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热血情愫。

一开始任鸿隽还觉得李社长不能长期在国内,可能对于科学社的事情就不够上心了。

现在想来,他觉得自己太狭隘了。

对方提出这种高屋建瓴的计划,比他们拼死拼活印刷报纸要重要无数倍。

“这就是大佬和我们普通人视角的差距啊。”

李奇维看着台下众人的表情,心中好笑。

开玩笑,哥我拿出来的都是后世的精华,镇不住你们还得了。

“那么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到底要完成什么目标呢?”

“我提出一个框架范围,鸿隽你召集大家进行细节的讨论和完善。”

“整理好后再交给我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就正式确定作为科学社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任鸿隽郑重地点点头,“好的,社长。”

李奇维接着说道:

“我把华夏科学社的业务分为几大块。”

“第一部分是学术活动。”

“首先,科学社要有自己的年会。”

“国外的社团有的一年甚至有三四次的年会。”

“我们暂时不需要那么频繁,一年一次足矣。”

“你们讨论商议一个固定时间,作为社团的年会。”

“接着,华夏科学社作为国内最大的科学团体,它要起到牵头的作用。”

“通过积极的交流,在国内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

“甚至不需要固定在科学领域,目的就是扩大科学社的影响力。”

“此外,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也很重要。”

“一方面可以邀请世界著名学者来华夏演讲,传授先进的科学经验。”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我们的优秀人才派到国外去,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这时,任鸿隽问道:

“社长,目前欧洲那边战火连天,恐怕是去不了了。”

李奇维点点头。

“我要联合亚洲各国成立亚洲科学奖的消息,你们应该都知道。”

众人点头,这个消息早都传遍亚洲科学界了,成为最轰动的新闻。

亚欧两大奖遥遥对峙,很有竞争的意思。

这也让在场的年轻人对于李奇维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是说你获得诺奖,你发表相对论,你就能成立这个奖的。

其中体现出的是巨大的人脉以及影响力。

这些都和李奇维善于经营分不开关系。

长冈半太郎、泰戈尔,都愿意听他的话,支持他。

否则,你再牛逼,但是高傲无比拒人千里,我也未必需要鸟你。

“不过,光有奖项还不行。”

“现在欧洲那边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了惯例。”

“衡量一个大学或者组织的影响力,就是看它能否举办国际性的会议。”

“很不幸,现在的亚洲在这一块还是空白。”

“所以,我准备号召举办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凡是太平洋周围一圈的国家,都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国。”

“每个会员国每年轮流举办会议。”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才能开拓你们的视野。”

哗!

这个消息震惊了在场众人。

大家都是科学领域的精英,自然知道学术会议的重要性。

他们的李社长,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会议的创立者。

布鲁斯会议不仅仅是物理学界的至高会议。

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科学领域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会议。

毫不夸张地说,布鲁斯会议决定了人类科学的未来。

本来按照三年一次的惯例,今年10月应该是要举办第三届布鲁斯会议了。

但是鉴于欧洲目前的情况,第三届会议只能往后延迟了。

至于延迟到什么时间,谁也说不准。

反正肯定是要等战争彻底结束才行。

泛太平洋科学会议虽然肯定和布鲁斯会议没法比。

但是对于亚洲,对于华夏来说,已经足够了。

如果现在让华夏的本土科学家贸然参加欧洲的高级别会议,反而会适得其反。

就和诺奖一样。

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任鸿隽兴奋地问道:

“社长,我们华夏也能有机会成为东道主,举办会议吗?”

李奇维霸气地说道:“当然。”

“只要是亚洲科学领域的学术活动,少了华夏的参与,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哗!

如此霸气侧漏的话语,让在场的人瞬间都高潮了。

“好了,以上是第一部分的业务内容。”

“华夏科学社的第二部分业务是建设科研机构。”

“虽然社团的目标是传播科学,而不是研究科学和学术。”

“但是,我们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国外的研究所模式,已经实行了上百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要借鉴这个行之有效的经验。”

“比如成立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等等。”

“这些研究所有两个好处。”

“一是能够进行非常细化的研究。”

“往往一个研究所只专注一个细分领域的研究,这样能更好地集中所有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是研究所能为老百姓提供直接的帮助。”

“比如种花的、养鱼的农民,要是遇见什么难题,完全可以去找这些研究所。”

“不然,凭借他们的经验,很难找到专业的技术人才。”

“研究所可以拉近科学家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任鸿隽等人点点头。

“社长,这些研究所是我们科学社出资吗?”

李奇维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太局限。”

“独资、合资、仅提供技术支持都可以。”

“反正只要是在华夏境内办,怎么都一样。”

“最后壮大的都是华夏的科学底蕴。”

众人明白。

华夏科学社虽然自身不参与直接的研究。

但是它可以带动真正的研究。

毕竟,论科学人脉,国内没有什么组织能比得上科学社了。

他们这些社员只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就好。

说不定将来政府都会找他们合作,创建国家级的研究所或者实验室。

“除了研究所,还可以给科技公司提供技术辅导和咨询。”

“比如我在欧洲,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都想让我当顾问。”

“一个优秀的科学顾问,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一块,我认为也属于科学社的业务范围。”

“做的好,还能为社团带来额外的创收,甚至自给自足。”

“当然,华夏科学社本身没有必要创建公司,那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们只生产科技公司。”

众人被李奇维的描绘的美好吸引了。

这恐怕是所有科学人才最喜欢的赚钱方式了吧。

靠脑子赚钱!

而且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他人提供解决方案,改善人们的生活。

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知识分子清高的道德标准。

大家也有动力去做。

李奇维接着说道:

“第三部分业务是创办专业期刊、报纸,出版科学书籍等等。”

“这一部分,也是科学社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内容。”

“我看了鸿隽汇总的结果,总体看,成绩是喜人的。”

“但是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写作形式过于严肃刻板了。”

“科普文章与专业学术文章不同。”

“在保证正确性的情况下,可以侧重趣味性而降低学术性。”

“也就是说公式推导要少一点,科学趣味、科学思想要多一点。”

“这方面,你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有几本杂志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任鸿隽一一拿笔记下,会后他就落实下去。

这就是有个大佬带的好处,李社长啥都见过,啥都知道,信手拈来。

“第四个业务是审定科学名词。”

“随着西方科学传入华夏的步伐加快,科学技术名词不统一的现象日益加剧。”

“这严重阻碍了国内科学事业的发展。”

“虽然民间有个人或单位曾经做过翻译工作,但一不够权威,二不够全面。”

“所以,我们的华夏科学社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我建议成立名词审查小组,专门负责科学名词的审定事宜。”

“可桢,你作为科技部门的部长,就由你来当这个小组长。”

“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制定标准化的流程,你召集相关人员讨论。”

竺可桢欣然领命。

“以上,就是我对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夏科学社所做工作的设想。”

“鸿隽,你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任务细化到具体数字。”

“比如这五年内,准备办多少期刊,准备建立几个研究所,准备举办几场学术会议等等。”

“只有定下具体的数字,大家才会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这些需要运营部充分调研后,给出一个可行的数字。”

“另外,元任,你要做好财务的规划工作。”

“该花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要为了省钱把计划的实施打折。”

“如果钱不够,就报告给我,我来想办法。”

任鸿隽、赵元任等人此刻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在李社长的分解下,纷繁复杂的科普工作,竟然变得如此井井有条。

而且相比于他们以前只知道办报纸,显得高大上无数倍。

他们很清楚,李社长说的这些内容,如果靠他们几个年轻人,那是无论如何也搞不定的。

“最后,我再补充一点。”

“我准备个人出资,以华夏科学社的名义捐款,在上海建立一座大型图书馆。”

“偌大的一个华夏,连一座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

“这也算为华夏科学社打响第一炮。”

“它将正式在国内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

“周仁,你是联络部长,你要负责和政府做好这件事的对接工作。”

周仁激动的脸色通红,他终于要干大事了。

而下面的所有社员,都被李奇维的手笔给震惊了。

会场沸腾了!

社长也太有钱了。

“这个大型图书馆一定很大吧。”

“废话,不大能符合咱们李社长的身份嘛。”

最新小说: 嫡女有毒:冠宠皇后 易道吟之一枕眠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再世骄子 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 重生之乱世佳缘 玄冥扇 混在帝国当王爷 大唐第一村 帝女倾城:逆天妖后斗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