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 当然,因为没有实验支撑,在场的人只是把那个预言当成大佬的直觉。 巴克拉1900年入职国王学院,从1902年就开始研究X射线了。 他通过研究X射线的散射和偏振现象,趋向性认为X射线是一种波动。 但是这种证据是不充分的。 几百年前,牛顿和一众光学大佬,就对光的本质进行了争论。 仅仅是散射和偏振的话,粒子说也能解释。 注意,此时物理学家并不知道X射线是光的一种,不然也就没必要争论了。 所以,支持X射线粒子说的亨利·布拉格教授站了出来。 他不仅用粒子说解释了散射,还假设X射线粒子具有旋转性,这样就能解释偏振现象了。 于是,双方各执一词,在1907年-1908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辩论的主战场,就是《自然》杂志。 双方你来我往,隔一段时间就发表论文,证明各自的观点。 巴克拉坚持X射线的波动性。 而亨利·布拉格坚持认为,X射线是由电子和正电荷组成中性电偶极。 两人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有各自的实验事实支撑。 这种争论虽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给科学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实历史上,劳厄受到巴克拉关于X射线偏振和波动观点的影响,在1912年发表了X射线的晶体衍射现象。 劳厄发现X射线在经过某种特殊的晶体物质时,会产生衍射花纹。 这个实验结果有力证明了X射线是一种波动,从而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关于X射线本质的争论。 为此,劳厄获得1914年的物理诺奖。 接下来,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这父子俩对X射线的晶体衍射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晶体衍射理论,建立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理)。 从此开辟了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新领域。 这项技术也为后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个故事也很精彩,和伦敦国王学院有密切关系。) 布拉格这个名字也成了结晶学的同义词。 因此,布拉格父子获得了1915年的物理诺奖。 和劳厄的获奖时间只有一年之差,可见这个研究的重要性。 而巴克拉的工作也得到了承认,没有他前期的积累,就没有后来劳厄的晶体衍射。 所以,他凭借对X射线散射和偏振的研究,获得了1917年的物理诺奖。 再后来,瑞典物理学家西格巴恩,因为发现了X射线的特征光谱,从而获得1924年的物理诺奖。 以上就是20世纪前30年,和X射线有关的5个物理诺奖的来龙去脉。 从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