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 第129章 原子研究与量子力学

第129章 原子研究与量子力学(3 / 1)

从汤姆逊的办公室出来后,李奇维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李奇维一边梳理着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史,一边在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 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 他喜欢首先从宏观层面,把握住物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理清各理论之间的先后关系。 只有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不会被各种人物名字和学说,搞得眼花缭乱,分不清重点。 相对论的发展比较单一清晰,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量子力学及原子结构,就非常复杂,涌现出的大神也最多。 公元前40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 16-17世纪,自然科学体系建立后,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 此后一段时间,原子一直都是化学家的研究领域。 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义了原子一词,从此,原子就用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单位。 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尔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著名的原子学说。 该学说认为原子就是小到极致的实心球体,本身不带电,里面什么都没有。 道尔顿还测量了不同原子的质量,他以氢原子的质量为1,规定了其他原子相比氢原子的相对质量。 当然他的测量结果非常粗糙,但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原子结构的研究热情。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灰尘在水面上会发生不规则运动。 这进一步证明了微粒学说,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布朗运动。 1877年,德绍尔克思提出,布朗运动是由水分子的热运动导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绍尔克思的基础上,爱因斯坦目前的博士论文,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为了解释布朗运动的。 他也从理论上证明了原子是一种真实存在。 尽管有不少新的现象,但是从道尔顿以来,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一直影响着物理学家。 直到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才证明原子内部还有细分结构。 原子本身不带电,而电子又带负电,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的东西。 它们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正好中和,使得原子呈中性。 于是,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吸引很多物理学家的加入。 真实历史上: 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原子的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内部又分为电子和原子核。(现由李奇维提出) 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他认为在元素周期表里存在位置相同,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子。 紧接着,汤姆逊发明质谱仪,发现了几十种不同元素的同位素。 1919年,卢瑟福又通过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原子核由质子组成。 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又发现了中子的存在。 物理学家这才搞清楚同位素的本质,即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这些原子互称同位素。 后来发现,铀原子存在三种天然同位素:U234、U235、U238。 其中U235是最重要的一种同位素,影响了世界。 1939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用中子轰击铀的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至此,原子的结构终于被弄清楚。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在这一段时期,伴随着原子结构研究的,则是量子力学框架的建立与发展。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现由李奇维提出)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解释光电效应。(现由李奇维提出) 1909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他对量子力学的最大贡献。(现由李奇维提出) 1913年,玻尔提出电子的量子化轨道,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概念,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5年,海森堡创立矩阵力学,是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版本。 1925年,泡利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 1926年,薛定谔创立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第二个版本。 1926年,狄拉克证明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 1926年,玻恩提出波函数的概率诠释,后来成为“哥本哈根解释”。 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 1928年,狄拉克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创立相对论量子力学,奠定后世量子场论的基础。 1935年,薛定谔提出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将微观世界的量子行为,推演到宏观世界。 1948年,费曼创立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形式,是量子力学的第三个版本。 可以说,1925年-1928年,就是量子力学的巅峰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更是发生了一场最重要的事件。 以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为首的一派,与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 针对量子力学,在1927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爆发了一场物理学史2000年以来最精彩的惊世对决。 大名鼎鼎的“上帝不掷骰子”,就是从那场会议流传出来的,为无数后人津津乐道。 在量子力学理论完全成熟后,原子结构的研究依然继续向前深入。 物理学家们在30年代发现了弱力、1947年发现了强力,这两个都是跟原子核有关的力。 并由此解释了物质发生放射性衰变的本质原理。 到了20世纪中后期,物理学家又发现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结构组成,即夸克。 在那一段时期,则是量子场论的天下,包括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电弱理论、标准模型等等。 晚年的爱因斯坦致力于大统一理论,他想统一的只是引力和电磁力。 因为当时弱力还未被承认,强力还未被发现。 真正的大统一理论,应该是统一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四大基本力。 在未来的后世,物理学家也仅仅做到电磁力和弱力统一,即电弱理论。 下一步则是尝试再统一强力,完成所谓弱化版的大统一理论。 至于统一引力,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这也是爱因斯坦失败的原因,上来就挑了个最难的......爱神的智商也不够用了。 后世对爱因斯坦有个误解,认为他除了相对论和光电效应,好像就是个普通物理学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他还有以下成就: 1905年,解释布朗运动本质、给出一种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方法。 1907年,解决了固体比热问题,成为固体力学的奠基人。 1916年,提出激光原理,为后世的激光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917年,提出静态宇宙学模型,成为后来宇宙学的开端。 1924年,提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冷原子物理的开创者。 这些成果其实都是资深级的,只不过和相对论一比,当然只能算小贡献了。 所以很多人只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忽略了他的其它成就。 其实一对比,才惊讶地发现,真实历史上的爱因斯坦到底有多么牛逼。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为同等高深且重要的理论。 前者是爱因斯坦凭借一己之力,单独创造而出;而后者则是十几个天才前赴后继,共同完善。 高下立判! 这也是为何在李奇维的T系列分级中,爱因斯坦是可以和牛顿、麦克斯韦并列,而其他人只能降一级。 但无论怎么说,都是以上这些物理学的大佬们,共同打造了20世纪前期,那宏大的物理学史。 然而如今才1902年,历史就已经被李奇维改变。 他提前了近十年,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和原子行星模型。 这无疑会加速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了。 李奇维这一世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甚至有可能最后是领军者,他怎么可能不激动。 目前,他手握狭义相对论和量子论,堪称两大理论的奠基人和第一元老。 至于后面再发表广相、考虑指点玻尔、德布罗意等人在量子力学上做出成果。 他已经无法想象,后世的物理史该如何评价自己了。 更不要提,未来的宇宙物理学、原子物理学,也都会有他的身影。 甚至,跨界出手,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等。 李奇维越想越激动,越想越离谱,差点直接笑出了声。 这一幕正好被来找他的威尔逊看到,“布鲁斯,你又想到什么美事了?” 然后他又神秘兮兮地说道:“听说你的博士成果,推翻了汤姆逊教授?” 李奇维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威尔逊苦着脸:“刚刚教授找我了,说你和卢瑟福都为实验室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让我再努力努力。” 李奇维:“哈哈哈......” 面对天才的嘲讽,威尔逊天生心态好,稳如老狗,继续问道:“布鲁斯,那你是不是快要博士毕业了?” 李奇维想了想,说道:“我应该会申请,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进行博士答辩吧。” 他嘴角微微一笑,是时候搞个博士头衔了,不然以后出门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

最新小说: 清宫娇宠:四爷,请赐教!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盛唐撞上更年期 金闺玉计 诛己 佞宠 废材轻狂:绝色战魂师 绝宠六宫:妖后很痞很倾城 凤皇在笯 爆笑萌妃:王妃你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