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透射,导致上面的光粒子跟着一起透射。”
说到这里,教室内众人不得不佩服牛顿逆天的想象力。
“后来,胡克去世了,便没有人能争论过牛顿。”
“而且此时的牛顿,已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他就是物理学界的权威,无人敢撼动。”
“不过波动说后继有人,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表了《光论》,他用波动方程完美解释了反射,折射和衍射。”
“并且,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说光是微粒,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两条光交叉时,发生碰撞呢?”
“可惜,如此强有力的证据依然胜不了牛顿,因为1695年,惠更斯就去世了,此后再也没有人敢挑战牛顿了。”
“至此,牛顿的光粒子说就统治了整个18世纪。”
“牛顿、胡克、惠更斯之间关于光本质的争论,我称之为第一次波粒战争,以粒子说获胜而告终。”
“不过,粒子说的获胜不是全面的胜利,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因为人们只是屈服于牛顿的权威光环。”
“1727年牛顿去世后,物理学就一直不缺乏反抗权威者!”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不理解牛顿为什么非要绕来绕去,用力学解释光的衍射,无论怎么看,都是用波动解释更自然。”
“因此,他提出干涉思想。如果光是波动,那么一束光在通过两条狭缝时,就会因为发生干涉,在屏幕上留下明暗相间的条纹。”
“反之,如果光是粒子,那么在屏幕上只会出现两道明亮的条纹。”
“于是,物理学史上最经典的实验之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就出现了,这个实验是如此的简洁优美,自己在家点个蜡烛就能实现。”
“屏幕上确实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光是波动,而非粒子。”
“托马斯·杨发表了他的观点后,由于挑战了牛顿的权威,立刻受到无数人的攻击和辱骂。”
“逼的他赶紧出来道歉,表达自己很崇拜牛顿,但伟人也可能会犯错,影响科学进步。”
“杨的实验,开启了第二次波粒战争,不过这次的主场不在英国,而是在法国,因为牛顿在英国已经被神化。”
“法国人可就不在乎了,1819年,法国科学院甚至提出悬赏征文,内容是用精密的实验确定光的衍射现象,并用数学推导出光经过物体时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