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6月28日,也就是意大利向英国宣战18天之后,李乐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变的时候。 意大利在北非的指挥官,第10军团的指挥官巴尔博元帅就被自己的防空炮兵开火给干掉了。 所以意大利现在北非的最高指挥官,是一个叫鲁道夫·格拉齐亚尼的元帅。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问题,那就是虽然北非的战斗在7月就打响了,可是实际上意大利的格拉齐亚尼元帅在9月才慢悠悠的向英军发起了进攻。 而这一次,因为李乐的改变,格拉齐亚尼得到了很多补充,所以即便再如何不情愿,他也在8月中旬率领自己的部队进入到了埃及境内。 昨天,意大利军队已经占领了塞卢姆,他们的军队没有得到任何英国军队剩下来的武器和物资,只能继续沿着公路前进。 比起德国的隆美尔来,格拉齐亚尼元帅的指挥风格更类似蒙哥马利——往好听了说是稳健扎实,往难听了说就是胆小如鼠。 和狡猾但总是饿着肚子的沙漠之狐不同,蒙哥马利必须等自己吃成一个胖子才有胆子发起反击。 格拉齐亚尼元帅同样是这样,尽管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殖民地的军队很轻易的就攻占了索马里,并且正在盼着祖国的军队夹击埃及。 可是格拉齐亚尼元帅依旧谨慎的等着自己的补给物资,慢悠悠的向着远方的马特鲁前进着。 和历史上一样,英国人正在拼了命的加强自己在埃及的军队,希望可以抵御住意大利人疯狂的进攻。 要知道比起意大利人来,他们现在的兵力弱的可怜,根本无法和格拉齐亚尼手里的25万大军相提并论。 实际上,而英军在埃及西部地区的军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叫理查德·奥康纳的中将。 他手里只有英军第7装甲师和印度第4步兵师加上一些直属部队,人数大概只有36000人。这两个师都没有达到满员的状态,能够作战的各种坦克也只有60辆。 比起原本的历史时空,英国指挥官手里的坦克数量更少,而且也没有及时的补充。 现在他们必须面对意大利人差不多7倍的兵力,并且还要守住马特鲁这个必须守住的地方。 英国人的防御几乎就是意大利军队进攻的翻版,他们同样把自己的步兵沿着海岸线上的公路布置,然后把装甲部队放在了南方自己的侧翼上。 这样的布置和意大利人的进攻布置如出一辙,所以双方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坦克部队遭遇了敌人的坦克部队,而他们的步兵则和敌人的步兵撞在了一起。 在进攻到了布格布格之后,意大利军队的后勤补给就已经难以为继了,他们确实没有做好打一场战争的准备。 后勤补给环节的短板,让他们不得不放缓他们进攻的脚步,并且在布格布格附近驻足不前。 对面的英军假装反击了一次之后,就又转过身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他们放弃了西迪拜格拉,把那里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了。 意大利军队紧随其后,然后有一次高歌凯旋,攻占了西迪拜格拉。现在,他们距离扎维耶泰尔法耶已经并不遥远了。 只要再占领扎维耶泰尔法耶,那他们就已真的距离埃及西部重要城市马特鲁不远了。 “不能再继续进攻了。”在自己的指挥部内,意大利前线军团的指挥官格拉齐亚尼元帅对手下的军官们抱怨道。 因为他的补给环境已经非常恶劣了——从利比亚的边境一路上到现在他们所在的西迪拜格拉,他们的运输补给车辆半数都在路上忙碌着。 20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的消耗量都是巨大的。坦克需要有料补给,所有的大炮都需要弹药的补给,这对于意大利的后勤部队来说,太庞大了一些。 “元帅!领袖的命令,是让我们尽快夺下马特鲁,夺取到这个重要的据点!”一个将军无奈的提醒道。 他的军队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进攻的时候心里还很没底,一直到现在,他还不敢相信自己的军队赢了。 从边境一直到西迪拜格拉,意大利军队实际上并没有成建制的歼灭任何一支英国军队,所以也确实不能说他们已经赢了。 他们只是夺下了一些个毫不重要的据点,却发现自己距离自己的后方越来越远了。 这种感觉让格拉齐亚尼元帅感觉到了危险,他猜想英国人并不是被打败了,而是在选择一个更适合决战的位置。 在他看来,这个绝佳的位置就在马特鲁——那里距离英国的补给基地最近,距离意大利的补给站最远。 如果战争在那里爆发,那意大利军队每消耗一枚炮弹,都要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 虽然加强了物资的补充,意大利在北非的军队却依旧还是面临补给物资不足的局面。 有些部队连基本的弹药都没有补充完,就被迫向前移动,向英国人发起了进攻。 而经过了几次遭遇战的消耗,意大利军队手里的军火,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打一次进攻马特鲁这样的大型城市的战斗了。 所以格拉齐亚尼元帅不愿意向马特鲁进攻,他觉得如果在那里打一次决战,对意大利来说一场灾难。 可是墨索里尼可不这么认为,他希望自己的军队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占领马特鲁,甚至进攻亚历山大。 夺取马特鲁,就意味着意大利摧毁了最靠近利比亚的英国前线机场,对利比亚油田的安全,有巨大的贡献。 只要攻占了马特鲁,那利比亚的油田就有了不错的纵深,英国空军如果想要攻击,就只能从亚历山大附近的机场起飞了。 那对于他们的飞行员来说,距离可要远了许多,也更容易预警和拦截。 另外,墨索里尼急切的希望意大利军队凭借自己的战斗力夺下埃及,这样一来他在40年后沦为轴心国万年老二的处境,就会得到改善。 至少意大利可以自己控制苏伊士运河,这完全可以让他在德国人面前扬眉吐气。 甚至在意大利军队逼近马特鲁的时候,墨索里尼都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可以对德国的那位元首开个苏伊士运河的收费单了。 “我们的军队非常疲惫,在如此广阔的荒野上进攻,是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的事情。”元帅担忧的对自己的军官们说道。 他的恐惧是非常有理由的,这些天英国的装甲部队摧毁了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坦克,来去如风让人很是恼火。 因为本身没有无线电台,意大利的M11坦克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或者自己组织协调进攻的时候,都非常的被动。 这造成了很多意大利的坦克莫名其妙的损失,很快意大利的部队就都停了下来,逼迫在遥远的前线等待着来自拜尔迪的物资。 要知道向拜尔迪运输物资也并不容易,驻扎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地中海舰队经常骚扰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港口,击沉意大利的小型运输船。 毕竟指挥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将领是坎安宁,是一个非常难缠的海军将领。 即便自己并不情愿,即便自己的部队疲惫而且分散,可是格拉齐亚尼元帅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让自己的部队继续前进。 他们一路上并没有遇到英国军队誓死的抵抗,这是他们一直保持前进的唯一原因。 8月22日,意大利军队终于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已经走到了凯费尔维西尔——距离马特鲁港只有30公里不到的距离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25万意大利军队散落在道路上,已经明显凑不齐进攻马特鲁的力量了。 历史果然在这一刻变得和原来不再相同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真正苦心准备的意大利,比历史上他们走的更远。 而在这里,在马特鲁城下,英国军队不再后退了,他们拥有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并且背靠着自己的港口进行补给。 更让意大利军队郁闷的是,他们还得到了更及时的空军还有海军的支援。 意大利的舰队不敢开到亚历山大港还有马特鲁的防空圈内作战,这让英军的战舰可以在海上对意大利陆军肆无忌惮的开火射击。 “我们必须后撤……这样下去只能让整个军团都毁在这里!”看着自己的士兵散落在道路上,格拉齐亚尼最后下定了自己的决心。 这几天他一直挣扎在墨索里尼的命令和军队实际状况之间,在英国人一触即溃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走到了凯费尔维西尔。 显然,他们没有力量真正攻占凯费尔维西尔,所以他认为必须让出凯费尔维西尔,收拢自己的部队。 虽然意大利军队依旧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可这样的优势明显无法支持他们打赢战争——这又不是十七世纪,军队人数更多的一方更容易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