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女生耽美 > 仙家小媳妇 > 作品相关 老子(道德经)意译本

作品相关 老子(道德经)意译本(1 / 1)

老子《道德经》意译本《小子白话五千言》

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向他问过礼,连现代哲学鼻祖黑格尔也是对老子佩服得五腹投地。老子文化是中华文化之魂!下面连载全篇内容:

第一章《老子》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小子白话五千言》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物质都会有它的自身特性,而这些特性又受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观察事物时要经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从表即里,找出它本质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为我所用。

一句点题:(确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二章《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小子》

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如矛盾发展变化一样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没有好就无所谓坏,没有善就无所谓恶。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因此智者看问题注重事物矛盾发展的两个方面。凡事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用行动教育后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成功后不停止进取,正因为不停止自己不断进取的脚步,所以成功总会伴随着他。

一句点题:(确立矛盾对立统一思想。)

第三章《老子》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小子》

古代明君治国,首先不把社会等级分得太过明显,不把权利过分集中某些人,不过分的推崇物质zhan有和物质享受。其次教化子民消除一些不现实的想法和奢望,保持纯朴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简单的说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经常让民众在一种自给自足乐陶陶的安居乐业状态。最后还要教导他们什么是恐惧的事,什么是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并且还要让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纯朴的民风,这样国家就会进入非常好治理的无为而治的状态。

一句点题:(确立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系。)

第四章《老子》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小子》

世界上的客观规律,真是难以言表,深不可测,它主宰着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精彩呀!它能锉其锐气,解其纠纷,和其光明,同其世尘,好像天外有个神灵在控制。

一句点题:(遵循规律,崇尚自然。)

第五章《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gu,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小子》

大自然也不一定只是给予,既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有山崩地裂,天灾**;圣明之人也不一定对百姓只是付出,说不定也会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去伤害一小部分人。有些道理如同风箱的原理;风出的越急时,箱里的空气就越少。知道的东西太多,顾虑也会更多,反而妨碍自己的行动。还不如坚守一个“有付出,才有所得”的大道理,更能取得成功。

一句点题:(我生在我不在天,有付出,才有所得。)

第六章《老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小子》

自然界的生育繁衍的规律,更是妙不可言,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但它能连绵不绝,永无穷尽。

一句点题:(生育繁衍规律,更为奇妙。)

第七章《老子》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小子》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存;圣明之人之所以为人认可,是因为他为大众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正因为为大众的奉献,才成就了他自己的名望。

一句点题:(忘身才有我身。)

第八章<老子>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小子>

对于修行者来说,水的品性是最好的,它虽只呆在低洼处,地位低下,价值低廉,却能生育,润养万物,万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它,它柔弱却坚韧,任何强硬的东西都会被它的锲而不舍给摧毁.

所以修行之人要向水的品性学,要广结善缘,慈悲为怀,与人为善,感恩大自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从政要讲公正廉洁,做事要善于动脑筋,行动要把握好时机,像水一样与世无争.这样才会有悠然自得的状态和优良的品德.

一句点题:(崇尚水的品性,做修德养性之人.)

第九章《老子》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小子》

为人做事都有个度,谦受益,满遭损,如果你拥有很多了,要知道满足。再锋利的兵器也会在战场上毁掉,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得住的。富贵而骄横,会自食其果。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才顺应自然规律。

一句点题:(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第十章《老子》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tuan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毋有疵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小子》

内功练气专守一窍,能长时间没有杂念吗?呼吸吐纳,能像婴儿般的至细至柔吗?清除内心的杂念,澄洁心镜,能够做到一尘不染吗?爱护民众、治理国家,能够不用知识和才智吗?人生存在万物运动变化之中,能够做到宁静柔弱吗?明白事理,通晓四方,能够不依赖知识的学习吗?所以说任何事物的追求都没有个穷尽;能把自己拥有的东西,无私的奉献出来给予大众,那才是最高尚的品德。

一句点题:(无私的奉献,才是最高尚的品德。)

第十一章《老子》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

《小子》

车轮连接上轮条,当没有中的有,为车之用。陶器中陶制出的空腔处,当有中的没有,为器之用。房中开个窗,当有中的没有,为屋之用。我们有时用有的一面,有时用无的一面,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

一句点题:(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

第十二章《老子》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小子》

五颜六色会使人目眩。驰骋田猎会使人癫狂。意外之财会使人起歹心。五味太过会使人败味。五音太强会使人耳聋。所以智者修身养性,只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饭即可。过分的财色名利,七情六欲,都是有害无益的。

一句点题:(清心寡欲,粗茶淡饭,才修身养性。)

第十三章《老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小子》

充辱若惊,是因为自身的利益的使然,如果没有自身的利益,看淡利益,把大众利益高于自身,就不会有什么宠辱若惊.那么大众就可以让你领导.如果私心太重,你怎么能领导好别人?又怎么能服众.

一句点题:(宠辱若惊,都是利益的使然.)

第十四章《老子》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min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小子》

看不见叫无形,听不到叫无声,摸不着叫无迹,这三者分不清楚,原本混然一体,这混然一体的东西,其先并非虚诞不实,其后也不是灭绝不明。就像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肉眼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它能带来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它连绵不断,不可具体形容和描述,它返本归根,又空不见物。明白了生命的规律,就能办好今天的事物,也就知道事物的过去原始状态和规律。

一句点题:(认识生命的本原,探索事物的规律,坦然对待人生。)

第十五章《老子》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c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小子》

古代修行之人,,都看似混沌,深不可测,大智若愚,谦虚谨慎。他们常能保持心平如水,心平气和,不求盈满,但求恒久的精进,在量的积累中不断更新自己。让自己始终处于虚心的学习状态。这样就难得有超越他们的境界。

一句点题:修行者的境界。

第十六章《老子》

致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小子》

达到虚无的境界,切实保守清净。万物都在生长,我已经观察到它的返还的过程。自然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它们的本原,回到生命的起点。知道这一规律人们就不会茫然无知的去胡干蛮干,而遭凶险。也懂得自然界有公理,人间有公德。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不至于发生灭顶之灾。

一句点题:自然界有公理,人间有公德。

第十七章《老子》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小子》

最英明的领导者,因为品德高尚,手下自然会有一些有德有才的知心知己,甘心情愿的辅佐他。俗话说:一堆泥巴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他能随时随地知道自己领导的团队的状况,大家一起齐心协力,随时随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共同向着成功迈进。

其次是有一定的能力和亲和力,大家愿意亲近他也能得到大家的赞誉。时间长了养成爱听好话的毛病,忠言逆耳之事大家不愿干,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大家都回避。

再其次是有一定的能力,没有亲和力,他自以为是霸道管理,大家对他近而远之,唯恐自己犯错误,但对领导者的决策错误没人敢指出。

更其次是既无才,也无德,大家对他信不足,更多的是不信任。随时准备把他炒掉。

所以说领导者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品性,而那些英明的领导者成功之后,大家跟着他工作一点也不感觉吃力,在一起共事是一种享受,在共创辉煌中寻求一种快乐,认为成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矛盾,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了管理。这些需要决策者在建队初期,团队建设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风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小的环节上下工夫,逐步达到一种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治的境界。

第十八章《老子》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小子》

社会秩序混乱后,大家会呼吁要讲仁义道德,出现了法律,伴随而生的出现了伪辩。六亲不和时,希望子女多讲孝心,国家政治混乱动荡时,会产生忠臣护国。

一句点题:乱世出英雄的道理。

第十九章《老子》

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小子》

不提倡一些耍小聪明的人对社会财富的投机取巧、*,百姓的劳动成果会获益百倍。不提倡虚伪的仁义道德和礼教学说,反而能使百姓恢复敬老爱幼的天性。不追捧财富的zhan有和财富的奢华享受,盗贼会少,社会风气自然会好。这三句话还不足以表达所希望的那就是:见素抱朴,外表纯真,内心质朴,少私寡欲。抛弃虚伪的仁义道德和礼教学说,寻求一种返璞归真,悠然自得的安居乐业状态。

一句点题:返璞归真是最高的追求。

第二十章《老子》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zhu人昭昭,我独若昏呵!zhu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小子》

在大彻大悟之人眼里,好与坏、善与恶、喜与忧好象一样,没什么区别。什么事都让他们觉得无所谓。他们混混沌沌,表现愚钝。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表面的问题不去论理。不拘泥于表现形式,做事往往是直达主题,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他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往往不如常人。这并不表明他们对事物的消极,而是他们只想去做一些常人不愿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平常小事,行不言之教。

一句点题:大道平直,实者为进;人道自然,修之成仙。

第二十一章《老子》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小子》

懂得客观规律的哲人,做任何事都会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而且经常在实践中得到应证,这一点从古自今都没改变过。由此我们从客观规律中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二十二章《老子》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小子》

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有所成就。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没人认可。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自明。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建功。自以为贤能的人,反而领导不了谁。这是些很客观的规律,因为他们这些行为象残羹剩饭一样,让人感到厌恶。

所以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身上千万不要养成这些坏习惯。

一句点题:坏习惯是成功的障碍。

第二十三章《老子》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才!诚全归之.

《小子》

委屈能求全,冤屈能昭雪,低洼能聚水,破旧能更新,谦虚能受益,自满反招损.所以圣明之人遵循这一管规律,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扬名.不自我显露,所以能自明.不自我标榜,所以能建功.不自以为为贤能,所以能领导别人.正因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无为小事,与世无争,所以胸怀和度量方面没有人能和之相比.这与古人说的委曲求全的道理一样,回归成功之路.

一句点题: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第二十四章《老子》

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小子》

就拿自然界来说,风不可能一个早上刮个不停,雨也不会一整天下个不住,大自然的*尚且不能持久,况且人世间的一时的艰难和愚惑呢?所以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要被一时的艰难和愚惑所迷惑,始终遵循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做事,就只会自食其果。

一句点题:成功就写在你的下一页,而每一页得自己一面一面的把它翻开,跳页也许会错过成功。

第二十五章《老子》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小子》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而自然规律更是自然中产生的,所以有许多事物发展变化,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发展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不要破坏自然生存的环境。为眼前小利益破坏了自然生存的环境,也就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就破坏了我们明天生存的希望。

第二十六章《老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冬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小子》

重是轻的根本,轻是躁的主宰,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一些君主,有壮观的宫殿和庞大的国家不守着,却要整天到处征战。使自己轻浮躁动治天下?轻浮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君主地位,这又是何必呢?

第二十七章《老子》

善行者无彻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折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

《小子》

善于做事的人,做事不会拖泥带水;善于言辞的人说出的话是滴水不漏;善于谋略的人会运筹帷幄;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不到关键时候不会露出真相;善于束缚别人的人,不需要绳索就可将人套牢。而圣明之人则是善于救助他人。在他眼里没有无用的人,也没有无用的物,者也正是他最圣明之处。所以说若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么有擅长的人一定要去做自己擅长事的老师,去帮助别人,没有擅长的人要多向有擅长的人请教。不懂得尊重老师这份责任和天职,不知道爱护向你请教的人,虽然有些知识,但更大的是迷惑,因为他不懂得教与学是相互促进,学与问是相互增长的重要道理。

第二十八章《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te。恒德不te,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小子》

刚强之道就是要安守柔弱,甘做天下最柔弱的溪流之水,那么永恒的好品德就不会离你而去。而会回复到婴儿那样的纯真状态,充满顽强旺盛的生命活力。荣誉之道,就是能忍受屈辱,虚怀若谷,只有宽阔的胸怀才能装得下那么多的良好品德,这种好品德,复归于朴实的本质。纯洁之道,是不要怕被玷污,让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于天下,让天下人都能指责自己、鞭策自己,高尚的品德是能忍受别人的误解,你又回到与世无争的原始状态。

客观规律落实到具体事物中,圣明之人则会引导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是:遵循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做协调和疏导工作逐步解决矛盾,而不是推翻重来。

一句点题:阐述:刚强之道、荣誉之道、纯洁之道和做事之道。

第二十九章《老子》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虚或吹,或强或cao,或陪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小子》

不按客观规律强行做事,我看他不会有什么成功。客观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背它会导致失败。

世间万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气缓,有的气急;有的坚强,有的破碎;有的增益,有的毁坏。因此圣明之人只顺乎自然规律,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

一句点题:圣人的处世之道。

第三十章《老子》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小子》

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辅佐国家,不要用强大的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打仗会遭来报应,战争过后良田荒芜,民不聊生。善于用兵者,只要取胜就罢,不必发动战争,胜不骄横,胜不自大,胜不夸耀,胜利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走向衰老,这合乎自然规律,不合乎自然规律的就会很快败亡。

一句点题:治国强兵之道。

第三十一章《老子》

夫兵者,不详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者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详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xian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小子》

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大众都厌恶它。所以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会发动战争。兵器也是不吉祥的东西,君子之人是实在不得已才动用它。兵器以锋利为上等,不要对优良的兵器加以赞美。如果赞美它,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不可能得到广大民心。战争就是虐杀,虐杀太多应该感到悲哀。因此战胜者应该以丧礼处理战败国。

第三十二章《老子》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小子》

自然规律虽很微妙,但没有谁敢去支配它。侯王如果能遵循它,万物将不受惊扰自然发展,天地相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没有禁令,而自然自觉的索取自己的劳动所得,如果有了制度,也会自觉的遵守,天下人士各行其道,犹如小溪之水缓缓汇入江海。

第三十三章《老子》

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小子》

善于了解别人的是智者,善于了解自己的是明者,能胜人一筹的是有实力者,能自强不息的是强者,能知足知乐的是富有者,坚韧不拔的是有志者,矢志不渝的是有恒者。思想灵魂永远不被后人忘记的是精神上的长寿者。

第三十四章《老子》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小子》

事物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遵循事物的内在矛盾变化发展的规律而变化发展的.所以圣明之人之所以能成就伟大,是因为他们深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小变化,正因为量变的不断积累,当量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最终会引起质的变化.所以只有重视量的积累的小变化,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大变化,而成就他们的伟大.而做无为小事就是在作量的积累.不以小恶而为之,不以小善而不为.

第三十五章《老子》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也,曰:淡呵!其五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小子》

尊重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天下事物就会顺其自然不相互伤害,得到和平安泰。动听的音乐与美味食物。能吸引过往行人。而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却平淡无奇,没有滋味。看它,不见其形;听它,不闻其声;用它,却总也用不完。

第三十六章《老子》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示人。

《小子》

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所以要把东西收拾好,必须先把它摊开。要想削弱敌对势力,必须有意让他尽快达到鼎盛。如果想远离他,有意给他最好的礼遇,这叫敬而远之。如果想zhan有它,必须有意先付出一些代价。这都是一些以弱胜强的微妙道理。百姓与统治者,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统治者千万不要拿权势来威吓民众。百姓虽看似柔弱却孕育着无比的坚强。

第三十七章《老子》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小子》

世界上的自然规律是自然形成的,如果统治者能尊重它,万物将不受惊扰自然而然发展壮大。如果我们想在自然界中有所收获,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消除不现实的想法和奢望。让世界都和平安泰,让自然环境不遭受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复归其好。

最新小说: 大小姐驾到 时空秩序管理局 叶星语封薄言 高中毕业就出道 总裁的秘密 疯子的娱乐 火影之英雄魔龙 收继婚 单机版后宫 侍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