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被誉为基建狂魔,各种各样的先进建筑设备脱颖而出,创造了一个个让人感慨的基建工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山区里搭上百米高的桥梁,钻几千米的山路,在海上修跨海大桥,填海造陆,一个个工程让人感慨。
再看看西方,还保留着几百年来的格局不变,城市的建筑没有更新,铁路甚至连电气化改造都没有完成,电网也没有改变,用的还是古老的方式。
对于资本的世界来说,无利不起早,有的东西,则是凑合着能用就行。
铁路老化,凑合着用,偶尔出现的车辆相撞,那就撞去好了。电网嘛,也不用更新,而且他们也没有必要更新。
反正欧洲屁大点地方,用不着远距离输电,电力的损耗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东方就不一样了,从西部生产的电力,输送到东部,那是要跨越几千千米的距离的,如果没有合适的输电模式,那在中途损耗的电力,就可能会达到发电量的一半以上。
早在89年,东方第一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就是从大陆到舟山的100kV直流输电项目投入运营,从大陆向舟山海岛传输电力的架空与海缆混合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自行科研、设计、制造及安装的工业性试验项目。
肯定得自己来搞,因为国外没有。
在这个项目成功之后,东方再接再厉,500千伏,800千伏,最终建成了1000千伏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发电用交流,用户用交流,只有在中途输电的时候用直流,这就涉及到了交流到直流以及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军舰上使用的中压直流,电压只有13500伏特,也就是13.5千伏,这样的电压变换对东方的技术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但是对西方来说,那就难于登天了。
现在,摆在法国人面前的都是巨大的难题:他们有了燃气轮机,却没有合适的发电机,因为不匹配!
怎么解决?
“恩塔马克先生,我们能请贵方稍稍改进一下发电机吗?能匹配我们的燃气轮机的发电机。”迪凯纳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可能,转速不匹配,我们做不到。”
“那能不能在中途增加一个减速机?”
“那得专门设计一个适应40兆瓦功率的减速机,而且,减速之后如何和其他的发电机进行匹配,我们不负责。”
60赫兹的交流电,每六十分之一秒一个周期,发电机必须和电网同步,也就是说误差不能超过六十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