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二零三章 一出好戏

二零三章 一出好戏(1 / 1)

杨铭不在的这几天,朝堂只议论一件事,怎么处置杨谅。

因为事关宗室,所以曾经的隋初四贵之一,宗室精神领袖的安德王杨雄,也回来了。

杨雄今年六十五岁,赋闲在家足足十二年。

因为开皇初年,杨坚过于依赖杨雄,导致杨雄权柄过重,遭到杨坚猜忌,才一步步削权,最后给封了个三公之一的司空,让他赋闲在家。

杨广当然也清楚,不能给杨雄过高的权柄,所以今后准许他参加朝会,但没有任何实职。

亲爹在场,杨恭仁一下子就硬气了,不会像以前那样,被杨素苏威等人压得抬不起头来。

杨雄的辈分极高,与高颎苏威同辈,比杨素高了一辈,因是司空,所以站在皇帝杨广右手方向第一排,与杨素并列。

杨素是靠近大殿中央的首位,杨雄是里面的侧位。

三公也是有排名的,太尉第一,司徒第二,司空第三。

杨素是司徒,所以居首位,站在他俩后面的,才是那些各部尚书。

杨广左手方向,太子杨昭独一档,居首位,高颎因为是三师之一的太傅,所以排在后面。

如果杨铭在的话,会与高颎并列,而且是他居首,高颎居侧,在高颎身后的,是十一寺的主官。

从前杨坚上朝,参与朝会的官员不多,基本也就十几二十个。

但是杨广继位之后,各部尚书侍郎,十一寺主官左官,都需要在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如贺若弼,宇文述、郭衍等军府大老。

剩下各衙门官员,都需在衙署听宣,只要这边叫到你名字,你就得麻熘过去,听候问询。

朝会人数增多,也彰显着杨广对政务的重视程度。

至于杨谅该怎么处置,官员这边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应该处死。

宗室那边,杨雄的态度则是比较模湖,毕竟第一天回朝,就跟这么多人对着干,不合适。

再者,皇帝的态度是最重要的,杨雄一时间也拿捏不准杨广的意思,因此不敢随意表态。

御史台那边最狠,御史中丞陈宪,直接在大殿上磕的满脑门子都是血,恳求杨广立即处死杨谅。

还说什么陛下虽体恤兄弟之情,然反王谅却行骨肉相残之事,先皇驾崩不久,便举反旗,危及江山社稷,此为大不孝,奏请处死杨谅,并将杨谅所有的家卷,一并流放岭南。

陈宪这个人,当年按照赵义臣的吩咐,以杨茵绛为由头,挑拨杨昭和杨铭的关系,事后,他又投靠了杨昭,反水举报了赵义臣。

反正杨昭挺喜欢这个人的,所以一直用到现在。

这个人出来冒头,大家心智肚明,背后必是太子杨昭授意。

杨广当然也知道,但是他也没有表态,只是一个劲的叹息。

五天朝会,连杨谅怎么处置,都没有议论出一个结果。

第六天,杨铭返朝了。

今天的朝会,御史台那边揪着不放,还是认为应该尽快处死杨谅。

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是张衡,这个人是皇帝的绝对心腹,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认为,皇帝比较倾向于杀掉杨谅。

但是杨铭清楚,杨谅不会死。

眼瞅着形势已经一边倒了,杨雄再不站出来发表不同意见,就算皇帝有心放汉王一马,迫于群臣压力,也不得不杀了。

关键是,他看出杨广有点犹豫。

于是他站出来说道:

“臣以为,汉王乃二圣至亲骨肉,陛下的同胞兄弟,若是处死,不利于陛下的仁孝之名,况且汉王此番用兵,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陛下向来仁慈,大可剥其爵位,贬为庶人。”

一旁的杨素差点气的吐血,直接冷哼道:

“安德王的意思,老夫是奸臣喽?”

杨雄澹澹道:“越公不要多想,汉王造反是不争的事实,汉王乃宗室直系,如何处置,只在陛下。”

他这句话的意思说的很明白,我们宗室内部的事情,你们掺和个屁?

蔡王杨智积,眼下不再是左羽林卫将军,而是接任了宇文述当年的左武侯大将军,他也站出来替杨谅说话。

毕竟当初的仁寿宫之变,他在得到杨铭的提示之后,立即闯宫,并且迎回杨广,这是大功劳,所以杨广对他还是很不错的。

而杨铭心里更清楚,老爹是不会处死杨谅的,因为他马上就要收拾杨勇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杀两个骨肉兄弟。

杨勇和杨谅,选一个杀,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于是杨铭这一次,也站出来了:

“父皇慈爱之名,广播天下,妇孺皆知,汉王虽罪大恶极,但念其为父皇亲弟,可从轻发落,父皇仁孝无双,当不忍二圣登仙不久,便诛杀亲弟,诸位建议诛杀杨谅,无可厚非,然父皇骨肉亲情,又有谁知也?”

这话一出,满朝官员都朝杨铭看来,人人脸上纳闷。

包括杨雄也是,他也没想到,竟然蹦出一个这么强力的队友?

要知道杨铭刚携大胜回朝,他的话,如今在朝中分量很重。

太子杨昭也是皱眉,背过身来,连连给杨铭使眼色。

让人更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只听杨广叹息一声,神情哀伤道:“朕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

一锤定音。

皇帝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人家是说,我兄弟不多,于心不忍,这次打算违背律法,免杨谅一死。

御史台陈宪见状,直接痛哭跪地,一个劲的哭诉陛下仁慈。

这小子见风使舵的本事,跟杨约有的一拼。

虽然接下来,还有些人继续奏请处死杨谅,但是辈分最高的那些大老,都不吭声了。

杨谅算是幸运躲过一劫。

这个时候,杨约见状,深吸一口气,站出来,手里捧着一卷杏黄色的卷轴,大声道:

“臣有一事,冒死禀奏。”

杨广疑惑道:“卿有何事?”

于是,杨约将怎么得到先皇遗诏,以及诏书内容,一五一十的在朝会上讲了出来。

这下子,杨雄彻底懵逼了。

他是老牌大老,自然一下子就想明白,皇帝不杀杨谅,是要留着杀杨勇呢。

据杨约讲,圣旨是从已经出家为尼的容华夫人蔡氏那里得到的。

但是事关重大,杨约不敢轻易拿出来,而是派人多方求证之后,才确定是先皇遗诏不假。

“先皇必不会有此旨意,爱卿恐是弄错了?”杨广一脸震惊道。

杨约义正言辞道:“有容华夫人可以作证,臣也请教过蔡王,确认为先皇亲笔。”

已经提前和杨约窜通好的杨智积,也赶忙站出来道:

“先皇在世时,曾吩咐臣与窦公,诏书的诏(诏)字,言字旁,少一横,才为陛下亲笔,臣确认过,当是先皇遗诏不假。”

这下又把窦庆给牵出来了,于是杨广令人叫来窦庆,先不谈遗诏的事,而是直接问道:

“至尊当年与卿约定诏书事宜,可有特殊交代?”

窦庆是完全不知情的,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诏字少一横,至尊自称(朕)月字没有钩,宝印盖天子信玺,当为真。”

皇帝的印玺,一般有六方,分别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

于是杨约将遗诏展开,让众人看,

果然,上面的诏字少了一横,盖的也是天子信玺。

这玩意很好作假,你杨智积只要配合,分分钟再给你弄一个出来,何况六方宝玺眼下都在杨广手里,他还不是想盖哪里盖哪里?

殿内有明白人,但是没人敢捅破。

高颎知道,自己就算站出来也没用,于是在底下悄悄推了推杨铭的胳膊,他想看看杨铭是什么意思。

杨铭虽然给他使了个眼色,但是高颎没看懂。

既然遗诏是真的,那么杨素等人纷纷站出来,请杨广遵从先皇遗命,处死废太子勇。

事实上,朝堂上请求杀杨勇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自打杨坚驾崩之后,御史台那天几乎每天都会上奏,但是杨广始终置之不理。

如今杨约拿出先皇遗诏,等于是“强迫”杨广,必须处死杨勇。

杨坚虽然死了,但人家的遗诏,效用仍然非常大,杨广不遵,等同于违背先皇遗命,还会背上个不孝的名声。

一时间,十余位大臣纷纷跪请杨广遵旨。

杨雄有点不敢说话了,因为他敢替杨谅说话,是看出皇帝有手下留情的意思,但是这一次,他知道杨广确实是想弄死杨勇。

“朕并不欲赐死勇,众卿莫要为难朕了,”杨广表情悲戚道。

他这句话,等于把责任推到了那些大臣身上,意思是我可不打算杀,是你们一直在逼我。

前脚还说朕终鲜兄弟,情不忍言,现在语气立马就变了。

杨铭此刻的心里,多少有点犹豫,按理说,他不用再出头帮杨勇求情了,毕竟杨丽华那边也已经认命了。

他不帮忙,杨丽华也不会再说他什么了。

但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站出来,但是这一次不是朝着杨广,而是那些跪地请命的大臣:

“陛下最重骨肉亲情,尔等为何相逼?诸公皆为臣子,竟忍见陛下痛失兄弟乎?”

高颎愣住了......这小子可真是猜不透啊,每每行事皆出人意料,他到底想干什么?

杨铭想干什么?明着帮杨勇说话,实际上是在帮着杨广推卸责任。

皇帝杨广特别喜欢杨铭这句话,不住点头道:

“秦王所言,符合朕意,朕欲宽恕,还请诸爱卿莫要相迫。”

接下来,就是杨约的事情了,这个锅,他豁出命,也得背在自己身上。

朝会结束之后,杨约带人去往东宫。

遗诏是杨坚写给杨爽的,杨爽已经过世,于是赐死杨勇的事情,杨约主动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小子在朝会上指着杨广的鼻子,大骂杨广不孝,违逆先皇。

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那帮大老总不能真的让杨广背上个不孝的骂名,于是纷纷请命,赐死废太子。

杨约也因为大不敬,领了二十杖,所以他是瘸着腿去的东宫。

真是一出好戏啊.......

最新小说: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天空中一朵云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皇叔 我在大唐是传奇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