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高文已经全面预警,但德约科维奇的击球质量确实出色,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的压力限制住高文,以至于高文的回球质量受影响,没有达到预期。
挑高球,见高不见远。
一看就知道这是德约科维奇的机会球,前一拍正手直线搭配随球上网的套路衔接紧密制造出了机会,下一拍再补一拍网前高压就能够结束这一分了。
关键时刻,德约科维奇再次展现巨头风采。
冷静,大胆,狡猾。
即使高文已经预料到德约科维奇可能会选择上网,也还是被陷入困境,德约科维奇的布局确实巧妙,前一拍回球质量的不足让高文陷入九死一生的绝境里。
所以呢?
当然是继续观察继续防守。
九死一生,也就意味着还有一线生机。
高文的挑高球,线路和落点略显暧昧,中路不是中路、角度没有角度,模糊不清地推向德约科维奇的左侧半场,但斜线的角度并没有完全撕扯开来。
这,其实是意外。
高文试图控制抛物线,但击球空间不够,摩擦叠加得不够,以至于线路的控制也出现了些许偏差。
但高文瞥了一眼抛物线,却意识到这可能反而是机会。
正是因为回球抛物线暧昧,不是中路也不是两侧边线,这也意味着德约科维奇的高压线路有限——
这里所说的有限,不是说德约科维奇只能选择斜线,而是德约科维奇上网的姿势将限制自己的击球。
对任何球员都是一样的,因为上网之后反应空间有限,一旦确定了击球姿势之后,击球线路也就确定下来,是切削还是截击、是直线还是斜线,往往就难以改变。
也许,唯一例外就是费德勒,他的网前技术炉火纯青,随时可以改变,依靠手感的控制更是无所不能。
另外还可以加上纳达尔,他的网前击球动作特点在于隐蔽,尽管他很少临时改变截击或者高压的线路,但对手也不容易识别,再加上旋转的加持,他常常也能够晃过对手。
德约科维奇,则不在此行列。
所以,第一盘的那一个高压球,德约科维奇最后关头改变击球线路,手法不对,这才直接下网。
现在,高文的挑高球位置暧昧,德约科维奇的击球线路从上网的位置和身体的姿态就可以看出端倪。
高文需要冷静观察——
德约科维奇也做了隐蔽动作,一直侧着身体沿路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