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着,炙热,激烈——
纳达尔的正手击打出一拍平击扫射,在连续两拍正手超级上旋的压制后,西班牙蛮牛在快速硬地的一拍标志性进攻终于登场,力量层层叠叠地滚滚而去。
一般来说,纳达尔的正手收拍动作都是绕过头顶,也就是强烈上旋;当纳达尔试图提速进攻的时候,收拍动作则不会绕头,而是朝着肩膀底下完成收拍,这是发力平击球。
从纳达尔的收拍动作就能够看出他对进攻的把握,本赛季纳达尔始终状态平平,如果正手平击球完全发力的话,经常就直接打出界,力量控制不住,所以他的收拍动作也就停在肩膀平行的位置,不敢把拍头的收尾动作穿过胳肢窝继续后撇。
一直到现在。
来到伦敦,纳达尔正手击球火力全开,不管是绕头的强烈上旋,还是收到肩膀底下的发力平击,全部到位,这也标志着纳达尔没有保留地全面发力。
尽管被誉为“红土之王”,但在硬地,永远不要小觑纳达尔的能量,从上旋到平击的连续压制与进攻衔接,纳达尔的正手已经完全打开局面。
但是,球网对面的是高文——
“正手VS反手”,这是对阵纳达尔比赛里最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一组对位,特指纳达尔的正手和高文的反手,也就是说,高文的反手能否顶住纳达尔的正手攻击并且寻找到反击机会,这是比赛的关键。
就好像此时。
纳达尔正手火力全开,完全压制住高文的反手,然后纳达尔就直接下杀手了,那高文如何回应?
反击?
不,不行。
如果是其他球员,高文可能一拍反手直线就已经怼回去;又或者反手切削将节奏放缓,改变局面,但面对纳达尔,这两招都不行。
前者,因为强烈上旋和凶猛力量的切换带来的不同质感,反手击球往往吃不住力量,回球容易失误。
后者,切削回球正中纳达尔下怀,他的下一拍正手进攻选择很多,轻而易举就可以结束这一回合。
所以,高文的选择是……
反手拉上旋。
以旋转应对纳达尔,这显然是普通球员不敢做出的选择,包括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也不常如此冒险,他们往往会选择过渡一拍,将回球控制在中路,以此来寻找喘息空间,但高文偏偏做出大胆选择。
双手反拍,提拉,上扬,利用强烈摩擦将旋转完全拉起来,手腕的包裹和小臂的推送将抛物线完全拉起来。
并且,推深。
事实上,上旋加上底线深区的回球,这也是高文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正反手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守代攻,通过旋转和落点的搭配形成反击。
果然——
纳达尔试图连续展开进攻,但高文的回球落点非常非常靠近底线,强烈上旋的快速蹿升形成挤压,以至于击球点变得困难,纳达尔没有办法直接起手进攻,连卷带撇地拉了一拍上旋再次冲回去。
下意识地,纳达尔还是试图通过强烈上旋形成对抗,但整个进攻回合的衔接就被打断。
这还是“红土”纳达尔的习惯,一直到后来莫亚担任纳达尔主教练之后,他才慢慢在硬地改掉了这个习惯,至于现在,这一种本能还是刻在骨子里。
反观高文,他对硬地进攻的衔接与转换就更加熟练,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双手反拍马上逮住这个缓冲空间,毫不犹豫地利用小臂快甩,拍头速度直接走起来,宛若滑冰一般,丝滑流畅,坚决出击。
砰!
反手直线。
网球,化作一道流光,撕开纳达尔的反手空档,尽管纳达尔速度已经提升到极致,匪夷所思地脚步到位,但击球点还是靠后,反手必须在身体后方尝试捞球,挥拍动作没有收回来,击打出一拍高射炮。
这一分,归属高文。
轰!
轰轰轰!
O2球场简直疯了,从进攻到防守再到进攻的转换,这一回合将两位球员的强强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伴随着高文这一次得分,破发点又又又出现了。
“40:AD”。
第四局,纳达尔的发球局。
两位球员从开场就已经进入状态,你来我往的攻防转换质量提升到全新层面,对抗也就越发激烈,犬牙交错的胶着与炙热弥漫全场。
然后——
纳达尔错过两个局点,但也挽救三个破发点,前后五次平分依旧没有能够分出胜负,单局时间突破八分钟,格外漫长。
但是!
高文凭借着技惊四座的防守反击拿到第四个破发点,继续点燃比赛,将这场巨头对决推向全新巅峰。
精彩,不断。
纳达尔,汗如雨下,上衣已经完全湿透,滚烫滚烫的汗水汇聚成为一条小河,湍急流淌。
目光凝聚,全神贯注。
也许,有人会说,这场比赛和出线资格已经没有关系,没有必要如此拼命,与其浪费精力和体能在这样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上,不如节省能量为接下来的半决赛准备;即使这场比赛关系半决赛对决,简单试探比拼一下就好了,真心没有必要倾尽全力。
从策略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但对高文也好,对纳达尔也罢,年终总决赛不仅仅是关于胜利和冠军的,同时还是关于高手对决的。
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巅峰对决。
唯一需要专注的,就是眼前的对手,纯粹一些、简单一些、真挚一些,还原竞技体育最原本的模样。
滚滚热浪里,纳达尔已经做好准备,继续发球。
二区。
一发。
追身,尽管靠近正手位一些,但落地之后的强烈侧旋朝着高文的怀抱里钻,明显是一记追身发球。
时速180公里的一发并不快,强烈的旋转却将网球的尾劲和质量完全提升起来,成功限制住高文的回球空间。
高文朝着左侧一个横向跨步,并且上半身后仰,试图让开空间,但纳达尔的旋转控制确实足够老道也足够出色,那一丝丝尾劲所附着的旋转就吃掉高文所剩无几的击球空间,正手只能勉强依靠小臂一带。
没有旋转,没有力量,没有速度,甚至就连抛物线的控制也差强人意,仓促之间,高文只能选择控制线路,并且尽可能依靠滑板的外甩力量试图将回球推深——
至于效果?
高文也没有把握。
侧身,直线,推深。
这是高文的战术意图,然后就目送着网球飞行出一道彩虹桥,晃晃悠悠地飘了过去。
喜欢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