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1777章 ??孙大炮

第1777章 ??孙大炮(1 / 1)

崇祯元年,二月初六,宣府皇城,承运殿。

现在的朱慈烺肯定是不高兴的!

因为他刚刚生出来,什么坏事都没干呢,就给人“逆子、逆子”的叫着,换谁都不高兴啊!

而且朱慈烺一个小婴儿,本来应该吃了就睡,睡醒就吃,这样才能茁壮成长。可是今天却被他爹朱由检带着去上朝了......虽然有奶妈跟随,随时可以饱餐一顿。但是朝堂上还是很吵的,有一大堆的叔叔伯伯和老爷爷在说着国家大事,影响小婴儿睡觉和成长啊!

更让朱慈烺难受的是,他那个莫名其妙的爹有时候还会征求他一小婴儿的意见,有时候还会在他面前臭显摆......说自己怎么牛逼,怎么勇武,怎么英明。

这一看就不是个靠谱的爹啊!

大明王朝不会给再一次搞得灭亡吧?

就在婴儿朱慈烺再一次气呼呼的睡着后,朱由检总算良心发现,让朱慈烺的奶妈和贴身太监,把儿子带回后宫,交给周皇后照看。

看着儿子被人带走,朱由检的心思终于回到了国家大事儿上面。他的目光左右扫扫,发现在宣府的一套重臣班子都已经到齐了。

虽然朱由检已经有了“新京营”,控制了北京城内的顺天府、戎政府、西城兵马司和外七内九十六门。但是朱由检依旧不愿意回紫禁城去,而是将外朝和司礼监都一拆为二,自己带着一个相当精简的小朝廷常驻宣府。

当然了,朝廷还是要以北京的那个为主。所有的大学士和六部、都察院等紧要衙门的主官,都留在北京城主持各个衙门的日常事务。而跑到朱由检身边的只是司礼监、御马监的头头,还有六个侍郎,一个右都御史,还有一些詹事府、戎政府、锦衣卫的要员,现在基本上都在承运殿上站着。

“好好,都到齐了......”朱由检笑道,“朕已经有些日子没理朝政了,这样下去都要变成昏君了!不如今日就开始好好处理政务吧......有什么要紧的政务?诸卿都和朕说说吧!”

“陛下,”户部右侍郎毕自严出班奏道,“最近北直隶八府形势不稳,有许多州县的百姓抗拒检地清户,甚至出现骚乱。”

毕自严是朱由检上辈子的股肱之臣,在崇祯初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靠着他精心协调、精打细算,苦苦支撑了近10年。

不过这一世朱由检并没有让他出任户部尚书,只给了他一个户部右侍郎。而将冯铨调任后留下的户部空缺给了出卖勋贵的温体仁,同时又让钱谦益去补了温体仁留下的礼部右侍郎的缺。钱谦益的门徒瞿式耜,则继任翰林学士。

在出任户部侍郎至今的两个月间,发生在户部和财税这条线上的大事就一件,就是北直隶八府的财税改革。而这场改革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斗争几乎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非常激烈。

“检地清户事关国家存亡,无论如何都要推行!”朱由检的对于北直隶八府田税改革的态度非常坚决,“现在有人闹事,不过是受了蒙蔽或被人指使......为了一亩地多交几斤粮的事儿,总归会有人和朕捣乱的,但是他们成不了气候。因为八府知府都带了1000精兵,足以震慑宵小。如果事情闹大了,朕自提大兵去和他们打!”

对朱由检而言,真闹大了才好!

闹大了,这事儿解决起来就容易,而且效果最好。

毕自严虽然倾向东林,但是对朱由检坚决整顿直隶八府田税的做法还是赞同的......上辈子他也这么干过,只是他没朱由检那么硬的手段,效果并不太理想,但还是少许缓解了财政压力。

看到毕自严不再说话,朱由检赞许的点点头——他现在不让毕自严顶在前面,是为了保护这个股肱......北直隶八府的整顿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有许多地方用得着毕自严。

“陛下,”兵部右侍郎张凤翼又出班奏道,“三边总督和陕西巡抚又有告急文书送到......陕西民变愈演愈烈,已经有了燎原之势。臣以为,朝廷应该速派大军,并且以知兵之臣出任三边总督和陕西巡抚。”

“不着急......”朱由检道,“等朕打完马孟山,就自提精兵入陕。”

他不着急的原因,是因为李自成已经在手里了!

而且在年节过后,他又派孙传庭和刘应坤一块儿去陕西募兵了——现在京、昌、宣、大四镇的兵额已经有了,还差都去陕西招募。

朱由检开出了一年30两(石)的高薪,绝对能在苦哈哈的陕西招募到强兵,而且办这事儿的还是非常靠谱的孙传庭——上辈子他可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两次组织秦兵,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

只要这一次的秦兵能再拉出来,就不怕灭不了陕西的流寇!

而且流寇怕铁骑,朱由检对自己的帐前铁骑极有信心,虽然只有骑,但是足够对付10倍的贼寇了。

而他要自提大兵入陕的原因,除了要亲自指挥帐前军外,还是为了救济西北的天灾......天灾如果救不好,贼寇是平不了的。

而要救了陕西的灾,准确的说,是救了陕西的灾民,朱由检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财富特别是粮食,两手空空的救什么灾?

“陛下,”张凤翼继续说,“兵部还接到天津水师的奏报,说有一艘西夷大船日前到港,船上还有数百夷兵夷将,还有几位朝廷的官员......为首的是帐前军参议孙元化。”

“好!终于到了!”朱由检一拍巴掌,“朕早就望眼欲穿了......孙元化这次应该带了许多3磅团炮和葡人炮手回来,有了可以在野战中运用的大炮,朕出兵马孟山可就十拿九稳了!”

原来是孙元化带着洋兵洋将洋枪洋炮回来了,可算是满载而归了!有了这位“孙大炮”的加入,即将开始的“二出祁山”,不,应该是二出燕山之战,可就有极大的赢面了。

这回可就不是打黑枪了,而是打黑炮。说不定能一炮轰死黄台吉......真要有这个运气,那可就要天下太平了。

在孙元化带回来的所以物品当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安装了野战炮架,可以在野外进行机动布署的36门3磅团炮——如果不是为了这36门大炮,孙元化早就回来了。可是崇祯点了名要3磅团炮,不要12磅红夷大炮。12磅红夷大炮其实是一种舰炮,被改装成陆战火炮后,因为太过笨重,很难搬运,只能用于守城攻城。明军暂时不需要这个......

但是卜加劳炮厂却没有3磅炮的存货,所以孙元化只好让澳门的卜加劳炮厂现做。而且他还从冶铁重镇佛山雇了一批青年匠人去澳门学铸3磅团炮,还另外雇了一百名佛山的学徒工去澳门学习操炮,他自己也跟着洋人一块儿学。

而到了崇祯二年二月,当孙元化带着洋兵洋将洋枪洋炮,还有一百几十个广东的炮匠、炮手北上而来到底天津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他已经变成了大明第二的炮兵专家了。至于大明最懂大炮的,当然就是大明天子朱由检本人了。

喜欢抢救大明朝

最新小说: 大唐第一村 再世骄子 悠悠欲仙 在仙途 盛世遗孀 近墨者娇 甜萌小蛮徒:仙师来嫁 重生之乱世佳缘 嫡女有毒:冠宠皇后 我真的不当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