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坚道:“说来惭愧,兄弟没有受人雇佣,绑了王兄弟,其实只是一个误会!”
“误会!”王猛自然是不相信黄胜坚的说词的,道:“这是怎么回事!”
“一言难尽啊!”黄胜坚喝了一大碗酒,然后红着脸道:“兄弟不才,既没有来钱的本事,也没有靠山,这帮兄弟跟着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兄弟惭愧啊。这才,听说晋阳发现了一个大煤矿,这不需要找劳工吗?可是由于秦王殿下要就藩秦国,所以这劳工都要跟着秦王殿下去秦国,晋阳那里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这不张七爷放出话了,抓一个壮年劳力,可得八万钱!”
王猛忍不住瞠目结舌,原来自己遇到的这伙人并非是有组织有预谋来绑架他的,而是很巧合的遇到自己!他们绑架自己,并非是受到别人指使,而是为了贩卖人口到煤窑里当苦工。
王猛突然想到只怕冉明得到自己被绑架之后,恐怕会着急吧。弄不好就会带人找冉智的麻烦。
王猛猜测得不错,此时的冉明不仅着急,更是怒火冲天。冉明根本就没有想过王猛的绑架只是一件惊人的巧合。
……
冉闵一直是拿冉明在制衡太子。
到了冉明的这个层面,威信就非常重要。有道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如果冉明连自己的师尊,第一心腹谋士都保不住,谁还会投靠他?
冉明还拿什么跟冉智争?
现在,冉明必须立威,不让要让臣子们看到他值得追随,还要让臣子们感觉到冉明的恐惧之处。要不然被人欺负起来,普通的臣子,为了讨好太子,都跑到冉明头上拉屎撒尿了,那冉明也活着没意思了。。
冉闵现在又不能处置太子冉智太重,毕竟这段时间太子非常老实,冉闵也不能不教而诛。而且冉闵还不能表现出太过偏袒某一方,否则给会给某些大臣错误的讯息,让他们做出偏离既定计划的轨迹。
对于这个事情,冉闵只能动用“天聋地哑”寻找王猛,期待王猛只能有惊而无险。同时也对冉明进行补偿,对冉智进行适当的处罚。
冉闵就对冉智做了禁足三个月的处罚。
消息传出来以后,举国哗然。冉明明火执杖包围东宫,居然屁事没有,反而作为东宫太子却被罚作禁足,让众臣感觉不可思议。
众人刚刚还以为冉明明火执杖包围东宫是极为愚蠢的行为,现在看来。人家秦王冉明早已摸清了皇帝的脉搏,算准了这样做只有惊,没有险。
接着,冉闵又下达圣旨,加封冉明为安西大都督。这下群臣更是目瞪口呆,所有人都不知道冉明采取了什么办法,但是对冉明打脸太子,夺宠的大感佩服。
冉智这可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冉闵则加封冉明为安西大都督。
当然这并不是唐朝时期的安西大都督府。随着凉国的投降,凉国的凉州、河州、沙州三州就并入了魏国的版图。
河州只是指甘肃省南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再往西南则青海了。至于沙州则是敦煌。虽然历史凉国在最强盛时版图扩充到了葱岭一带,事实上过了敦煌之西,只是名义上属于凉国的版图。就连张重华也无法像凉、沙、河三州那样设立县郡直接进行统治。
自从凉国西域诸国对恐惧已经慢慢的消失,魏国要想取得在西域之地的绝对话语权,就必须对其秀一下肌肉,挑一两个不开眼的部落和小国,敲打一下。
这不,冉闵才有意改封冉明为秦王。加封冉明为安西大都督,既有安抚冉明之意,其实也有平定西北的心思,毕竟西北如今是魏国将来产生变数的可能之一。冉闵这也算是未雨绸缪。
当冉闵找了王猛十几天,就在冉闵、冉明所有人都以为王猛真的遇害时,冉闵终于在放弃了寻找王猛。
永兴六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就魏国各部衙门封印的日子,过了二十四日所有的官员,都不再办公,而是要到上元节(既元宵节)之后才上班办公。当然五品以上的京官也不全部放假,他们都必须在大年初一这天进宫给皇帝拜年。
当然,冉明也是在邺城过的最后一个年。过了上元节,他将正式就藩秦国,去上赴任。然而就在永兴六年的最后一次朝会,冉明自然参加了。不过早朝的第一件事,冉闵居然要改年号。
冉闵道:“朕自改元永兴以来,朕一直兢兢业业,精励图治,从不懈怠。从永兴元年,我大魏自赤地千里,一片荒芜中,开创我大魏如今万里河山。永兴虽然寓意不错,但却被东汉桓帝用过,晋惠帝也用过,汉桓帝只是外戚大将军梁翼手中的一个傀儡,而惠帝也是很名的昏君,但凡用永兴年号皇帝,未有善终,更非社稷之幸,故朕欲换年号!开者张也,元者大也,开元者,创立大基业矣!朕欲在明年启用新年号开元,明年就是开元元年!”
听了这话,众人还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唯有冉明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这也太搞了吧?”
冉明被呛到,这是有道理的,只要稍微有点历史知识,那也知道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在开元之治的二十九年中,唐朝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开创版图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可是冉明却不知道这个年号其实并不太重要,除了新皇登基之外,遇到国家大的自然灾害,或五谷丰登时,皇帝都可以换年号,当然即使平平淡淡,皇帝也可以换着年号玩玩。再说冉闵已说了,这个永兴年号是桓帝和惠帝用过的,这两个都是昏君,他不想当昏君。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满朝上下没有人敢反对冉闵。你若是反对冉闵,让冉闵继续使用永兴,就是想让冉闵继续当昏君,是何居心。
一顶大帽子盖下来,多大的脑袋也顶不住啊。
冉闵这个改年号,其实也是一个态度问题,他已经不是当初为了自保,这才揭杆而反的冉闵了,而是以一个问鼎天下的君主。
很出乎冉明的预料,这个提议非但没有遭到任何反对的,还得到一片马屁之声,那些马屁听得冉明都感觉肉麻。
冉闵很是喜欢,也很是享受这种恭维的气氛,他又提出经半个多月的寻找,户部尚书王猛已经失踪了这个户部尚书之位不能久托,必须尽快的定下来。另外对于王猛的功绩,应追封王猛开国文成候、食邑世袭八百户,追赠仪同三司。
这时朝堂上一下子沸腾了。
魏国开国之初,冉闵为了激励将士敢死拼命,大放爵之妨。一下子封了四千多个候爵,哪怕只是拥有名而无实的关内候,却破了历史的先例。(太平天国洪秀全更牛,居然前前后后封了两千多个王爵)
魏国的爵位不太值钱,可是这些都是过去式了,随着魏国与晋朝南北双雄并立,以后大战甚至动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个爵位得来则越来越不易,开国候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就连向来中立的刘群也提出了反对。
要知道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哪怕冉闵再如何封赏冉明,群臣都无法可说。因为群臣现在还摸不清冉闵的真正意图,这个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再说作为天家子弟,一品亲王,冉明就是挂着一个柱国大将军或是安西大都督都无可厚非。但是王猛不同,王猛不仅不是因殉国而死,而且还出身寒门。
士族也有士族的风骨,他们也有底线,一旦碰触到了他们的底线,他们就不干了。士族之间也有仇恨,也有争斗,不过他们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一切可能打压寒门上位。王猛出身寒门,可是一旦被爵世袭,他的儿子,孙子将会成为新的贵族。
其实士族也不是好心因为害怕官爵太多,朝廷负担太大,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一旦造成权贵多如狗的局面,他们士族家子弟也就不值钱了。自冉闵说出要封王猛世袭的文成候,这些官员全部脸上浮现愤慨之色。
刘群是清楚王猛的履历,知道他是文武全才,在第一次幽州之战时立下汗马功劳,而胶东国取得的成就,都和王猛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可是理解虽然归理解,可是他却反感冉闵这种滥封爵的做法。
如果王猛真的是因为公事殉国,别说一个世国候爵,就是像魏国开国时的四十八元勋的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尽数被追封为开国国公,刘群不仅不会反对,还会支持冉闵这么做。
一旦这种做法形成惯例,朝廷不仅负担极重,更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一旦这种口子开了,以后哪个部堂尚书或侍郎有个生老病死,是不是都要封爵?那样延续下去,拼命立功还有什么意义。
就在刘群在组织语言准备进谏时,司空条攸却率先道:“陛下,王尚书德行有佳大功于国,可先表其功,着朝廷抚恤其家眷,但不可封爵!”
冉闵静静的看着朝堂上愤慨的众臣,表情不悲不喜,很是冷静。冉闵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冉明很快明白了,冉闵并不想开这个口子,只是感觉愧疚冉明,所以才在朝堂提出这个提意目的就是让群臣反对,冉明好理解冉闵的苦衷。
冉明暗叹,却无能为力。毕竟朝廷还是讲规矩的地方,除非是一个昏君可以不受群臣的制约,任意而为。
看着司空条攸率先开火,一下子一二十个御史开始集体上书,反驳冉闵的提议。
冉闵的态度让越来越多的大臣看出来了,这个反对声也越来越烈。
最终王猛被评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虽然不是世袭爵位,不过却也是地位的象征。古代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其中以金紫光禄大夫地位最为显赫。古代礼制中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虽然是愧疚,冉明也无奈。对于王猛冉明只有深深的惋惜之情。
剩下的朝会内容,冉明已经没有心听下去了。
其实下面的内容非常重要,冉闵按照先前的意思,再次拾起五年计划议题,为将来魏国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
冉闵同样对魏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非常上心,在魏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高速公路将新修建三千里,全部采取就近取材,就近施工的原则,先求稳,再求发展。
不过,这一切都和冉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王猛生存的机率太渺茫了,让冉明感觉到了悲哀。
这次过年,冉明也没有什么兴趣,大年初一时,带着三个妻子进宫给冉闵、董皇后拜年。然后又请王猛的妻子和儿子进王府共同进餐。随后就一直在家中闭门谢客,什么事也不做。
然而到了上元节,冉明才第一次走出王府。作为皇子,他需要参加上元节皇宫举办的晚会。
走出府门时,冉明这才发现其实古代的上元节还是非常热闹的,各式各样的灯山,仿佛要把邺城的夜空点亮,十余里长的朱雀大街简直就是一个灯的海洋。
光以热闹程度而论,完全不逊色后世的元宵节。冉闵不自觉的吟出李商隐的那道“无题”“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可惜冉明身边只有一个林黑山,冉明对着他吟诗,和对牛弹琴差不多。
自从王猛出了事以后,冉明也不敢大意,就算在王府中耍耍太极,冉明周围也要跟着十几二十几名麒麟卫。
进入皇宫给冉闵董皇后请安之后,冉明就干脆装起了木头人。现在唯一的助力王猛也生死不知,冉明无法朝堂,就算他不插手朝堂。冉闵以后为了需要还会逼着冉明插手。
“很羡慕殿下啊,过几天就要去秦国就藩了!”大将军董润看着冉明闭口不言,就无话找话的说道:“去了秦国好啊,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