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骨 > 第65章 曙光(第一更,求月票)

第65章 曙光(第一更,求月票)(1 / 1)

沿着运河连绵十几个水车一字排开,在水流的作用下,这些旋转着的水轮显得极是壮观,水轮的轮轴一直深入岸上的木棚房之中,这便是忠义军的兵器厂,而这些水轮则驱动着水力锻锤、磨床等设备打制着兵器。

进入这片曾经作为船厂的兵器厂中,人还未进厂房,朱明忠便可以听到打铁声,透过半露天的厂房,可以看到工匠用铁钳钳着通红的钢块,在水力锤的锤锻下,那些火红的钢块变长、变宽,最终会变成三尺长的斩马刀刀身或者一尺长的枪尖。

水力锻锤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兵器制造,使得兵器的制造成本更为低廉,毕竟一直以来,制约兵器成本的就是铁匠锻铁,而现在这一切都交给了水力锻锤,借助水力驱动的数十斤的铁锤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打制大量的兵器。

不过,朱明忠并没有进入这些锻锤车间,毕竟这里大都是打制冷兵器,顶多也就是打制一些用于增强鸟铳的衬筒,现在正是变革的时期,火枪很快就会全面淘汰冷兵器。

相比于另一边清脆的金属锤锻声,铳管改制车间内的嗓声同样很大,由水车驱动的钻床上,一根根截短为三尺五寸的铳管口径被膛粗,工匠们不时查看扩膛的进度,而在一旁木制的多层推车上,一根根已经被磨圆的铳管正等待着被增加一层加固的衬筒。

“现在我们每天可以改制多少铳管?”

拿起一根铳管,朱明忠冲着阳光仔细查看了一下,在装上加固衬管之后这些铳管会由工匠对着光进行校验,这是一个颇为专业的工作,在整个铳厂只有十几个工匠能够熟练掌握这个技巧,或许民间制铳的不少,但是能熟练的校直铳管的并不多。

“经略,刚开始的时候,一天只能改制几十根铳管,现在每天可以改制200根铳管,如果再加一座水车的话,估计可以达到300根,”

提及这个速度的时候,戴苍看着身边的经略时,目中带着些许崇拜之色,过去以人力刮膛时,一根鸟铳仅只是钻光铳管就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但在这里借助水力钻床却只需几个时辰,其间工匠只需要注意查看钻头是否断裂即可,根本无需加以其它人力。而且因为水轮带动的皮带的钻床出力均匀,使得铳管比之过去更为光洁。而且整个过程中几乎无需人工,即便是十几岁的学徒,也可以胜任这一工作。

如果想要提高产量的话也很容易,只需要增加水车,增加磨床就可以了,至于工匠随便找几个学徒,就可以看着机器。

生产如此简便,在过去,无论如何也很难想象的。

“但是到时候燧发机那边的速度就会跟不上,虽说船厂中的铁匠、铜匠不少,可他们过去都未曾制过燧发机,现在的速度刚刚上来,截止到现在,厂中已经制成了2500支燧发枪……”

尽管现在十几个水力钻床的使用可以加快铳管的改制,但是并不意味着燧发枪的制作会那么顺利,毕竟那些工匠只是刚刚接触燧发枪,虽说它的结构很简单,但是总有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对此朱明忠非常清楚。

“有2500支了?嗯,可以发下去了!先练一个营再说,嗯,速度跟不上没关系,可以再招一批工匠过来,人多了自然干的更快,嗯……”

话到嘴边,朱明忠突然想到了工业生产标准化的起源,不也正是因为火枪的制造吗?18世纪末惠特尼签署了一项与美国政府的订单,承诺在两年之内生产出1至15万支火枪。在当时,整个美方一年能够生产的火枪只有300多支。一些人认为惠特尼的信誓旦旦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的表现,但他迫不及待接下订单的实际原因则是为了钱,他当时已经因为轧棉机的诉讼而倾家荡产。政府订单却是如此得诱人,按照协议,生产商在接下订单后,就会即刻获得5000美金。

不过,要在两年内生产1万多支枪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当时,枪支制造的工艺极高,完全手工制作,枪支制造的速度完全取决于一个工厂的工人规模。另外还有个麻烦的问题,每把枪都由一个工人来制造,它们因此有自己独特一体的设计,一旦出现故障,将要耗费巨大的时间重新打磨、修缮,返修速度极慢。

而惠特尼想到了一个零件可以任意替换的、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在他的设想里,所有的零件都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旦某个部件出现差错,就可以用同一个模子里生产出来的其它部件顶替。他创造了可互换零件的制造概念,为规模化生产与现代工业奠定基础,

看着眼前的这座兵工厂,朱明忠隐约的可以看到一个类似的生产工序,至少枪管是统一“制造”的。只需要将这一过程扩大到燧发机的制作上就可以了。

“葭湄,现在咱们的燧发机是如何制造的?”

“回经略,待这铳管加装铳尾衬管、校直、经三次试射之后,就会交给工匠,由那些工匠按校制造燧发机,目前熟手每天可以制成一个燧发枪,再由其徒弟将其装于铳床上,制成自来火铳整铳……”

尽管朱明忠更愿意称其为“燧发枪”但是在戴苍以及官方的文书中仍然是“自发火铳”。

“熟手一天一个,若不是熟手呢?”

走到加热炉前,看着工匠将五寸长的火红的铳管小心的套入扩膛后的铳尾,然后将其没入油中淬火时,看着那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已经牢牢固定于铳尾的衬管,两百余年后,克虏伯正是凭借这一工艺成就了克虏伯大炮的声名。而现在这种看似极为简单的技术,却使得对鸟铳的改造成为了可能。

“葭湄,你看,那边钻床处有工匠负责钻孔,这边有人负责加固铳尾,那里还有人负责制造刺刀,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考虑把燧发机分包下去?”

就像是受到什么启发似的,朱明忠对戴苍说道。

“按旧时的法子工匠们在自己的作坊中从削木头开始一步步制作火枪,一天下来两个工匠产量顶多也就是三四支枪。我们可以预先制作大量零件,最后再才统一组装在一起,既然能够一次只干一个工序,那么工人只要能干好一个工序就行了,不必学会全套的制造技艺,不同工序同时开动,其产物组合在一起,不就是完整的火枪吗?”

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很多东西只是一层窗户纸,而现在朱明忠所需要的只是捅开那层窗户纸,他的话让一个多月来一直潜心研究着机械的戴苍眼前一亮,连声说道。

“我明白了、明白了……”

此时的戴苍显得很是激动,他甚至有些激动的比划道。

“木匠专门制铳床、铁匠制铳管,还有工匠照门、有工匠铳机机床……不但这里制铳可以如此,整个兵器厂所有的兵器制造也都能如此,制刀可有人的刀身,有人刀柄,如果一来,每个工匠只需熟悉其中一个步骤,制起兵器的速度自然更快……经略大才,实是我等拍马难及!”

神情激动的戴苍,已经意识到这种生产方法的快捷之处。

“即便是那些未曾出师的工徒也可以在几天内熟秋一个零件的打制,如此一来,这制造速度自会成倍增加……”

何止会成倍增加,标准化工艺的引入会掀起一场从未有过的工业革命。

或许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但是了解历史上工业革命的朱明忠却非常清楚,标准化生产对于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或许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做到就是标准的那种标准化生产,但只要开了一个头。他就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通过不断的发展,最终演变成真正的标准化生产,而到那时,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可能就会在中国诞生。

“葭湄,不只是如此,未来我们应该让工具来完成定型工作,并给出每个构件正确的比例——这些工具一旦完成,将明显提高工作进度,从而使所有产品更加精确和一致”。

思索着这个时代人们所熟悉的一些例子,朱明忠又继续解释道。

“怎么说呢?这种工具有点儿像“刻板印刷”,就像那些印版上可以翻印大量如出一辙的印刷品,在这些的工具的帮助下也能制造别无二致的构件。”

继续戳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的朱明忠,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激动。他很清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如果在中国实现这一生产方式的话,这个世界的工业革命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在世界上呈现出来。

不顾戴苍能否立即接受这一切,朱明忠又继续向其介绍着标准化。

“我们首先需要制作出能够按照磨具切割金属的器械,然后才能用工具制造“精确和一致”的部件,当然,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为精密度量单位,去保证所有的部件都是精确和一致的……”

标准化生产的一个原则,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或许没有蒸汽机,但是水力同样也可以代用,毕竟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水力可以利用。

当然,在未来解决了一些加工以及技术的问题之后,蒸汽机的发明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眼下到所需要的就是开启那道大门,戳穿那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变革的工业革命的窗户纸。

“经略所言极是,不过寻常营造尺自然不再适合量度火枪部件,这若是想要推行这一办法,就非得有新尺不可……”

意识到经略使提出的这种生产方式,对兵器制造带来的改变,不仅会提高生产速度,而且会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戴苍同样也很清楚量度工具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革,如此才能适应这一切。

“葭湄所言极是,这件事,你可以先研究一下,有空的话,我们两人也可以探讨一二……”

对于已经戳破那层窗户纸的朱明忠来说,他并没有继续向其灌输来自未来的知识,而是希望戴苍能够自己去理解这一切。

只要戴苍能够把这一切引入武器的生产之中,那么标准化、可替换零件的生产模式就会在中国永久流传了下来。它的核心是让每一个零部件都具有一致的属性,从而实现随时替换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先制造规模化的磨具以及打磨器械,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器械制作的精密程度。而这正是机械化工业时代的征兆。

而这一切需要戴苍自己去领悟,而不是强行的灌输……

真正的变革是顺理成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就像明末的工业生产萌芽一样,当小作坊开始变成工厂的时候。工业革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出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发展没有被打断。在历史上,本应在中国发生的工业革命,正是被满清的入侵所打断。

而现在,对于来到这个时代的朱明忠来说,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个萌芽,让一起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同时也可以给他以适当的推动。

“也许这才是一切改变的根本!”

要离开这座在他眼里有些原始的兵工厂的时候,朱明忠整个人容显得有些激动,这是第一次,他看到了另一个希望。这个希望是于过去截然不同的,过去他只看到了军事,战争,而现在在这个兵工厂之中,他看到的却是关于未来的希望。

“只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切都会改变。”

朱明忠在心里喃喃自语着,想象着那个难以描述的未来,他整个人生之显得有些激动。毕竟,对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他再清楚不过,在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把握住眼前的机会。

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切都会改变,到那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刻,朱明忠似乎看到了有关未来的曙光……

最新小说: 美人多骄 农家傻女:冲喜乞丐夫 悠悠欲仙 古代甜美生活 盛世遗孀 我真的不当国师 近墨者娇 特种书童 在仙途 甜萌小蛮徒:仙师来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