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天下为师(1 / 1)

仇氏在娘家时极得仇老太太宠爱,嫁到婆家后又一人做大,哪里能受得了一个晚辈这般顶撞自己,当即就要反击。

邓文雅轻轻扯了扯她的袖子,“娘,我准备了许多零嘴儿,拿出来给表姐和音姐儿尝尝吧?也解解闷”。

仇氏忍了忍,终是将一口恶气硬生生吞了下去,邓文雅今年十四岁了,正是说亲的好时候,她可不能在这当口得罪了谢氏。

邓文雅取了一只小包裹出来,里面都是用干净的牛皮纸包的各种吃食,笑着招呼仇不遂和仇希音吃。

仇不遂也就露了笑脸,挑了一袋杏干给仇希音,“音姐儿刚刚病愈,想必口中寡淡,吃这个提提味儿”。

仇希音接过道谢,她又为自己选了袋酸乌梅,拈了一颗放在嘴里,笑道,“音姐儿一向病着,姐姐也不敢扰了你养病,不知道太祖父、太祖母身体可健朗?”

姐妹俩就着江南老家的话题说了起来,不一会邓文雅也插话进来。

仇氏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多会也问起了两位老人家在江南的近况,几人吃着零食,说着话,气氛热闹了起来。

一路上,仇不遂问问江南的情况,又和邓文雅一起向仇希音介绍京中的风土人情,今春女孩儿时兴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首饰,喜欢玩什么游戏。

上辈子八岁时的记忆早已模糊,这些东西,仇希音还真不知道,便也饶有兴致的问了起来,三个女孩儿一路相处下来倒是十分融洽,也不觉路途遥远。

仇府众人天刚蒙蒙亮就出发,中途修整了一次,一直到晌午时分才终于见到了谢家弄前那高大巍峨的牌楼,上面是本朝太祖亲笔所书“天下为师”四个大字。

谢家弄虽称为弄,却是个不大不小的镇子,位于京城西北方向的燕郊,离京城约有二十里的路程,依后面的元宝山而建,以“天下为师”的牌楼为分割线,里面住的都是谢氏子弟,外面则都是依附谢氏为生的仆役佃农商户。

牌楼后就是一条长长的堤坝,呈包围之势围绕着明月湖,正中央一座圆弧状的拱桥连接两岸,称为玉带桥。

玉带桥下穿凿着渐变大小二十四桥洞,取“二十四桥明月夜”之意。

明月湖对面就是谢氏旁支子弟群居之地,谢氏源自徽州,明月湖对面一色的都是大小高矮不同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小楼,各有高高的围墙围起,十分有特色。

穿过青石板铺就的胡同,大约一刻多钟后,又有一小湖,因其形状类似月牙,被称作月牙湖,只有明月湖四分之一大小。

月牙湖三面皆是谢氏嫡支所居之地,面对明月湖的一面竖着高高的围墙,使月牙湖成为谢氏嫡支的一道天然屏障,将嫡支与月牙湖外的旁支分隔开来。

车马到了月牙湖外就不许进了,仇正深和谢氏带着众人下了车,坐上小舟。

湖对岸谢家正门的牌匾下,谢氏这一代的嫡长孙谢嘉木并仇希音的嫡亲兄长仇不耽带着婢仆垂头恭候着。

仇不耽今年十六岁,在谢氏书院求学,只休沐时方会回家。

待仇家人上岸,谢嘉木便带着仇不耽迎了过去,一番问候行礼祝贺后,谢嘉木看着仇希音笑道,“这就是三表妹了,可算是见着了,果然玉雪可爱,姑父、姑姑好福气,来,这是表哥给你的见面礼”。

却是一对玉葫芦,用大红丝绦打成了梅花结串了起来,玉质清透,十分的玲珑可爱,最是讨仇希音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喜欢。

仇希音见礼道谢,双手接过,她这个大表哥还是和上辈子一样周到细致,连送个八岁的表妹见面礼也用了十成的心思。

谢氏这一脉的老祖宗当年追随太祖爷爷开疆辟土,功成名就后又助太祖稳定局势

待得天下一统后,向太祖求了这元宝山方圆百里的地,辞官归隐,建屋筑墙,将谢氏牵至此处,从此后谢氏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谢氏的老祖宗归隐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元宝山的半山腰建了个谢氏书院,原本只是招收谢氏子弟,相当于族学。

这位老祖宗在追随太祖爷爷打天下时以学识渊博长于计谋著称,京中达官显贵听说这位大儒开始坐馆收徒大喜过望,各显绝技想将自家子弟塞进去,能听得个一言半语也是好的。

谢氏老祖宗刚开始只是各种搪塞,不想,不多久,太祖爷爷也动了心,亲自登门要将太子送到谢氏族学求学。

皇帝都上了门,送来的又是未来的皇帝,谢氏老祖宗除了收下只能收下。

这下那些个达官贵族更是来了劲,直如八仙过海,天天在谢家门前各显神通。

谢氏老祖宗不厌其烦,索性豁出去了,将族学扩大,延请各方名师大儒,将那些诚心求学的子弟全都收进来。

谢氏老祖宗的号召力自然不同凡响,一时间各地大儒名士纷纷涌至谢家弄。

一番拜见会谈后,留下的足有二十多人,全都是各地学子想一见而不可得的高人名士。

后来这些人或其后代大都与谢氏子弟通婚,彻底融入进了谢家弄。

名师有了,谢氏族学扩建的也差不多了,谢氏老祖宗制定了严格的入学规矩,开始收徒,从这里起,谢氏书院始成规模。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谢氏书院收学子第一要义就是必得要诚心求学,只要进了书院便无太子贵胄,平民奴仆之分,皆是谢氏学子,若有恃强凌弱自命不凡者,即日遣返。

在此基础上,谢氏又明文规定只收两种学子,一是身份显贵广有家财者,这些学子必得要缴纳高价的束脩,以维持学院的运转。

二便是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者,这些学子如家财不丰,可不缴束脩,谢氏免费为之提供食宿,直到其学有所成,再慢慢偿还所欠束脩。

当然,若是家中资产尚可,依旧是需要缴纳束脩的。

这两条基本规矩的制定,一方面保证了学院的长期运转,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学院能够不拘一格不计成本的广招天下勤奋聪颖之人,奠定了谢氏学院繁荣昌盛的基石。

到谢氏老祖宗死前,书院的规模已经是刚建成时的两倍,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

其中出身平民,甚至是仆役的进士、举人就超过了百人,获得了“天下学子,尽出谢门”的美誉,太祖爷爷更是亲笔写下“天下为师”四个大字赠予谢氏老祖宗,以彰其德,其功。

最新小说: 单机版后宫 侍君如伴虎 火影之英雄魔龙 疯子的娱乐 总裁的秘密 叶星语封薄言 高中毕业就出道 时空秩序管理局 收继婚 大小姐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