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金碧辉煌也不为过。目之所及,都给人一种金光闪闪的视觉效果。但若要细看,也不难发现物件儿本身并不都是金银铜铁,只是暖色调的灯光给人一切都很夺目的感受。
为什么要在白天开灯?大约是因为屋里并不开窗。每扇窗户都挂着厚重的深色窗帘,将自然光狠狠隔绝在外,不留一点情面。他们有种奇怪的感觉:窗户——或说窗户所在的整面墙壁,都离得很远,就好像这间屋子不该有能从外面估算出的那么点儿面积。何况这里堆砌了许多杂物,应该显得更小,但两人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不如说,正因为堆放太多东西,才让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原本的空间当更宽阔才是。
那都是些什么呢?杂货铺似的,什么都有。值钱的不值钱的,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随意摆放在桌子上、架子上,甚至直接丢在地上。廉价的多是小物件。竹制笔筒、搪瓷杯、钥匙串、生锈的鸟笼、泛黄的书……也有奇怪的东西——几近生锈的秤和秤砣,不知道它们出现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桌上有盏看上去晶莹剔透的灯,但从“水晶”轻飘飘的质感不难看出,那是赛璐璐的仿品,但价格未必便宜,因为有工艺成本在。旁边的针线盒大敞着,不怕落灰似的。几枚高低不同的银针戳在针插上,一旁的顶针在灯光的照耀下都像一枚金戒指。这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在这样的环境里,竟给人一种身价不菲的错觉。
收音机、打字机、电话,稍有价值的东西较为统一地摆在另一边的桌上。更贵的东西也不少。实木柜的高处架着一个金属浑天仪,不知能不能运作。有面墙上挂着一对交错摆放的、来自西洋的刺剑,中央有一面纹样精致的盾,它们一定都没有上过战场;旁侧是几张挂毯,错落有致,什么面料的都有;另一面墙有许多画,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有水墨的、油彩的、铅绘的。靠墙有面落地镜,铁艺的边框,拧出了藤蔓和蝴蝶的纹样。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他们能认得的东西。更多的是他们叫不出名字的、甚至前所未见的玩意,兴许都是洋货。
所有的东西乍一看很乱,再多瞅两眼,好像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陈列方式,只是路人瞧不出规律。这一切对梧惠来说都十分新奇,就好像进了博物馆一样,但所有东西都近在咫尺,没有警戒线,没有玻璃罩,它们就这么大胆地呈现在游客的眼前,陈列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有些不认识的玩意,她很想摸一摸,但终归克制住了犯痒的手。只是莫惟明看着浑身难受,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钉板上,哪里都不自在。
“你看,好多稀奇的玩意儿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