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才干的下宾,则睡通铺,食无鱼肉。
用赵无恤的话来说,聚贤馆就是个双向招聘场所,也是暂时的人才聚集地。门客受尊重的程度是由自己的才能所决定的,与身份的贵贱无关,证明了自己的才干,等级便能受到提升。
食于赵氏门下的游士根据自己受的待遇,对赵氏有一个择主的过程,赵氏也从中择才。双方看对眼后。门客便会正式出仕,转化为赵氏的下臣属吏。赵鞅给他们发放俸禄。派到地方领邑去做官,逐渐替换掉尾大不掉的世袭家臣。
不过虽然建议在晋国这么做。可在鲁国西鄙,无恤却没有也开一个聚贤馆和老爹抢风头。
一来是因为他地盘尚小,名望不广,招不来也养不起那么多士人。二来是他认为,所谓的养士,只是一种培养人才的过渡形式。如今私学的风气还不如战国那么旺盛,民间自由身份的游士比例没那么高,而且良莠不全。这种招才养士,或许会捞到这时代的一两条漏网大鱼。但仅能作为辅助。
他的关注点还是在建设蒙学,定向培养基层人才上,虽然因为突如其来的战争阴云,如今还没正式开张,只有数科和工匠两边渐渐起步。因为无法亲自在晋国主持,所以无恤才建议赵鞅采用这种容易被时代接受的方式,他觉得,赵鞅有领先战国四君子的底气。
由此,赵氏的内部集权和招贤一同悄然开始了。当邓析随同言偃来下宫拜访时,看到的便是这么一番景象。
赵鞅对邓析早有耳闻,这时候才知道是赵无恤救了他,并且让他入晋投靠赵氏。虽然是因为东去鲁国的道路要经过郑、卫。无恤怕不安全,可如此一来,大有为老爹揽才的意思。
赵鞅大喜。欲亲迎邓析,可也有人。比如狼盂大夫窦犨提出异议。毕竟邓析在上位者眼中名声并不算好,他一直以在野的反对派自居。在郑国做过带领国人商贾诉讼鼓噪之事,导致民口哗然,郑国大乱。
“若是他投奔赵氏后也这么做,那该如何是好!?”其实,思想偏向仁治礼治的窦犨,对邓析这个刑名之士是有所敌视的。
但赵鞅却说道:“你不知道,凡是美人,一定会为丑妇所
仇视;盛德之士,一定会为乱世所疏远;正直之人,一定会为那些奸邪之徒所憎恶。郑国与晋敌对,给被逐的郑国贤才良好待遇,正可以打击彼辈。何况,此次与范、中行争论诉讼,我正需要邓析这样的皋陶之士相助!”
说罢,他倒履出门迎进邓析,邀他入聚贤馆,以最好的上宾之礼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