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
……
七月将尽,暮色将至。刚刚解除了军事管制的廪丘城门口依然不复战前的热闹,商贾、国人、贵族都稀稀拉拉的。
就在此时,从西面的涂道却开来了一个车马队,廪丘国人一见即知此必是贵人归来。纷纷给他们让开道路。
车侧之人披挂甲衣,目光警惕地看着过往行人,一旁还有十余单骑在前开道。被簇拥在中央的驷马大车上是一位戴远游冠,服玄色深衣。佩剑的少年君子,正是新近成为廪丘主人的“赵大夫”。而其后的两辕马车、牛车上。则是一些甄邑和廪丘的氏族子弟,有的面色轻松,有的却表现出微微的不自在。
“这是战后第一次行邑,收获颇丰,甄、廪丘之旧族才俊,俱入我瓮矣!”
回到邑寺后,赵无恤对前来迎接的属下们如是说,他对这次从廪丘到甄邑,再折返回来的短短出行十分满意。
从古至今,即便是大一统王朝,郡县乡党观念也极重,赵无恤听说,在汉代时,外来的长吏常常会被当地士族架空,甚至会遭到排斥乃至于杀害。
更何况春秋时期书未同文,行未同轨,邦国封疆分隔,一位来自外国,语言、风俗与当地人不尽相同的大夫想要在一个城邑扎根,是很不容易的。
在春秋,土著势力驱逐自己的领主,也不是一次两次,远一点的例子,当年晋文公为周襄王平定王子带之乱,被赐予南阳之地。然而阳樊人竟然公然抵抗强大的晋军,拒绝晋国统治,驱逐了晋国的阳樊大夫,晋文公围城久攻不下,最后以放樊人出城迁徙为条件,才得到了这座城邑。
而近一点的例子,则是楚国的太子建奔郑后,甚至被领邑内对他不满的氏族联合国人杀死。
所以赵无恤对此慎之又慎,在他的规划里,从六月攻克甄邑,进驻廪丘,到九月秋收时节,整整三个月时间,这是一个从占领到统治的过渡时期,大刀阔斧的改制要缓缓开启。
此次在甄邑期间,无恤和主持那里政务的张孟谈合计过:“让地位符合礼法,树立威信,安抚当地氏族,赢得国人顺从,将邑兵化为己用,随后是开展新政,这便是秋收前吾等需要做的事情。”
他屈指自算,诸般种种,头绪繁杂,不过经过最初的摸底和思考,赵无恤已经制定出了一个粗略的计划,把这几件事按轻重缓急排了一个次序。
按照“瓦之会”和“鄟泽之盟”上定下的盟誓,甄和廪丘注定会成为鲁国封疆,而赵无恤也会在几日后迎来册命大夫的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