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1982年的招商引资官员,说实话最不适应的,就是洋人那种在避税上千方百计的算计。尤其是当洋人一番巧妙设计后,告诉你“你所谓的税收优惠,其实我原先可以靠别的方法回避掉一部分。所以你得真的再额外实打实拿出多少额度,才算与国际接轨真的有诚意”时,国内官员往往就败下阵来了。 这也没办法,因为原先中国人三十多年都习惯了国有企业,利润本来就归国家,都是一个兜里的,谁耐烦算这个账。哪怕是到了21世纪,国企的会计偷税漏税本事还是远远不如民企和外企啊。 “那……那这事儿怎么办呢?不违反省里和国家的政策,我们能怎么答应?”袁翔也是病笃乱投医,居然直接跟马风讨论起来。 马风假装不是很专业的样子,等了七八秒钟,借机环视了一圈袁翔的其他“高参”。 等那些人都眼观鼻鼻观心拿不出对策了,马风才“勉为其难”用非常谦虚的探讨语气说:“袁主任,我看倒是可以这样。国家政策是不能轻易违反的,减免年限就这么多,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等效补偿……” 马风就把剧本上写好的喂招套路说了一遍。 NEXT。 三五个循环后,袁翔赫然发现,马风这小子不仅是语言天才的问题了。 每每其他人翻译出来都拿不出对策的问题,他引经据典一句“我在电院教国际贸易课的时候,就讲过一个观点……” 然后BLABLA一阵,就解决了。 偏偏美丽高贵的女外商还心悦诚服的样子。 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氛围内交换意见、达成了初步共识。 …… 投资会谈,当然不可能一天就搞定。 米娜那边也有心控制节奏,要更好的条件,所以每天谈两三个小时,剩下的就游山玩水,也没人能阻止她,也不敢说什么。 在马风半路杀出、拯救了袁翔后的第二天,明州的江海波就扛不住了。眼看钱塘这边能谈出来的条件越来越量身定做、明州政府根本给不了后,他就颓然回明州去了。 还剩下沪江的王正泰锲而不舍。 王正泰也不在乎另找泰语翻译了,他换了个更加死皮赖脸的办法,就直接蹭马风的翻译,进行二手谈判。 袁翔倒也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真给王正泰时间的话,花个几天也能找到懂泰语的偏门人才。 既然如此,让他稍微借用一下马风,还能稳住他不另想办法。 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袁翔对马风的倚重程度就更深了。 稍稍几次小波折、体现了马风的重要性后,他也意识到一定要把马风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榨干。 第三天的谈判结束,吃完晚饭后,袁翔把马风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马风也一脸勤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