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至少85年以前,收视率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压根儿就没台可以换,买了电视机的人也不会舍得不用。 两部剧质量差上10倍,收视率差距可能只是70%和95%的区别,但观众来信数量却可能真的差10倍。 这时候,观众来信,就成了衡量真正受欢迎程度的更直观指标。 要是有心赚周边生意的钱,如今简直遍地是黄金。 听说粤州和特区那边,已经有港资的小服装厂,瞅准了机会,在内地热播之前,就疯狂按后世“淘宝找同款”的思路,大量生产囤货许文强款大风衣、白围巾。 等这边一火爆后就立刻同款出货——因为热播是完全可以预测的,香江那边已经热播了小半年了,所以香江商人都知道,“只要《沪江滩》能在内地过审,肯定热播”,因此提前囤料备货是没有任何滞销风险的。 一件衣服起码比平时别的款式多溢价50%乃至一倍。而且是在毛呢料子滞销的夏末出货深秋乃至冬天的款式,衣料的便宜和成品的高价,进一步拉大了利润空间。 只可惜80年的国内没有商标法也没有外观设计保护,顾骜也没精力赚这种时尚界的小钱,只能是让那些有头脑的粤东人赚了。 粤东商人一窝蜂跟风赚快钱的本事,向来是国内第一,这一点不服也不行。 …… 跟米娜聊了一会儿别来之情、了解了国内的近况动向后,顾骜本来是打算先请个客,安抚一下课题组里的战友。 不过因为被米娜的话提醒,顾骜想起前阵子答应韩婷、帮她的“给铁路部门捐电视机”的善举进一步炒热博广告的事儿,如今还没搞完呢。 萧穗回了复旦,估计已经开始动员她那些文学院的同学,给家乡的报社投稿。但光靠复旦毕竟在北方影响力弱,打击饱和度也不够。 按照原计划,顾骜回京城也要托一些人。 所以他暂时先把美国带回来的礼物分发了一下,说了明天再聚,然后就开着伏尔加,直奔隔壁北师大。 他在师大认识的那些小迷妹,向来是言听计从,估计不会拒绝给他当廉价劳动力。 不到十分钟,顾骜就一脚油门停在了师大文学院女生宿舍楼下。 顾骜也有一年多没来了吧,上一次还是去年春天的时候,当时骑的自行车,就被好多女生围观了。 这次直接浩浩荡荡地开着伏尔加,那声势就更加不一般了——千万别觉得“浩浩荡荡”这个词看得别扭,1980年就是一个一辆汽车也能开得浩浩荡荡的年代。 因为还没开学,宿舍楼里最多只有两成学生。 也幸亏只有两成,顾骜才没被太多人围观——但从绝对人数来看,至少也跟上次骑自行车来时差不多了。 “同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