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化龙道 > 第354章 三辞三让之周公

第354章 三辞三让之周公(1 / 1)

第354章三辞三让之周公

王政君沉吟不语,这帮大臣忍不住劝说道:

“太皇太后,自古以来,不就有什么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光荣传统嘛!大司马为汉室天下做出了如此贡献,一定得重奖,不光益封食邑,还得赐给他一个跟他的功劳相称的名号。

想当年周公里辅政有功,武王用周朝的国号作为他的称号,这可是周公在世时候的事情,古书上早有记载,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不必等到亡故之后再追赐美溢,那对他本人起不了什么鼓励作用!王大司马对咱大汉的安国定邦之功,比周公也差不到那里去,所以,我门一致请求赐王莽安汉公的美称,增加食邑,子孙也可以继承爵位和封邑,这就叫上应古训、下遵民意,只有这样,才合了上苍降白雉的天意哪!”

王政君终于被这一大堆不烂之舌给说动:“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哀家也不好说什么,先让尚书把大家的意见记录在案,哀家这就召王莽进宫,问问他的意思!”

群臣心说,这还用问,谁跟名利有仇啊?王大司马就算与众不同,在这件事上也不会不同到那里去!不过,看太后的意思,十分有八分同意了,剩下的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这帮自作聪明的大臣,谁也没料到,这个形式走起来会那么费劲。

王莽对光明宫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和张敬,孔休,王闳、平当,等心腹商量了一下,都觉得经过两年的‘考成法’推行,朝廷内外都没有异声,根基已经稳固,是时候在进一步,不妨接受‘安汉公’的名义。

尤其是孔休对‘考成法’大赞不已,总结出了十二字方针,“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掉大量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铁政,使得效率大大加强。

三公九卿和大司马府又把所属官员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交由三公九卿审核,另一本送到大司马府留作底册,最后一本呈交内廷。

由三公九卿和大司马府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三公九卿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属下各官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

最后大司马府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三公九卿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由此大司马府大大增强对朝堂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和掌控,胆敢消极反抗,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全都被罢免。

新皇帝登基第一年,就查出各郡县太守以下官员未完成事件共计237件,县令54人,其中琅邪太守、临海郡太守,广南郡太守等,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被罚俸半年,限制整改。

第二年,王莽又下旨把清查田亩不利,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光是长安城内就有17名官员因此被处罚,青州2名的官员,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而魏郡2名,河内9名官员受革职处分。

这种种举措禁使朝堂焕然一新,还增加了税收,虽然老天还时不时的闹点干旱,或者洪涝灾害,但王莽王大司马的声望却是越来越盛,就是潜藏在暗中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施政能力。

百度精灵在王莽脑海中听见孔休的话,得意的道:“这是后世经过考验的成功案例,怎么可能会不好?”

“是啊,这个我倒是要好好谢谢你。”王莽开怀大笑,又和这几个心腹商量一下,安汉公这个名号可以要,却要推辞不好,不能让别人说咱猴急了。

正说间,光明宫使者传话,太后有请。

王莽知道老太太找他于什么,灵机一动,弄出有气无力的样子跟使者打招呼:“莽近日操劳过度,偶感风寒,难以进宫谒见太后,这里有奏章一道,有劳使者转呈大后,恕不远送!”

王政君打开奏章一瞧,上面是这么写的:“决策拥立新皇帝,不光是我一人的事,孔光、孔休,王闳、甄邯全都有份!我王莽只不过是顺天行事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功劳不功劳,听说您还打算论功行赏?王莽是您看着长大的,您最了解我,真要是想给我赏赐的话,不如赏赐封赠给孔光他们四位”

王政君冲那帮等消息的大臣们一摊手:“听见了吧?这才是王莽,哀家的好侄儿!你们说,怎么办吧。”

甄邯赶忙给老太太支招:“大司马的意思臣听出来了,他无非是怕别人说闲话,怕走丁、傅、董的覆车之辙!您这么下一道诏书,跟他说,古书上讲了,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不光是不能因为关系亲近就遮掩丑事,也是说对于有功于社稷的人不能因为亲了近了就回避、给掩盖着!王大司马的用心是良苦的,考虑是周密的,可是古人怎么说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咱大汉从今往前数,多少代了,吏治搞成这种样子,要不是大司马能够扭转回来,有今天的绝好局面”

“爱卿,你就简单点说,你是什么意思吧?”

“臣的意思是在下一份诏书,就说大司马理解错了,他有安定国家的功劳,就不能因为是您的骨肉至亲就避嫌不提,这是不对的,把这问题的严重性跟大司马好好说说。”

王政君摆摆手,十分干脆的道:“好,你来草拟这一道诏书。”

甄邯二话不说,挥毫写了这份诏书,真是一气呵成,文采斐然,可惜还是被王莽挡了回来。

这时候群臣就没有办法了,其中一个有急智,出列道:“太后,咱们也不要跟大司马打着笔墨官司了,您让使者把大司马请上,咱们跟他当面把问题讲清楚,多好!”

王政君立即道:“就命使者传哀家口诏,让王莽速来未央宫议事,让他御书房里面等候!”

使者去了,王莽就一句话我有病,告了病假,去不了。

王政君这会脸上也挂不住了:“俗话说,有一有二,没有再三!王莽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太后?你们赶紧想个办法,有智的出智,有力的出力,办成了事,哀家在长信宫设宴款待。办不成,就都在这里饿着吧!”

一殿的人全都听傻眼,看来今天得饿惨了!

王莽的堂弟王闳,这会是光明宫太仆,相当于太皇太后的办公室主任,他出了个主意:“太后,您得给大司马弄一个既成事实,叫他没办法再推辞!”

王政君平常挺信任王闳,这会也不行了:“还要怎么弄?光沼书就已经写了好几道,他楞是称病,哀家还有什么办法?”

王闳一笑:“不能再用诏书了,得用制书!”

原来汉朝时皇帝下发的文件有四种类型:策书、制书、诏书、戒敕。

策书,主要用于任命诸侯王、三公等高官显爵,策命策命,就是用策书任命。策书采用编简的形式,那竹简的规格也有规定,长的有二尺,短的一尺,任命时用篆书篆刻,先写某年某月某日,然后是任命的具体事项。诸侯王、三公等人因为犯罪而免职爵时,也用策书,但是改用隶书篆刻,以示区别。

制书,主要用于以皇帝的名义公布一些制度。开头不写年月日,写“皇帝制诏”,制书得用皇上的玉玺、三公的金印封签,尚书令再在外皮上盖上公章,然后向各州郡公布。

诏书、戒敕,这两种公文的级别稍低些,前者是向九卿和朝中官员发布的,后者是向刺史、太守等州郡官员下达的。

王闳提出要用仅次于策书的制书向王莽宣布朝廷央定,很合王政君的心意。

最新小说: 万古残阳 西游之诸天人物分身 化龙道 赊点灵气好修仙 挂仙 终极女生 灯火人间 妃常复制 心与剑 修仙从养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