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新明朝 > 五百五十五章 败

五百五十五章 败(1 / 1)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是朝会日。今天李佑被特许入朝,不用巡街了。原因就是在上次大朝里,宣课分司大使陆元广弹劾他,天子令他上殿自辩。

天色昏黑,瑟瑟寒风。在这个冬日清晨,李佑穿过金水桥,混在都察院方阵里,一边怀念暖轿巡街的美好日子,一边熬过了高度程序化的大朝会。

大朝会是礼仪,下面的文华殿朝议才是重头。京城数千文武臣子中,只有那么四五十个可以固定去文华殿议事,若在皇极殿举办大典,能进殿朝参的也有这些人,所以官场俗语称为“殿上官”。

李大人的权位在御史与京兆尹之间,因为是本朝新设官职,属不属于殿上官尚是模棱两可、有待争议。但两三个月前阴错阳差的,李大人被责令免朝参,于是乎这个争议也就休止了。至于今日上殿,是特事特请。

李佑在去文华殿的路上,看见了陆大使,因为弹劾了李大人的缘故,这小小九品今日也有幸上殿。

不过两人只是远远对视一眼,为了避嫌没有交谈,毕竟他二人在公众面前,暂时还扮演着对立的角色。

其实自从前几日,陆大使在朝会上慷慨激昂后,他的根底就被很多人查出来了。不查还好,一查更令人迷惑不解,这位陆大使居然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段知恩得官?

那此人也太正直了罢段知恩助他得官。他就弹劾天子左右有奸邪;李佑上书荐举他,他反过来就弹劾李佑滥用职权。虽然说这些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实,但也轮到谁也不该由他来弹劾。

说他受段知恩指使,或者说他与李佑串通,都是前后矛盾。或者说,此人大公无私的比海瑞还海瑞,只论事实不论私情?

是真的假的?诸公回想起来,不由得纷纷感慨道。这年头艺术家层出不穷哪。从那日朝会上陆大使的临场表演来看,怎么也看不仔细究竟是真是伪。

李佑在卢阁老身边亦步亦趋,闲谈几句,进了殿后便找到位置静立不语,心里默想接下来的台词。按他的计划,今天他要故意“败”一场。

之所以要求败,第一个原因是借坡下驴。了结吕家之事,同时给白侍郎釜底抽薪。

道理很简单。从龙派死命围攻彭阁老。一个罪名就是勾结商家构陷大臣,这罪名虽然不大但很招人忌讳、另人侧目。

但如果李佑抢先认错,承认对吕家滥用权力,公开放了吕尚志,并赔礼道歉呢?那么吕家构陷大臣之说自然就消于无形,彭阁老也就没了这个罪名,对他的围攻自然也就成了笑柄。

只怕那白侍郎一伙根本想不到。脾气比天高的李佑能低三下四向商家认错道歉罢。李大人在牢里好吃好喝养了这么久吕尚志,就是为了这一刻。

李佑知道。反正不可能为这点事真把他怎么样,认错就认错好了。最多罚俸一到三年,对此李大人很门清。别人也不会真认为他怕了吕家和彭阁老。

求败的第二个原因是迎合庙堂诸公的口味。借这个机会,主动打破自己的不败金身也挺好,免得大家看着他李佑总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心有芥蒂。羡慕嫉妒恨乃人之常情,在官场暗潮中说不定什么地方就出现礁石。

输上一场能消除这种芥蒂、从战神回归人间也是很划算的,太过于出众拉风也不好,要适当韬晦哪。,

所以李佑觉得,与其败给别人,还不如将自己的败绩送给手下小弟刷声望,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说不定自己认错后,还能搏得虚怀若谷、知错就改的名声,到目前为止,自己刷出来的种种声望里,还没有这一项。

李大人正幻想自己独孤求败、以什么姿势认错比较美观时,上面天子已经升了座。礼毕后,景和天子扫视下面群臣,沉声道:“李佑何在?”

群臣心里齐齐感叹,这李佑真是简在帝心的人!朝廷上如此多国家大事,陛下升殿后不问其他先问李佑,由此可见其得天独厚。

李佑出列趋步上前,答道:“臣在。”

景和天子当头问道:“昨日你去了阜成门外煤市?”

听天子这一问,李佑心里立刻反应过来,暗暗叫道,坏了!

当然是坏了,此事昨天刚刚发生,他还未来得及上奏,天子位居深宫却已经知道了,那么必然是通过宫中太监知晓的。

想想也知道,宫中故意传言的人会说他好话吗?若是好话就没必要向天子说明了!肯定都是关于自己的负面言论,不知天子听到后作何感想。

叫苦归叫苦,李佑不能怠慢天子,口中答道:“臣确实去过。此事昨日才发生,但臣尚未进奏,不知陛下从何得知?”

景和天子怒道:“宫中都已经传遍了,朕岂不得知?你很好,竟然拿朕卖直邀名!”

昨天煤市的事儿结束时天都快黑了,距离现在也不过十几个小时,殿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闻言哗然。心里不约而同的想道,这李佑又干了什么事情,刷名望刷到天子头上去了?

靠!至此李佑实打实的确定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有内监故意断章取义的递小话!不禁高呼:“实情非是如此,陛下当有所误会!”

对李佑的辩解,天子并不听,又恨恨道:“什么误会?难道百姓可以购煤,朕就购不得?朕就活该受冻?朕这宫中订购的煤,就活该任人取用,随意散给民众?朕在你眼中,还不如平民百姓么!”

在天子眼里,他对李佑已经够厚道了,但这李佑确实有点恃宠而骄,必须敲打!宫中太监在缺煤时去囤积点煤怎么了?难道宫中就不用煤了?也让李佑这样看不过眼?

肯定那李佑又是犯了文官病,故意要借此机会,拿他这天子的脸面刷自己的名声!这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人,犹为可恨!

李佑暗中叹口气,这次不但没有先下手为强,反而打草惊蛇,让对方恶人先告状了。对方也不傻啊。

真是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本来依照他的谋算,长公主只要给力点,今日在天子心中至少也是个均势,不至于彻底一边倒。

本该是“出宫太监败坏天子名声”,结果变成了“李佑故意拿天子刷名声”,一件事两张嘴,全看天子听谁的。

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天底下最大的舆论阵地在哪里?就在天子的耳朵边上,归德千岁这次过于麻痹大意了!或许对方本没有想到这么多,但是自己的举动提醒了他们,结果他们反而有样学样、先入为主。

李佑很无奈,他没有做错什么,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两年来一直很靠谱的长公主昨日忽然不靠谱了一次,转眼间立刻形势易位,难道昨天她大姨妈来了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么?,

李佑又想了想,觉得此时越是辩解,越是要被天子认为狡辩,天子不是同殿为臣的人,他具有无限不讲理的特权。

故而李大人强行克制住了卖弄口才与天子辩驳的,虽然他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子着想,无论怎么说,太监打着天子旗号和百姓去抢煤也太没品了,宫中难道就没存货支撑么。至于其它什么民贵君轻、什么民如水君如舟的大道理更不能在这时候提。

最后李大人仅仅问了一句,“传言虽多有不实,臣无可对。只斗胆问,宫中是谁向陛下进言谈及此事?”

天子毕竟年轻,很坦率的道:“段知恩所言,岂能有假!”

登时满殿再次哗然,这天子耳朵也太软了!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一个身边近幸随口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这样的人,能是明君么!

虽然大家不很清楚昨日实情,但是西山出了乱子都是知道的,联想起来,猜得出大概是李佑昨日去煤市镇压了企图作怪的太监,故而导致报复。

李佑突然将官帽摘下,奏道:“臣乞骸骨!”

天子斥道:“你这是要挟么!”

“臣不敢要挟,只是陛下身边有段知恩,臣继续为官没有活路,所以恳请陛下赐给臣一条活路走。”

天子语塞,他知道这种事不能轻易答应,自己身边那些人确实和李佑过不去,他正考量说辞。但见那李佑不等他说什么,将官帽往地上一扔,决绝的自行转身向外走去。

这是李佑半年来的第二次被迫辞官。有人唏嘘,李佑终究也是要败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天下岂有长胜不败者。

此外,李佑的仇敌很多,按说他遭到此事,被逼的辞官自清,应该在仇家心目中大快人心。但此时除了些没脑子的还在幸灾乐祸,大多数仇家反而生了兔死狐悲之心。

李佑再可恨,好歹也算是文官一份子,这次虽然惨败,但却是败在了太监手里,属于外战大败。

区区一个段知恩只言片语,都能让文官战斗力第一、似乎打遍京城无敌手的李佑丢盔弃甲,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又到了太监猖狂的时期?(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天空中一朵云 皇叔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这个暴君,我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