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灵示: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做任何事情,都要谦卑。去观察宇宙万物,山要是太有棱角了,石头太锋利了,水就要去冲刷它,把它磨平,弄得很光滑。很光滑后,水也好,风也好,再也损伤不到它了。这就是要谦卑,不要太有棱角。做人也是如此。你看水,装到方形盆子,水成了方形,装到圆形的,它就成了圆形。这是我们向水学习到的精神。
许多人走上社会后,会觉得到处碰壁,然后抱怨社会不公平。这个碰壁,其实是好事,人要是懂得修正自己,坏事也是好事。不懂得修正自己,好事也是坏事。比如说,一直都很顺利的人,他就会骄傲,这样子就会颠倒。所以,一切顺利一定是好事吗,不一定。
人的一切,都是天地,他人给的。比如说,这个色身,是父母给的,也是天地精华所化。山精鬼魅修行几辈子,都是为了得到人身。人得到了,就要珍惜。那不仅色身是别人给的,任何一样,都是别人给的。用的,吃的,你找不到一样,是自己可以生产的。所以古人要拜,天地君亲师是天地给的,父母的,祖先给的,他人给的,总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别人给的。所以要谦卑。
再比如说名声。佛在世时,自己并没有自称佛,佛是弟子给的。那祖师大德在世时,也没有自己称自己为祖师,是弟子给他的。比如说惠能登上六祖的宝座,也是他的弟子给的。他的弟子叫做神会。所以华严经中说,众生是树根,诸佛菩萨是华果。因为有众生,才有佛。
谦卑是人一辈子要修行的。越修行越谦卑,才能进步。这个也是很难。比如说,我能写一写文字,大家给了好评,我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境界了。这就是害人。古人讲的,人会死在自己的长项上。会游泳的人一般死在水上,会开车的,一般容易在车上遇难。人有一个长项,就会自夸,就有了骄傲的资本。这不是损害自己的修行吗?做了善事的,会执着自己的善事。念了几部经的,会执着自己会念经。吃素的,会执着自己吃素,盖了庙的,会执着自己盖了庙。人都觉得自己有些功德,这样子恰恰是失去了功德。
谦卑是一生的功课,尤其是修行人。要时刻点醒自己。修成了谦卑,什么都修成了。
愿我交往何人时,视己较众皆卑下,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间,跟任何一个人相处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世间人在这些情况下,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呢?譬如,无论事业上也好,学习上也好,如果别人比自己强一点,就会嫉妒、不高兴;如果别人与自己不相上下,就会想方设法超过他;如果别人不如自己,就会寻机侮辱对方。刚刚相处的时候,不一定立即看得出来;时间久了以后,这些心态就会慢慢出现。凡夫基本上离不开这样的心态。
但是大乘佛法却告诉我们,在和任何一个人相处的时候,要发自内心地认为,在所有人当中我是最底层的人,我不如所有的人。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这样我们就不会有骄傲自满的心态,才不会去欺负任何一个生命。
不过,这种心态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矫揉造作的,倘若心里自以为了不起,却表面上说自己是最差的、最弱的,只是虚伪地做个样子给别人看,就不符合大乘精神。
所有的生命,包括蚂蚁、蚯蚓等等,对我们的恩德都是很大的,虽然也许在这一生当中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但在整个生命轮回当中,这些蚂蚁、蚯蚓等等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利益,而我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众生的呢?在流转轮回的多世累劫当中,我们有些时候是去杀这些众生,有些时候是去骂这些众生,伤害这些众生,偷众生的东西等等,就只会这样对待他们,而不会有其他作为,哪怕只是在这一生,我们也伤害了很多很多的众生。
汉地的学佛人很多都不是从小就开始学佛的,除了一些小孩子以外,都是半路学佛的,虽然在此之前,我们不是什么屠夫、妓女,但现代人的生活,却总是跟“点杀”等残忍字眼连在一起的,即使现在我们也学佛了,听了很多法,学了很多大乘知识,但我们现在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证悟呢?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我们不是最差的又是什么呢?
现代人就是这样,有了一点钱、一点权、一点学问,连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样了——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大乘佛法最反感的就是这些做法,有了这样的心态,就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修行人。
名利、金钱到了关键的时候,能起什么作用呢?你们可以想想,全世界最富有的富翁倒在病床上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他的钱可不可以帮他解决什么问题呢?根本无法解决!那个时候,他和最贫穷的老百姓所面临的都是一样的,名利、金钱等等,只是一套用来欺骗我们的骗术而已!
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词——“和谐从心开始”说得很好,一切就是从心开始的。中国联通的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也是这样,沟通也是从心里开始的,如果心与心不沟通,心与心不和谐,表面的沟通与和谐实际上都是虚假的、骗人的,这些骗局不但对整个生命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导致很多的不利因素。
虽然大乘佛法并不是说什么事情只是心里想想就可以了,仅仅将菩提心停留在口头上或思想上,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是不行的,但真正的菩提心却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第一步一定要从心里开始,之后才是外表上的实际行动。没有发自内心的一举一动,都是虚伪的,整个佛法都不欢迎、不提倡这一点!
有了内心的愿望以后,行为方面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佛也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度化所有生命,这个佛也做不到,我们更做不到!但是,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根据自己的力量去利益众生,就基本上达到了佛的要求。
大乘佛法的宗旨,就是真心实意、全力以赴地服务于所有生命——不是全人类,而是所有的生命!这也不是说,从今天起,大乘修行人就不能为自己做任何事情,不能吃好的东西,不能穿新的衣服,不能住舒适的房间,全部都要过原始生活,佛没有这样要求我们,即便是要求了,我们也做不到。佛要求我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只要有了利益众生的发心,基本的、朴素的生活条件自然而然就会具备。不仅如此,如果我们的力量、精力没有投错方向,不但自己的事情会成就,众生的事情也会成就的。
从有史以来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金钱、名利,或者子女、前程等等,但是每个人却最多只能得到一个临时性的结果——短暂的幸福、健康、升官、发财等等,然而,当他们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却不是开开心心、心满意足地走的,而是在心不甘、情不愿的前提下,死不瞑目地走的——他们最终失败了。因为他们的力量投错了方向,所以最后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就像投资商投资错了,最后一无所获一样。投资商的失败只是钱收不回来,这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我们所投入的,却是生命与毕生的精力,假如我们投错了,就是惨重的损失,巨大的失败!
最新研究资料发现,人类吃了半个多世纪,并认为是最有营养价值、最了不起的肉啊,蛋啊等等,原来是一些潜在的健康杀手,是导致现代文明病的巨大顽凶。令人深思的是,为了人类的这种错误,无数的动物却付出了生命的沉重代价!
现在很多人开始从原来的幻觉中慢慢苏醒过来——不能把健康、发财等等作为生存的意义,不能把努力的方向搞错了。佛教徒在这方面,应该是走在前列的先锋,因为佛在两、三千年前早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如果把我们的力量——慈悲心与智慧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最后一定会成佛!佛是智慧的顶峰、慈悲心的顶峰,达到这样的顶峰,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人类有史以来,没有一个人是跟自己斗争的,都是两个教派、两个国家、两个种族相互之间的斗争,我们要尊重佛,向佛学习,往佛的方向走,就不能往外斗争,而应当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杀掉我们的自私心,铲除我们的烦恼、我慢、我执。《入菩萨行论》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佛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作为凡夫,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自私心、我慢、我执等清扫得干干净净,但至少应当有所进步,当出现一些坏念头的时候,就要马上意识到:这是不好的想法,我不该有这样的念头,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有一点钱、有一点权、有一点名利,都没有什么了不起,金钱、权利、名望,都是合合离离的身外之物,没有一个会永远属于我。如果因为这些东西而傲慢,我们就堕入了无明的网。要想真正做一个大乘修行人,就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虽然很多世俗人也很不错,看见一些穷人生病了,就掏出钱给别人看病,电视台、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也会连篇累牍地报道,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当事人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大乘佛法却不是这样,后面也会讲到,所有的行善——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等等,都应当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悄悄地去做,如果做一点点好事,就马上大肆宣扬,做很多自我宣传,把新闻媒体都找来,召开记者招待会等等,就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外表。
大乘佛法反对这些做法。做事情就要实实在在去做,做了以后,也不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其他人做不到,只有我才做得到,如果这样,就不会有菩提心。
小乘的经书里面也提到过这一点。主修小乘的南传佛教,到现在都十分强调修四禅八定。小乘的止观修法,也即修四禅八定。当禅定修到非常好的阶段,即修到色界四禅的时候,如果突然间冒出一个念头——只有我才有这样的禅定,其他人都不会有这样的禅定,我是很了不起的——坐禅者的心相续立即就像一条河被搅浑了一样,这个禅定从此以后就是烦恼定,会变成没有用的东西。既然连小乘佛法都是这样要求,大乘佛法就更不用说了。
发自内心地服务众生,是我们的义务,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像从传统的角度来讲,父母抚养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谁也不会觉得自己很伟大一样。我们第一天进入大乘佛法行列的时候,就发誓要度化一切众生。既然要度化一切众生,那我们今天做一点利他的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发现众生好的一面,我们才会产生感恩、报恩的念头,而报恩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佛,这样我们才会发菩提心,这样的心态既利他、也利己,二利都可以成办,这是一个非常理性、聪明的选择。
我们以前总是看自己好的一面,即使自己有再大的过失,都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甚至把自己的缺点当成是优点,却非常细致地去观察别人的过失,对别人吹毛求疵,哪怕其他众生有一点点过失,都会绞尽脑汁地去挖掘、去宣传,这样就使我们变成了凡夫当中的凡夫。
除了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我们还能有什么呢?也许在银行里有一些存款,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吃、可以穿、可以住的时候,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我们辛苦一辈子挣的钱还是有点用,但是,当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当我们再也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的时候,这些知识、这些钱都没有用了。你们从头到尾、里里外外、从上到下再三地思维,我们能带走的、真正属于我们的是什么呢?死的时候,除了业力以外,无论是所学的知识,还是其他的身外之物,全部都要放弃,没有什么可以带走的。
我们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很优越了,但我们还想创造更优越的条件,然而,当我们走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那需不需要为来世创造什么条件,需不需要为死亡作一些准备呢?这就是一个问题,你们自己回去思维,并把这种思维延伸到所有众生身上——因为我需要这样,所以众生也需要,我必须为众生服务!我们要从头开始,发自内心地把所有众生当作很殊胜的对境,要珍爱所有的众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