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几项考古发现表明,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纸”。
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出土了公元前49年的西汉麻纸。
1957年5月,西安市东郊灞桥砖瓦厂,发现一座墓地,发现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植物纤维纸”——“灞桥纸”。
其实“灞桥纸”本来不叫这个名字,只因被发现地点原因,人们给他取名如此。
骆靖手中拿的这本书,其纸张类型赫然正是西汉时期的麻纸“灞桥纸”。
这种“灞桥纸”的纤维长,纸浆粗、纸质坚韧,虽历经千余年亦不易变脆、变色;它的制造,需经历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过程,高档的加工程序非常复杂。
它比起蔡伦造纸整整早了两百余年,也就是说,西汉麻纸是目前考古发掘出来世界上最早的纸。
当然,纸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外,还有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也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
到了今天,全世界的纸张种类更多了,制造技术也更先进了。
暂且不去管纸张类型,骆靖其实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纸。
骆靖迅速地翻阅着这本书。
这书总体上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篇和中篇都有十二页,下篇确有二十四页。
上篇全是一些凸块似的符号,或者说是他看不懂的文字,从第一页到十二页全是,每一页不同的是那些符号数量与位置不同而已。
中篇却全是一些图画,有点像他小时候看的故事会的肖像,又有点像动物的形状,隐隐约约的,实在太过模糊了,无法辨认清楚。
下篇最奇怪,第一页有些貌似象形文字的东西,之后的二十多页都是空白,看不见任何符号与文字。
骆靖非常纳闷,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这本书不仅年代透着古怪,闻起来有点发霉的味道。而且,内容也这么奇怪。
既然刚刚是看的上篇凸块符号部分,那还是从这里开始看吧。
也正好,他这样选择恰好是唯一正确的路径。要是他不循序渐进,从中间开始的话,那很可能就会走火入魔。这个决定让他规避了灾难。
他又翻到第一页,奇怪的是,无论他怎么摸和看那些凸块符号。一点反应也没有。
是不是这个看过以后就不起作用了?好吧,那就看看第二页。
结果,第二页刚刚一翻开,他又看见那些凸块符号动了起来。
这次比第一页的数量要多一些,而且运动速度要快。有点让骆靖眼花了,他闭起眼睛。
可是就算闭目,他仍然感觉到那些符号在闪动。
而且,就像扫描仪一样,那些符号的位置在他脑海中一遍一遍地印刻下来。
然后,他不自觉地想着那些符号。
突然,它们也赫然从书本上飞入了他的各个穴位,向之前那股气息一样很快游进他体内。
然后,他感觉自己的腹部非常胀,就好像喝了十几斤水一样。
尼玛,这是怎么回事?他吓了一跳。
要不,试试之前那样的呼气吸气?他试着吐纳了一下。
嗯!居然可以缓解肿胀感觉。
随着他这样反复折腾,腹部的那些肿胀如气球的东西,竟然慢慢地被分散,向着身体其他经脉穴位分流。
这样不断地吐纳呼吸,每一次运行,他就觉得那肿胀感觉消失不少。
不知不觉,他已经看了四页了。
后面两页,他消化那些凸块符号,花费的时间更长。
但总算搞定了,他缓缓地睁开眼。
现在什么时候了,他望了一下挂钟。
天!已经晚上八点半了。
就这样自己这样折腾了一天一夜,居然也没吃没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