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工作中,演讲是很常见的一种工作形式。然而,有的人的演讲让人记忆犹新,有的则让人淡忘已久。效果之所以不同,就在于语言的运用。因此,要使演讲成功,我们必须注意语言上的要求。
●口语表达应具备较好的声音
古今中外,很多有巨大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并刻苦训练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古希腊民主派政治家德摩斯提尼,为了克服演讲发音不清的先天毛病,经常嘴含石子发奋苦练,终于成了著名的演说家。美国总统林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他们重视演讲口语表达艺术训练的程度,迄今被人们传为佳话。孙中山、毛**、周恩来等伟大人物演讲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演讲时,讲稿并不十分理想或根本没有讲稿,只因掌握了口语表达技巧,具备训练有素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起话来就有声有色,令人鼓掌喝彩。可有的人却不然,稿子写得并不差,可经他一讲,不是哼哼哈哈,就是重复啰嗦,令人生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重视口语表达艺术,不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见,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演讲的成败。
1.声音正确清楚
为了有效地表达出演讲者的思想情感,首先要求吐字正确清楚。如果发音不对,听众就不知其所云。
要达到正确清楚的标准,需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要正确运用发音器官。发音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器官在发音过程中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形成正确清楚的语音。二是要注意会场空间的大小和扩音器的使用。演讲者一定要视会场空间的大小来控制自己的声音,使每个听众都能听得清楚明白。使用扩音器也要注意保持距离适度。
2.声音有力、耐久
演讲的声音除了要符合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有力、耐久。为此,演讲者一定需要克服喃喃自语的演讲习惯,在演讲的时候,要有力度,让人感受到鼓舞和振奋。声音如果没有力度,就无法起到感染听众的作用。
此外,演讲时,声音还需要持久。有的演讲者开始演讲的声音还可以,比较有力量,但慢慢地,越讲越没劲了。这种有始无终的声音,必将大大削弱整个演讲的效果,听众会对演讲者的自信心表示怀疑,进而怀疑演讲的内容。演讲的嗓音是否优美,直接影响到演讲的效果。演讲的嗓音运用有其内在的规律,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口语表达应注重郑重性
演讲的郑重性具体表现在口语表达方面,则是选词用语规范、恰当,重音、停顿、速度、节奏使用适当,语言中肯有力,语调和谐自然。
选词用语规范、恰当,主要是指用词准确、恰当,用语合乎语法,符合逻辑。演讲者选词用语不仅要从词语的意义、感情色彩和语法特点等语言因素上斟酌推敲,而且要从国家政策、演讲者身份、讲话场合等因素上考虑,使演讲的语言规范、严密。反之,使用生活中的一些俗语,信口开河地乱讲一通,就会失去口语表达的郑重性。
重音、节奏、语调等方面,也是体现演讲者演讲口语表达郑重性的重要因素。在演讲中,常常出现以下一些有失郑重的口语表达现象:
第一种是演讲的口语表达没有重音,任意停顿,讲话的速度很快,像“连珠炮”似的;节奏过于紧促,整个演讲就显得慌里慌张。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恰当地控制口语表达的重音、停顿、语速和节奏。
第二种是口语表达的语言轻浮,乱用语气词,口头语过多,不是“哼、哈”,就是“嘛、啊”。有人曾对某位演讲者的这种毛病做过统计,竟然在10分钟演讲之内,说出150多个“啊”字,平均4秒钟一个,这样一来破坏了语言的一般规范,肢解了语句的意义,必然会使演讲失去口语表达的郑重性。
第三种是不能正确运用语调,语调没有起伏变化,平淡而无声色,甚至故作姿态、耍弄花腔、怪声怪调。
以上这三种不良现象,势必都影响演讲者演讲的郑重性。
●善用幽默的表达方式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增强演讲的表现力,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讲演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演讲时,就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赢得观众甚至对手的称赞。
在竞选总统时,里根在与蒙代尔的一次电视辩论中,曾就年龄问题进行辩论。里根深知自己70岁高龄在竞选中是一大障碍,当一名记者既尖刻又彬彬有礼地询问里根总统是否过于年迈、不宜当总统时,里根满怀信心且微笑了一下,回答说,我希望你能知道在这场竞选中我不愿把年龄当作一项资本,我不打算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我对手的年轻和缺乏经验。这一令人生畏的简短妙语,使年轻的竞选对手意识到自己为竞选所做的四年努力在电视屏幕上已付之东流了,他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仿佛他的年轻又成了竞选总统的一大障碍。里根靠这次幽默机警的对话赢得了选民的支持,为他的竞选扫清了障碍。
●口语化
所谓口语化,就是要求演讲者的演讲,语言要“上口”“入耳”。“上口”“入耳”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上口”是对“说”方面的要求,就是讲起话来与平常说话没有什么差别;“入耳”是“听”方面的效果,叫人听起来没有什么语言障碍,如同平时说话一样顺当。所以演讲者的讲演要经得起说与听的考验。
这里所说的口语化,并不是日常口头语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具有规范化、逻辑性的口头语言。比如有些演讲者的即兴讲话,常常出现重复、啰嗦、零乱、模糊和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词语搭配不当以及音节拖沓、脱落、停顿、习惯上的口头语等问题,是不符合口语化规则的。为了使讲演口语化,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地使用短句
句子过长,讲起来费劲,意思不好把握,听起来也感到紧迫、令人费解。例如:“我们不能不从实际出发,尤其应考虑到这个地方经济落后的因素来制定政策。”如果改成:“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尤其是要考虑到这个地方经济落后这个因素,来制定政策。”这样一改,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2.改倒装句为正装句
倒装句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法,具有强调某种成分的作用。但有的倒装句在讲演中显得很别扭,不够“入耳”,改成正装句后,就容易为听众所把握。例如:“在工作没开始的时候就被困难吓倒,是没有勇气的人。”如果把这句话改为“没有勇气的人,在工作没开始前就被困难吓倒了”,效果会好很多。
3.改换或删掉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或成语
演讲者用声音来交流感情,而文字的字形不起媒介作用。如果在演讲中掺杂一些不便于听的或为听众所不熟悉的文言词或成语,听众听起来吃力,就会影响效果。这样,就必须斟酌使用,如“宜于”可改为“适合”,“即”可改为“就是”,“何其相似乃尔”可改为“这是多么的相似啊”等。
4.改单音词为双音词
因为单音词声音短促,不容易听清楚;双音词声音存在的时间长,留给听众的印象深。因此,演讲中的单词要尽可能地改用双音词。如:曾——曾经、已——已经、恰——恰好(恰似)、因——因为、若——倘若(如果)、应——应该、时——时间(时候、时刻、时节)。
5.改生僻的词为常用的词
所谓生僻的词,主要指不常用的、意思晦涩的词。演讲中要特意把它们改成常用的、现成的词。例如:奔驰——奔跑、诅骂——咒骂、驳诘——驳斥、喧杂——嘈杂、恒久——永久,等等。
6.不用生造的、怪模怪样的词
生造的词是指个人生编硬造的、不合实际也不合汉语规律的词。如绪思、姿影、壮彩、步态等。叶圣陶又说:“这些怪模怪样的词语,是语言里头生造的东西,是意思里头不合用的成分……生造词好比私印的钞票硬拿到市场去流通。假钞票不起交换作用。”
7.用明白的语言解释难理解的术语
我们在演讲时,常常会用到一些专业术语和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怎样把它们解释明白,这就是语言的通俗化问题。一是要注意用浅显易懂的形象事物解释抽象的概念;二是用举例来说明听众陌生的事物;三是用对比的手法解释某种现象。
●简洁明快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演讲者的技巧和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大大加快,就更需要用简洁、准确、明晰的言谈。简洁、明快地运用语言,对演讲者来说,尤为重要。
历史上不少演讲大师惜语如金、言简意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篇章。
1863年11月19日,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国家阵亡将士墓园落成仪式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讲。那天的主要发言人是享有盛名的演说家爱德华·埃弗雷。他的演讲长达两小时。林肯的讲话只有10句话,花了两分钟,但效果极佳。林肯的演讲稿内容如下:
“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奉献,不能圣化,不能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吸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保佑下自由地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现在,爱德华·埃弗雷的两个小时的演讲早已被人遗忘,而林肯那铿锵有力的演讲,则难以为后人忘怀,成为世界上不朽的文献之一。
林肯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语言简洁、明快,一下子抓住演讲的中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深刻的内涵。
林肯演讲的成功,给了我们这么几点启示:
一是要想达到语言简洁、明快,就要对演讲词反复推敲,千锤百炼。
二是要熟练地运用演讲这门艺术的逻辑力量。
演讲不是表演,演讲的逻辑力量远远超过表演式演讲的艺术效果。在林肯的演讲词中,演讲的中心思想贯穿于始终,具有强有力的逻辑力量。
三是内容要集中,文辞朴实精练,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成分。
正如葛底斯堡献辞仪式举行之后,演讲家爱德华·埃弗雷给林肯的信中说的那样:“我花了两个小时才刚刚接触到的主题,您几句话就表达到了……”
语言的简洁,具有无限的魅力。演讲者在演讲时,要把追求语言的简洁、明快、中肯、准确,作为有效演讲的重要手段之一。
●情感真挚
在演讲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演讲的形式、内容以及内在的哲理对演讲效果的作用,还要考虑到演讲的对象是人,所以演讲要以情动人。听众最忌讳演讲者在演讲中盛气凌人,动辄训人,也不喜欢听空洞、干巴的大道理。听众喜欢的是演讲者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么,演讲者的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它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故作姿态、逢场作戏,它只能来自实际生活,来自切身的感受。作为演讲者,要想打动听众,他首先必须打动自己。只有通过感情才能发现对方、发现自己,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产生心理“共振效应”。
1917年5月14日,一次演讲正在进行着。在演讲台上,一个有着矮壮身材的人正在慷慨陈词,他时而在讲台上来回走动,时而有力地挥动双臂,时而俯身,时而后仰,那激昂的声调、适当的动作,给人以无尽的感染力。
他,就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演说家列宁。列宁的演讲可谓独树一帜,不仅演讲的内容结构严谨,论证清晰、有力,善于抓住关键,而且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一针见血。而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是他饱满的激情和内在的力量。对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心,对敌人的蔑视,对人民的爱,是他的激情和力量的源泉。因而在演讲中,他总是那么热情洋溢、精神振奋。同时,他也善于借助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自己的满腔激情灌输到每一个听众的心里。
列宁的激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的成分。他的演讲也不以美丽的辞藻来哗众取宠,不以无病**来博取同情,而是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以及对是非功过的正确认识来激励、鼓舞群众,号召他们起来斗争。
美国的麦克阿瑟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而且还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讲家。他的几次著名的精彩演讲,都是饱含激情,使听众热泪盈眶,回味无穷。如他在1951年他的52年军事生涯之际,应邀在国会的联席会上发表《老兵不会死》的著名演讲中说:“我就要结束我52年的戎马生涯了……我孩童时期的全部希望和梦想便实现了……但我仍然记得那时军营中最流行的一首歌谣中的两句……”他饱含深情的演讲,博得了参议员和众议员们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许多国会议员和在收音机、电视机前收听收看的听众与观众都热泪盈眶。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他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西点军校,面对学员进行了他最动人,也是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结束时他说道:“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我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我尽力但徒然地倾听着,渴望听到军号吹奏起床号时那微妙的迷人的旋律……我耳畔回响着,反复地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麦克阿瑟这一席充满激情的演讲,使在场的学员们为之动容而久久不能自控。他们想着“责任、荣誉、国家”这几个字的意义和分量。
一个演讲家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是难以使听众信服的;如果感情不真切,也难以使听众倾心、与之共鸣。李燕杰说得好:“在演讲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真情,才能使人怒;唯真情,才能使人怜;唯真情,才能使人笑;唯真情,才能使人信服。”
●对演讲内容事先保密
1952年9月23日,尼克松在电视上回答媒体对他的诬告,说他把用于办公开支的政治基金用到个人福利上了。此时要求将尼克松从候选人名单上退下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当时,新闻媒介追赶着尼克松的助手,要求回答尼克松“是继续当候选人,还是退出竞选”。尼克松让助手回答,他还没有做出决定,他将在讲话时做出决定。于是,人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看个究竟。观众是看电视政治讲演以来人数最多的。电报、信件、电话的反映之多也是史无前例的。
讲话前,全国大多数报纸,包括共和党的主要报纸刊登了要尼克松退出候选人名单的消息。讲话后,舆论界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出现了偏向尼克松的有利反应,不利的局面一下子就扭转了。
如果讲话的内容提前暴露,观众的人数就会减少,影响不会那么大,尼克松也可能已经被从候选人名单上拉下来了。
1969年,美国掀起了反越战的狂潮,成千上万的反越战争示威者涌进华盛顿。内阁、尼克松的助手以及国会议员的种种对立的意见潮水般涌向尼克松。
尼克松面临两种选择:是撤军还是继续打下去?尼克松准备在这一年11月3日发表电视讲话。白宫新闻办公室挤满了坚持索要讲话稿的记者。但尼克松下令不但不提前发讲话稿,也不得透露任何有关讲话内容的情况。
经过审慎的考虑后,尼克松站在了摄像机前。这次收看他讲话的观众超过了任何一次总统讲话的观众人数。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无数的人聆听着他的声音:“我选择了一项实现和平的计划。我相信它能够成功……”
结果,尼克松获得了可喜的战绩——他的支持率上升了11个百分点,成为盖洛普民意测验开始以来因总统发表一次讲话而支持率上升最多的一次。
对演讲内容保密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但值得注意的是,保密的内容必须是有价值的,否则情形就会相反。
●停顿或沉默——默语的运用
默语是说话中短暂的停顿或沉默,是无声语言的一种。语言表达中需要停顿,在以书面语为形式的写作活动中,标点符号即是起停顿作用的。在演讲谈话中,停顿可以起舒缓语气、增加语言节奏感的作用。停顿有两类,一是自然停顿,即说话时因为换气的缘故而做的停顿;二是为了追求特殊的表达效果而刻意在本来可以不停顿的地方进行停顿,这属于语言艺术的范围,有时候甚至可以在讲话中做适当时间的沉默以发挥语言艺术的特殊魅力。
我们在工作中,例如主持会议、作报告,进行演说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会场秩序混乱,听众交头接耳,开小会,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怎么办?你当然可以把音量放大,将嗓门再抬高八度,去引起听众的注意;有的人还会敲桌子、发脾气,通过高声训斥以平息听众的吵闹喧哗,但这样做未免消极,容易滋生听众的抵触情绪,即使会场暂时安静了,也会在心理上增加人们的反感。再说,声音小一点与大一点反差也不大,不太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较好的办法是暂时的停顿或沉默。
据说日本大正时代著名的雄辩家永井柳太郎成功的秘诀就在这里。当他发现听众中有骚乱、不安或者混乱时,他不是扯开嗓门,而是降低声音,甚至完全沉默下来,只有嘴形仍在翕动,像是喃喃自语,神色也特别神秘庄重。听众听着听着,突然台上没了声音,便立刻引起警觉,以为一定有了什么特别的内容,刹那间,沉默创造了肃静。这种做法,实乃上策,正如19世纪英国作家和思想家卡莱尔所说:“沉默与语言相互配合,能创造产生双重的意境。”
在语言交流中,默语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是欣然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威严的震慑,也可以是心虚的流露;既可以是爽快的默认,也可以是无言的拒绝。因此,默语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任何喝彩,只有那震耳欲聋的深沉的静寂。”这就是默语的最佳传播效能。
在一定的语境中,默语能迅速消除言语传递中的种种障碍。这就像乐队的指挥举起指挥棒,喧闹的会场立即安静,乐队和演奏员立即进入演奏状态一样,使整个现场都将在“沉默中得到控制”。
林肯在一次辩论会中,用默语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使他反败为胜。在他最后一轮演说中,他突然停顿下来,默默地站了几分钟,望着面前那些半是朋友半是旁观者的群众的面孔……然后说道:“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是我自己被选入美国参议院,那是无关紧要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们今天向你们提出的这个重大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任何个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们,”说到这儿,他又停下了,听众们屏息以待,唯恐漏掉了一个字,“即使在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呼吸及燃烧。”
林肯这段话中,两次使用默语来紧扣听众的心弦,为他的演讲语言增添感人的气氛,从而增强了通篇演说的力量,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美国总统里根政治生涯的高峰之一是他在1980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这次演说的高潮是在最后结束之时,里根在快要念完准备好的讲稿时,突然停顿了一下。他环顾了一下台下的听众,接着又把目光投向电视摄像机镜头,大声地说:“我想起了一件事,这本不是我演说的一部分,我不知道该不该说。”说到这里,他又停顿了一下,然后赞美地把美国说成是“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人的避难所。接着他又说:“我承认,我有些不敢提出我的建议,但是我更不敢不提出这一建议。”他的建议就是请所有在场的人同他一起为他将要进行的“征战”默默地祈祷几分钟。于是全场没有一点声音,只有那深沉的寂静。这次演说一举巩固了里根竞选总统的共和党党内基础,为他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增加了砝码。
里根的第一次停顿,是转换话题,由书面演讲走向即兴发挥;第二次停顿,则是欲说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是体现自己的真诚和勇气,二是激发听众心理的求知之欲;第三次沉默,则是虔诚地引导听众一起去“征战”竞选。长达几分钟的沉默,在演说中一般是很少见到的。
默语使用的关键在于根据情景来确定其时间长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如果默语的时间掌握得不恰当,只要稍为放长了那么一丁点儿,听众就可能从这稍长的瞬间觉醒过来,在高潮突然到来以前做了心理准备,那么演说就会平淡无味,起不到默语那种独特的平地惊雷的传播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不分场合和情境而故作高深地滥用默语,否则其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只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或是城府于胸难以捉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