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个好晴天,冬天的阳光,暖暖的,柔柔的,越过了树梢梢,最后落在了兰花花家纸糊的窗户上。
兰花花开始做起了月子。
本来山里人对坐月子也没有放在心上,生了孩子,第二天下地干活是常事。
做月子是马大庆的意思。
女人家生孩子,留下了那么多的血血水水,一定要保养一下身子。
例如一定要喝红糖水,吃鸡蛋,喝老母鸡汤,这样才能把损失的元气补回来。
另外,还要在头上裹一圈儿毛巾,坐完了月子才能取下来,这样头才不会惊风,才不会发晕。
至于有什么道理,谁也说不上道道,反正这是山里人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老规矩。
兰娃娃生孩子的等二天,大丑去寻马大庆。
马大庆正和几个营业员在仓库里面分捡山货,能减价卖的卖掉了。
卖不掉的只有私下的分了,全当工资好了。
马大庆就分了一个铁犁铧,五六个驴笼嘴,还有两个马蹄铁。
这时,大丑来了。
“马主任,快回去,兰花花生了。”
“生了?儿子,闺女?”马大庆大吃一惊。
“嗨,生了个大胖儿子。不过老遭罪了,兰花花送学生们回家的路上,把娃娃生在了村头的稻草垛旁。”
“我的天,这咋得了。”马大庆说着就朝外走。
“马主任,你得了公子,不请客呀?”一个营业员说了一声。
“我的铁梨铧,马蹄铁,不要了,送给你们几个了,卖了以后,你们买喜糖吃好了。”
马大庆有他的打算,他早就揣摩着兰花花坐月子需要钱,而他己经囊中空空。
至于家里,那更是令他绝望,父亲的那个汽水厂,只是个空壳儿,甩都甩不掉。
实在没有办法,他想好了。把他的自行车卖给小卖部的周铁锅,两人已谈好了价格。
马大庆卖了自行车,在路边摊上买了两只老母鸡,又弄了几斤红糖,装在编织袋里就和大丑上了山。
马大庆回到了篱笆院。
院里静悄悄的,就连看门狗黑子,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老兰头正在灶房里做饭,灶膛里燃着劈材,那火旺财的,火舌不断地舔着锅沿,一股股的热气冒出来。
大概香味儿太过于浓郁,黑子卧在锅灶前,不住地摇着小尾巴。
看到马大庆回来了,黑子一下子窜出了门去,在马大庆脚边乱窜乱蹦。
“回来了!”老兰头问。
“是的,爹。”
马大庆扔下编织袋,拎着两袋子红糖就朝堂屋里走。
兰花花正在奶孩子,这是个大胖小子,胖乎乎肥嘟嘟的。
马大庆一看,眼眶湿润了,深深地朝兰花花鞠了一躬,
“老婆,辛苦了。”
这一下,把兰花花逗笑了,
“你个信逑,那边忙完了吗?”
“基本上忙完了。”
马大庆说着,便走去看那儿子,他仿佛在签赏着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心而仔细地看着。
那眉眼,那嘴巴,还有那大耳朵………
“大耳朵的人有福呢!”兰花花说。
马大庆足足观察了半个小时,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天啊,幸好不仿我,没有一丝我的影儿。”
兰花花很奇怪,“没有一丝你的影儿,你还这么高兴,难道孩子是别人的?”
“没有我的影儿,我就放心了。我怕儿子长大以后,如果没有本事,再像我一样丑,以后娶不到老婆,怎么办?”
孩子吃完了奶,砸着小嘴儿,马大庆看了又笑,
“这臭家伙,听到议论他了,不高兴了。”
兰花花给孩子掖了一下被子,马大庆看了一下那长命锁,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这玩意儿多脏啊!对孩子不好,快取下来。
等我以后有钱了,我给他买个崭新的大金链子,就像咱家拴狗的链条那么粗,那么长。”
兰花花就取下了那长命锁,反正婴儿的皮肤那么嫩,脖子上套个硬圈圈,不管是金的,还是银的,估计都烙的不舒服。
马大庆说着,便找了个大海碗,给兰花花沏了一碗红糖水,只是那红糖放多了,足足有小半碗。
“这几天老喝红糖水,喝的我都想吐了。”兰花花说。
“红糖好啊,益气补血,是做月子的必备材料。”
两人还想到了给孩子起名字,马大庆憋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那,就叫草垛儿吧,起个贱名,孩子好生养。”兰花花说。
正在这时,听到黑子叫了两声,马大庆隔着窗户看去。
只见桂花嫂挎着一个竹篮进来了。
马大庆知道,这是送月米的来了。
大山里不但有千年的树木,也有千年的老规矩。
谁家的媳妇,女儿生了小孩子,亲戚朋友们便去送月米。
一般的是十来个鸡蛋,上面是麻花,麻花松散,放在筐里旋堆儿。
送油条的就很少,油条不旋堆儿,又重,价钱又比麻花贵了五毛钱,只有实在的亲戚才送。
桂花嫂是第一个来送月米的,这令兰花花有点纳闷。
兰花花家住在旮旯村的西南角,而桂花嫂,住在旮旯村的东北角。
两家八不挨九不连的,很少走动。
老兰头也出来了,迎着桂花嫂,慌的又是搬凳儿,又是沏红糖水。
桂花嫂喝了一碗红糖水,便坐在兰花花的床头看孩子,她不住地夸着孩子太俊了,俊的就像兰花花。
夸完了孩子,两人便唠嗑儿,唠那山里的庄稼,唠桂花嫂的丈夫刚子。
刚子是个瓦匠,领着村里的十来个弟兄出外打拼,一年也不来个信儿。
未了,桂花嫂才聊到了孩子,她的孩子小六子是兰花花的学生。
小六子在班里成绩是秃子摘帽,头一明(名)。
想到大丑的儿子,考上了师范,大丑一家人就牛的上了天。
桂花嫂也想着,小六子聪明,成绩又好,也能一飞冲天,说不定比小石头考的学校还要好。
…………
门外又想起了狗叫声,隔着窗户看过去,是大丑的老婆,梨花挎着竹筐进来了。
桂花嫂连忙给孩子塞了一个红纸包包,扭身就走。
老兰头负责收礼物,他掀开了桂花嫂的红纸盖儿,见下面是压的实实在在的油条,还有二十几个鸡蛋。
礼物留一半儿,这也是大山里的规矩,老兰头只留了几个鸡蛋,两根油条。
桂花嫂不乐意了,自己拿着东西朝筐外放,
“这是特意给兰花花准备的,就不拿回去了。”
两人正争执着,梨花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