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狂齐 > 第十七章 有了活思想

第十七章 有了活思想(1 / 1)

高演最初并没有篡位之心。

高洋生前的预判。

也只是他的一种怀疑和猜测、

也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所反的罪孽的惶恐和担忧。

是安全感极度缺失的一个外在体现。

事实上,高演对哥哥一直忠心耿耿。

高洋酗酒成瘾,胡闹成性,高寅也曾多次劝说。

“陛下,建国初期,应戒掉那些坏毛病,给国人做个表率。”

高洋不以为然,过来宽慰他,说。

“担有汝在,吾何为不众乐?”我之所以这样做,正因为凡事都有你来帮我,你办事我放心,我当然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享受喽。

听听高洋说的这是人话吗?。

高演成于正数,“韬断贤尽其揽。”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

高洋对此非常满意,将高演任命为三省尚书令,面对哥哥这样的回答。

高演苦笑不得,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尽的磕头谢恩。

“陛下天恩浩荡,微臣感激涕零。”

高洋一时酒性全无,又见弟弟情真意切,心升恻隐,将酒杯一扣,说。

“弟乃嫌兄饮酒,吾后不饮可否?若再饮便降罪乎”你不就是嫌我喝酒吗,我不喝了还不行吗。

为了表示决心,高洋还让人把所有的酒杯酒具全拿出来,当着高演的面给砸了。

说归说,闹归闹,别拿戒酒开玩笑

这样的事高洋也不是没干过。

之前他也答应过母亲不再喝酒,后来还是照饮不误。

因为酒瘾上来,根本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接着没几天。

高洋又开始喝上了。

而且这回喝的更狠,只不过他传入了地下模式,偷偷摸摸的喝,不当着高演的面了。

有一次高洋酒瘾犯了,躲在一个贵戚家中喝酒,边喝,边欣赏,大力士的摔跤斗兽表演,让刘桃之穿上重甲,拿上一杆长槊,和猛兽在角斗场里较量。

正晕晕乎乎的进入佳境,忽然将士来报。

“陛下,皇弟来之,何乎?”

高洋慌忙的让人撤去觥筹,打着酒嗝,呼着酒气,脸红脖子粗的假装在一旁谈天说地,大着舌头说。

“兄弟来了,哥哥未曾饮酒,不必监之。”

见哥哥不改,高洋想再次劝谏,被其弟常广王一把拦住,说。

“哥,你别去了,会惹上麻烦的,他爱喝就让他喝,他要是不幸喝死了,皇位自然就落到你的手里了。”

高演执意不听,反驳道。

“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这要是传到高洋的耳中,恐命不保矣。”

并坚持进宫劝说,还把高洋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喝酒之事,给抖搂了出来。

高洋被约束的受不了,动了怒,大声吼着。

“你想让寡人像尧舜禹一样吗?治天下,而不图享乐,操劳一生,居茅屋喝菜汤,最后连腿上的毛都磨光了。”

高洋让高演站在自己的前面,用刀抵着他的肚子,扬言要杀了他,说。

“你非要挑我的毛病,汝就没一点毛病乎?我今天就让你好看。”

高演平时为人严正,得罪过不少人,高洋把这些人通通找来,“临以白刃,求言之短。”

把磨得锋利无比的钢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并强行让他们说出高演的过错,以收集证据,好治高演的罪。

这些人虽然都吃过高演的亏,却都是错在自己罪有应得,磨了大半天,愣是挑不出高演半点毛病。

高洋心里不是滋味,又不能无故降罪于高演,赶紧打圆场,说。

“皇弟为人正直,令百官钦佩,乃帝国之榜样,当以嘉奖。”

就这样,高洋赏了他200匹绸缎作为奖励。

高演也是牛脾气,躲过一劫还不死心,依然梗着脖子,劝谏,话不投机,还和高洋争执起来。

“哥,你虽贵为皇帝,听为弟一句劝,无论是做君,还是做将,都要像霸王一样,气能盖世,力能拔山,手里一杆长枪策马平天下,像你这样对得起父亲吗。”

高洋喝断片了,大舌头都出来了,骂道。

打了个酒嗝“毛头小子,寡人乃不如那项羽小儿也?莫非寡人像他一样丢了江山,才称英雄乎?”

说完。

高洋劈头盖脸的就给了高演一顿鞭子,边打边骂。

“让你管我喝酒,打死你丫的。”

挨完鞭子的高演,伤心欲绝,开始绝食抗议,每天跪在邺宫外,以死来劝谏,终于惊动了后宫。

娄太后,心疼儿子,找到高洋又哭又闹,没效果就上吊。

见到母亲又哭,又闹,高洋慌了手脚,答应母亲绝对对人再动鞭子。

第二天。

便亲自跑去高演的家里,劝他吃点饭,别饿坏了身体,有什么事好商量。

高演对于哥哥早已经失望透顶,面对关怀,侧身躺在床上一句话都不说,也不吃饭。

两头难,实在没办法了,高洋找来高演的亲信,王曦,让他务必劝劝自己的主子。

打蛇打七寸,王曦知道什么话能让高演听进去,说。

“你绝食,让太后心疼不算,还跟着你不吃饭,你不在乎自己,难道还不在乎太后吗,身子骨也不比年轻人了。”

话还没有说完。

高演便强坐而起,挣扎着进食了。

高演打定主意,不在劝谏,哥哥爱死爱活,爱咋滴就咋滴吧。

没有了兄弟的寡照,高洋喝酒更加没了顾忌,好几次光着腚,沿街耍流氓追妇女,醉倒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

高演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将宫殿里所有的酒器都砸了个稀巴烂。

耽误皇帝喝酒哪能行,酒比高洋的亲人还亲。

高洋发了狠,借着酒劲,让两名虎背熊腰的力士,将高演的双手反碱着按在地上,抡起一把烧红的铁杠子,往死里打。

打着打着,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或许是高洋用力过猛,血液循环加剧,酒劲顺势冲上了头,抡棒之际,铁杠子偏离了中心,正巧打在自己的上额,一下子晕了过去,怎么都爬不起来了。

高演这才有幸逃过一劫,没被打死。

高寅即位之后。

叔叔高演肩负着保驾护航的重任,加之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娄太后的偏心和偏爱,高演的地位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在高寅守孝的特殊时期,为了不耽误工作,娄太后专门下诏,让她这个最喜欢的儿子“住度东宫,凡大臣起奏事项皆需高演过目。”

如此以来,高演便成为北齐帝国实际意义上的掌门人。

杨铵察觉不妙,便请太后李祖娥站出来施以压力。

李太后深知自己是女流之辈,对于皇家的事,不便过多干政,于是请来自己的四哥,李存稷,十六国成汉王朝,成汉哀帝李班的第四子,时任西魏成都王。

李存稷得知外甥的皇位被人觊觎,便不辞辛苦,派大军从成都奔赴而来,兵临城下之后,并放话说。

“莫为李家无人,我父也乃帝后,限高演三日搬出东宫,否者半日之内,我便率军攻进城中,亲擒贼演母子以杀之。”

高演被逼的没办法!搬出东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彻底断绝了与宫中的交集。

无官一身轻,高演不在乎,搁不住有人起哄架秧“政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官场上很多事,就是这样给整出来的!

“雄鸟离巢,必有探卵之患。”勇猛的大鸟,一旦离开自己的巢穴,鸟蛋就会有被人偷走的危险。

言下之意是高演决不能离开皇宫,否者就会被人抄了后路,以后很难再有一番作为。

中山太守,杨修芝得知高演搬离了东宫,前来拜会,却不料吃了闭门羹。

杨修芝正准起身备离去,便遇见王曦,为此叹息道。

“周公早读百卷书,夜见70士,有恐不足尔。”过去周公早上起来要读一百篇文章,晚上要会见70位客人,都还嫌不够,高演谁都不见,是怕人说三道四,有意避嫌吗?

事关主子的尊严,也关乎自己的前程,王曦不能在袖手旁观,于是开始做高演的思想工作。

怂恿别人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刺激他的尊严,激发他的血性,让他瞬间失去理智,毫不犹豫为了面子而大打出手。

二是,激发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对方飘飘然,产生使命必达的心理暗示,从而主动的铤而走险。

王曦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说。

“常山王,您乃贤明之人,小臣猜主公一定不想寄人篱下,皇帝年幼,身边没几个治世能臣,主公不如趁现在为自己以谋天下兮。”

高演不为所动,反劝说王曦。“皇上现清理政务,宽恕人和朝气蓬勃,方乃为臣者之幸,所没必须勾心斗角。

见高演不为所动,王曦话风一转,开始从侧面进攻,说,“先帝高洋在世,还知道派个心腹看着皇帝,现在皇帝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若外姓夺权,高家王朝岂能长久矣。”

王曦如此一说,便悄悄改变了话题的兴致,不是劝高演自己专权,而是不想让高家的大权落榜。

矛盾的焦点,已不在是针对皇帝高寅。

而是直指高演的对手,以杨铵为首的野心家们。

不得不承认,王曦是个厉害的说客,一件原本十分龌龊的事,让王曦这么一整还挺高尚,同时也带着点悲催。

王曦直点一个要害,那就是中央的胡汉矛盾。

至西晋的八王之乱后,胡汉矛盾日渐明朗化,北魏时拓跋宏虽然大肆进行改革,也只是取长补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此时高氏家族已高度胡华,对汉人存有戒备之心,便可随意屠戮。

高演听完,默然良久,询问王曦。

“那我该怎么办呢,是攻其不备,还是坚守不出?”

王曦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了个典故来点播他,以极言其建议的可能性。

“周公帮成王摄政七年,之后父子明替,为陛下虑之”周公当年抱着年幼的周成王摄政,七年之后才归正统,陛下不妨考虑考虑。

高演大摇其头,说。

“小臣莫不敢与周公相比。”

王曦不以为意,诚恳的说。

“以殿下现在的声望和地位,您想不做周公都不行,朝堂上下唯殿下方不可政。”

最新小说: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这个暴君,我养的!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天空中一朵云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皇叔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