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汉匠 > 第十章 初步规划(二)

第十章 初步规划(二)(1 / 1)

开春后的农忙进入尾声,村儿里不少农人已稍有闲暇,里正唐豕便召集全村每家每户,出人出钱粮建砖瓦窑,年底可按出钱粮多寡分红利。

学堂潘先生说这便是共同富裕,颇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味。

砖瓦窑按照先生设计的样式建造,建窑的红砖本是唐八爷准备盖新宅子用的,开春时节附近买不到砖,只好与唐八爷商量后先拿来用,待日后再加利偿还便是。

村民们皆感到非常奇怪,潘先生怎么会砌砖营造?先指挥几个村民,按照先生手中图纸在地上撒白灰线,挖基坑。

再安排村民,把用水泡透消散的熟石灰,与河砂黄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均匀后砌墙基,说是如此制出的砂浆不需用糯米浆、更无须红糖果汁之物,砌砖石更结实。

拌合砂浆时也不避人,有人探问,还详加解说一番。村里几个几个前来干活的泥瓦匠,大多把这比例记住了,日后建房修筑因此省下了不少糯米、红糖。

起墙时,什么一顺一丁、三顺一丁,砌砖错缝、灰浆饱满,说的一套一套,宛如多年的老师傅。

便是村中的老泥瓦匠唐鳅儿听了,亦是佩服不已,甘愿听先生指挥打下手。村民们禁不住相互打问,读书人是什么都会么?

砖瓦窑建好了,窑上的措置,村民们大多见过或是听说过,然三丈多高的烟筒,村民们却是搞不明白,烟筒为什么要建如此之高,岂不浪费砖吗?

砖窑建成不到一个月,便开始出砖了,村民们到后山打柴草的距离也逐渐变得更远了。村里烧砖,每家每天皆须提供一捆柴草,附近暂时无人知道哪里有石炭。

潘阳原计划用黄土和石灰,烧出一些原始的水泥来。但是没有煤炭,砖窑的温度达不到,一切都作空想。

烧砖需要的泥土,挖掘池塘时就留出未曾抛弃,后续肯定不敷使用,所需泥土,直接在绕村小溪的沟边沟底挖取,这是潘阳早已规划好的方案,如此还可以加深加宽小溪。

后续还需要泥土,便到后山坡上取,那里有几条不大的小溪流,取土时,将水流改向,挖深挖宽水沟,把其他几条小溪的流水也引入绕村小溪。

挖沟扩大水流的事情迟早要做,唐村公家只要肯拿出粮食来,村里可以干体力活的男女劳动力却是不缺的。

后山坡流下来的山溪水,原先基本上是自东向西最终流入村西边的淇水。经过全村人一个冬春的疏浚改造,河流的总体方向未曾改变,许多地方的岸坡已被取直甚或加固,多处的沟渠被加宽加深,整个沟渠的走势形状,已经被改变的圆润通畅了许多。

直接效果便是今年的春季的桃花汛,比往年温驯了很多。许多年以后,村里还有人学着潘先生的模样,拿竹竿探测完沟底的水深后,指挥劳力疏浚沟渠。

池塘上游的入水口和下游出水口,潘阳设计了两座砖石结构的圆形箭塔,高约两丈,内分三层。

塔顶设计为垛口式,加盖遮雨棚,可以安排人在顶端瞭望和防守。中层可住人歇息、生活,一周有六个射箭孔,也可以对外射箭防御。下层放杂物,设置有厚实的外开门,万一建塔底部受到攻击,还可以关门防御。

这两座箭塔,建造所需的钱粮,由村中的公产中出。

潘阳规划的作坊和店面,全都设立在溪水的北岸。所有店面、作坊的北墙一律是夹心墙,内外砌砖中心加黄黏土夯实,底宽六尺,顶宽两尺。墙顶高不得低于一丈三尺。

据屋内地面一丈处开窗。外窗孔长三尺高两尺,该尺寸不得私自修改。其余三面墙以及之内布局,视各家作坊主的财力自择。

跨溪建桥处相邻两作坊间,务必留空五步,备做通行道路。村前跨溪的桥梁只有四座,大池塘两端各设两座,出入村庄的通道要严格控制数量。

其他相邻作坊之间留空不许超过三尺,允许以一墙相隔。如此,两个相邻的作坊还可以省下一道筑墙的成本。

潘阳仅仅对所有作坊、店面临河的北墙,以及作坊之间相互的距离做了严格的要求。

其他三面墙的做法,如门窗的开留,上梁架檩铺瓦面等等,一切都由村民们按照原来的规矩去做,他也不再做详细规定。

除了新开设的文具作坊,其他作坊在村中多年前就已经是各家的产业,只是规模太小,不成气候。

如今有了潘阳的规划,有了统一建造的标准,不少作坊主都在琢磨着如何将河边唐家的土地盘下,兴建作坊扩大产业。

潘先生说了,如今的世道,做啥都有人买。不怕卖不掉,只怕做不出。潘先生有上古陶朱公的本事,不会乱说。

这沿河两边的土地,大都属于唐家公产,唐家对外放风,只租不卖,租地兴建的作坊可抵地租若干年。

建安五年的唐村很热闹,砖瓦窑日夜不停的在烧着,窑上的人工一律是各家轮流派出来的富裕劳力。

除了做土坯,看窑火,搬砖,便是上山砍柴草,砖瓦窑烧柴草实在太快了,窑上做工的人一旦忙起来,就没有个日夜,但是可以吃饱肚子,还能赚到些许粮米回家,却是极为值得。

为了能上窑,村民们的争吵天天不断,直差打破头了。

建作坊做工,不是每个人都会砌砖或做木匠,但小工总是需要的,运气好的,总是能吃饱一天的饭,再赚到些粮米拿回家。

时光荏苒,转眼农人们已忙完了秋收,眼见得环村的小河边,一家家的作坊,便参差不齐地立了起来,因不曾同时完工,便是豁豁丫丫不甚整齐。

也有大片的空地没有砌墙盖作坊,许是地块未能出租,或许是店家、坊主家钱不凑手。亦有夏天太忙,须等到冬天才得空起大屋。各种没有盖好作坊的理由不一而足,亦不为人道哉。

这个冬天,唐村的农人们闲不下来了。建作坊、烧砖窑、进山伐竹木。几个已建好的作坊,除了固定的长工,临时短工也不少用。

全村到处都需要人。就连妇女也有事儿做了。

建好了缫丝作坊的唐老蔫儿,正在四处招收愿意缫丝的农妇们,去他的作坊里做工。每日的钱粮许给的不少,除了一天两顿管饱外,每日还给半斤粟米。

缫丝,有几个农家女人不会?去应招的妇人不少。但好像可以留下做工的并不是很多。

听说贪心的唐老蔫儿,出了高出市价半成的价,把周边几个村儿的蚕茧都收来了,做好的生丝入冬以后,可能会卖到外地去挣大钱。

据说是潘先生给赞划的主意,唐老蔫儿这是要发财喽!

紧挨着缫丝作坊的纺织作坊还没有盖顶,把唐六爷的儿子唐宝急得天天骂人,眼见在木器作坊那里定的几十架纺织机已经做好,纺织的女工唐家都已经谈妥了,但做泥瓦匠的唐蛤蟆确是在入秋的时候大病了一场,连带着几个儿子和一帮徒弟,都无法好好做活儿。

工场内少了领头的人,活路自然便进度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作坊的建造这一耽误便是一个多月,唐宝只气得七窍生烟也无可奈何。

最新小说: 我真不想当老大 魅皇腹黑:独宠重生九小姐 撩国 邪王驾到:弃妃宠上天 大贤梁师 凤本天成 炮灰逆袭手卷 美人兮,冷王的孽宠 情锁花心小无赖 穿越重生之狗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