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如雷贯耳,那是上了新中国课本的,周赫煊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一时间没法认出来而已。直到现在,周赫煊每年都还在捐款资助留学,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资助过童第周。
童第周连连说:“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发表了几篇论文而已。”
周赫煊问:“你在李庄有什么困难吗?”
童第周说:“一切都好,只是实验设备奇缺,没法做比较深层次的研究。”
周赫煊道:“你需要什么就列个单子出来,我尽量帮忙购买。”
“多谢周先生。”童第周本想客气,但现在条件太困难,只能接受周赫煊的好意。
周赫煊在李庄足足逗留了一个星期,走的时候身上多出好几张物资名单,都是各个机构所需要的东西。有些他没法搞到手,但大部分是可以满足的。
等回到重庆,周赫煊立即着手购买。同时,他还托龙三公子的关系,给西南联大也送了一批物资过去,接着又写信询问其他几所大学想要点什么。
反正国内工厂赚的钱都要变成废纸,还不如早点花干净,这导致他的名字出现在后世各种学者的回忆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