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过几个月试着在滩涂种一些棉花。”
谢慎闻言大喜。
有道是“枣芽发种棉花”,棉花种植多在四五月间,收获多在九十月份。
现在距离棉花种植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倒是可以先提前打听准备好。
“这件事就劳烦丕贤弟了。”
谢丕肯出面,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谢慎又转而望向王守文,期望他表表态。
王守文被谢慎看的有些发毛,咳嗽一声道:“慎贤弟啊,这件事一个人去问就行了,去的人多了反倒是容易出乱子。不过愚兄答应你,若是沿海滩涂真的能种植棉花,我王家一定会出力!”
谢慎朝他翻了一记白眼,这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嘛。
也不怪谢慎心急,这可是他抛开诗文有心经营的第一件事。
之前的书坊自不必提,谢慎靠写《石头记》赚的盆满钵满进而入股书坊。
茶叶生意乍一看和诗文没什么关系,实则是谢慎利用诗文把余姚仙茗打出了知名度。所以归根到底这也算是靠诗文出头的。
而这次如果真能在滩涂种出高产棉花,那可是谢慎头一回甩开诗文大展拳脚。
与贩卖茶叶,经营书坊不同,种植棉花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长远的,而且是几何式增长的。一两个月可能什么也收获不了,但时间长了,三五年间就能让谢慎暴富。
谢慎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只有没了后顾之忧,将来才能在政坛大展拳脚。
在大明朝盐业自然是暴利,但这个要和朝廷打交道混盐引。看宁员外就知道了,前任盐运使倒台他也差点跟着栽了跟头。
这个行业实在有太多的潜规则,太脏太污,在有自保能力之前谢慎却是不想涉足的。
与贩盐相比种植棉花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假使他真的能把“百无一用”的滩涂变废为宝,那将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也许东南沿海的滩涂上都将开始种植棉花,原有的种植棉花的农田将彻底得到解放!
这对朝廷自然是大功一件,也许弘治天子会亲自下诏嘉奖谢慎。
和趋利避害的商贾相比,谢慎这般重视百姓疾苦,简直就是读书人的楷模啊。
王守文拍了拍谢慎的肩膀,笑声道:“慎贤弟,你别笑了,再笑就笑傻了。”
谢慎咳嗽了一声,直是好不尴尬。
“让守文兄见笑了。”
三人走到一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