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胜拿准了他们没有把这俩样东西放在身上,从一开始让李祖荣说的话,和自己说的话,就是拿这句话来说事。
“休书还有断亲书我现在确实拿不出来,你们会随身把这两样东西携带吗?
只要你们稍等片刻,这两份文书自然会被我大哥带来。”
“那谁知道是不是你为了骗我们,伪造出来的呢?”
李永胜继续反驳,围观的群众有些也觉得颇有道理,有些觉得李慧雯讲的有理。
“既然这样,那不如我们一起上县衙?这两份文书县衙可是有记录的。”
“这里离县衙那么远,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把我们带过去之后,偷偷给我们下药弄死我们?”
李永胜还没有开口,李祖荣却脱口而出。
李慧雯听李祖荣这样一说,不禁想笑,于是说:“我这店铺还在这里呢,现在那么多乡亲在这里看热闹,就算到了县衙我把你们谋害了。那你觉得我脱得了关系吗?衙门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是我们干的,我还没有那么蠢呢。
你们既然说我们的文书是伪造的,又不肯跟我们一起去县衙?那就这样吧,我们找几个乡亲还有镇长大人跟着一起去县衙总可以了吧?
你们不相信我们,那镇长总应该相信了吧?”
“谁知道镇长是不是跟你们串通...”一起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永胜赶紧捂住了李祖荣的嘴。
刚刚他就来不及捂住他的嘴了,搞得现在骑虎难下。现在又没有拦住他的嘴,幸好镇长大人不在这里。
“谁说本镇长串通什么?”
人群中,突然一个声音响起,把李永胜吓得一个激灵。他爹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现在自己该怎么圆回来呢?
“呵呵呵...镇长您听错了。”
“是吗?本镇长听错了吗?那好吧,既然这样。我刚刚也听了围观看了好一会了,等这小丫头的大哥拿了文书之后,我与你们去一趟县衙吧。
你们还有谁想一起去县衙的?到时候在衙门得出了结果也好给镇上的乡亲知道,免费有些人冤枉别人。”
镇长说完,用眼神扫视了一圈围观的群众。
“我...”
“我也去!”
“还有我,我也去!”
围观的人群中有好几位都要一起去,并且在乡亲的证明下,这几个人都和李氏小吃铺的人不认识。
这才和他们一起去县衙,李永胜本来不想去的,毕竟李慧雯说的都是真实的情况。
李永胜在去县衙的路上,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到了县衙应该如何应对。
到县衙之后,镇长让衙差禀报,有案件需要县令主审。
到了公堂之上,由于秦泽茂的暗卫提前和县令打好招呼,县令大人并没有为难李慧雯他们。
“堂下何人?有何事需要上公堂?”
“回禀大人,下官乃是杏林镇的镇长,今日新这两家人在大街上有所争执。
根据下官的了解,这家人因为一些原因,给了这几位祖孙休书和断亲书。
如今祖孙几人在杏林镇上开了一间店铺,这家人就跑过来认亲,并且不承认自己有给过休书还有断亲书。
听闻祖孙几人早已经拿休书和断亲书来了衙门留底,所以前来公堂对证。”
“原来如此,师爷速去查证此事是否有在县衙留下文书证件复底?”
“是,大人!”
师爷从他坐的位置上,站起来领命,随后问刘美菊讨要文书,好回去查探一下记录。
等师爷回去查完后回来禀告,此事确实在衙门留有复件,也已经记录在案。
李永胜在路上想的诸多借口都没有用到,县令大人听师爷说,李慧雯他们的文书却有其事。
一口就断案了,“既然,你们已经给了他们休妻和断亲文书,并且还已经在衙门记录在案,那么你们今后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李祖荣你们不得再去打扰刘美菊祖孙的安宁,若是让本大人知晓,抓到衙门打十大板子。且关押大牢半个月。
退堂吧!”
就这样,一行人返回镇上,去旁听的人回来就和乡里乡亲讲了这件事,李祖荣几人因为被人识破之后。
脸皮也没有厚到可以接受周围众人的指指点点,回到李家村后,李永胜大骂李祖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如果不是他,今天也不可能去县衙,说不定连刘美菊他们的店铺都能搞到手中,如今却被警告不能再去找他们麻烦。
发现一次就要受刑,李祖荣被李永胜说话的态度给激怒了,两人大吵一架。
这件事情好了一段落,李慧雯的店铺也慢慢走上正轨,有了李氏小吃铺和新如意饭店的收入。
李慧雯打算先送李荣清三兄弟去学院读书,镇上有一个私塾。
据说这私塾里的夫子不管学生家境如何,只注重学生的品行以及是不是读书的料。
若是读书的人才,就算他没有钱,夫子都会教。若是不是读书的料,人品还不行,就算是皇亲国戚都不会教。
听说这位夫子教出不少状元之才,不少人过来踏破门槛,可是夫子收的学生少之又少。
李慧雯打算带李荣清三兄弟一起去这间私塾,看看能不能入的夫子的眼。
李荣虎一听说要送他们去上学,就头疼,他最大的愿望并不是读书。他觉得送他去读书,还不如送他去学武,学成之后就能像那些大侠一样,行侠仗义,游荡江湖。
李慧雯听李荣虎想去学武功,不想读书就说他:“三哥,你如果想要学武功,那你肯定得读书识字,你才能理解武功秘籍里的话不是?
如果你连字都不认识,你怎么去练武呢?还有你想要行侠仗义,你也得识字吧,万一你不识字被坏人陷害了怎么办?
我又不奢望你和大哥二哥能够考取功名,但是我也希望你们能够读书识字,将来可以不被别人坑害。”
李荣虎听后只能撇撇嘴,却又觉得李慧雯讲的很有道理,勉强的同意了跟着李荣清和李荣文去私塾读书。
李慧雯带着兄弟三人来了私塾门口,却发现来这间私塾求入学的人实在太多了,队伍排了一个大长龙。
李慧雯他们来的晚,只能往后面排,而他们之后还有人络绎不绝的过来。
排了差不多四个时辰才轮到他们三兄弟,每个人进去见过夫子的时候,夫子都会问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平时李慧雯也会再家里教他们与他们讨论,没有想到夫子问的正是李慧雯讲过其中的一个问题。
兄弟三人的回答都让夫子十分满意,直接让三人第二天准备文房四宝,收拾东西准备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