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晋心意已决,裴休不由得默然。
论说谋略,蜀王多年忍辱负重,韬光养晦。表面看上去是众皇子中最不出风头的一个,其实却是最为能隐忍有野心的。
论说胆识,五年前朝廷东征高丽,蜀王统领十万大军,身先士卒,只用了三个月便打得高丽投降归顺为藩国,能创下此等斐然功绩,也绝不是平庸之辈。
可即便蜀王如此优秀,却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太过于专治,且无容人之度。
裴休在心底叹了口气,只好退而求其次,“殿下若执意要杀高阳,臣无异议,但是在那之前,还请殿下能准许臣去见高阳一面。”
李晋看他一眼,“你是要查他从何处得知的秘密?”
裴休道,“是。”
“那你便去吧。”李晋摆了摆手。裴休既然主动提出要为自己做事,他自然没有拒绝之理。
裴休起身,拱手一礼,转身准备退下。
“等一等。”李晋此时却忽然改变主意,出言喊住了他。
……
……
在李晋的身上,藏着一个秘密。
一个关于童年还有总是站在他身后的那些和尚们的秘密。
李晋生于二月。
他下生那天,久病的二哥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年仅四岁。
人们都说二月生的孩子克父母亲人,不能留在身边。
所以李晋下生仅三天,便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永平帝送去了国清寺,交由定光禅师抚养。
寺庙。和尚。
这两个词便也成了李晋生命最初对于世界的全部认知。
因为女人不能住在寺庙的缘故,所以只有白日里才有奶妈来给襁褓中的李晋喂奶。
若到了晚上,就只能由定光禅师喂些预备好的羊奶充饥了。
李晋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跌跌撞撞成长起来,开口学会的第一个词不是父王或母妃,而是“师父”。
因为他生日的特殊,并没有人告诉过他他的真正身份。
人们相信,只有在孩子完全不知父母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保住父母性命不受孩子相克。
所以定光禅师对外称李晋是自己下山讲经时在路边捡到的野孩子,不知生身父母。
这个说法合理骗过了所有人,自然也骗过了年幼的李晋。
在他看来,寺庙中的清苦生活才是生命的本质,至于那些逢年过节就有“好心人”捐赠给他的绫罗绸缎和精美食点,只能算是他干涸人生中偶然洒落的水花,即便是在阳光下开出了熠熠彩虹,也不过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罢了。
李晋就这样在远离皇宫的地方如杂草般肆意生长着,和附近农民家的孩子玩到一处,每日穿梭在山野间,力竭而归,快乐不知忧愁。
然而毕竟龙子,即便生在池塘,也终究无法变成一条真正的鱼。
年幼时尚可隐藏,可随着李晋年纪的增长,不时冒出来的端倪到底还是让他对自己的身世起了疑心。
于是在十岁的这年上元节前,李晋多生了一份心思,事先躲在定光禅师房内衣柜里偷听,在定光与“香客”的谈话中总算将来龙去脉彻底弄了个一清二楚。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李晋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
既喜又悲,仿佛忽然漂浮在了云端,却又被一道接一道劈下的天雷伤得体无完肤。
李晋躺在衣柜中一声不吭的流眼泪。
他恨这些“香客”,恨远在长安城中的皇帝皇后,更恨说他是孤儿的定光禅师。
他恨的只想现在就冲出去,将房中的人全部砍死,然后一个人远走高飞,去一个谁也找不见的地方了此余生。
李晋就在这样滔天的恨意和泪水中昏沉睡去了。
睡梦中他似乎听见定光禅师送走那些“香客”的声音,他嘱咐他们回去一定请多多劝说太子,尽快接已满了十岁的小郡王回长安。
正在梦中犹豫,李晋又感觉到衣柜的门似乎被拉开了。一双粗糙的大掌抚过他的额头叹息着说了句什么,而后便将他从衣柜里抱出,走了一段路,轻放在床榻上。又为他脱去鞋袜外杉,盖上了棉被。
第二日李晋醒来,世界又恢复了往常。
他表现得如同不曾躲在过衣柜偷听般稀疏平常,定光禅师也如同不知他曾躲在衣柜中偷听般一如既往。
可到底还是有什么不一样了。
比如他开始暴躁易怒,开始憎恨贫苦,开始猜忌所有人,也开始慕强。
他知道国清寺里有十二名绝世的武林高手,他们的皮肤像铜铁般坚硬,刀枪不入,当今世上极少有人可与其匹敌。
之前他不以为意,可现在他觉得,若这十二个人能来给自己做护卫,那么将来等他回到长安,便不需担心会有谁来陷害他了。
可惜,这十二人却只听命于定光禅师一人,而李晋不相信定光。他知道,即使他对师父表示希望他们日后能为自己所用,定光禅师也绝不会同意。
所以李晋便将这想法压下了没说,继续伪装着平静,等待时间匆匆流过。
转眼又是三年。
这一年李晋十三岁,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改元永平,大赦天下。
定光禅师也再一次上奏,恳求皇帝召三皇子李晋回长安,给他身为一个皇子应有的权利和荣誉。
这一次,皇帝没有再拒绝。
宣旨的诏书很快便下达到了国清寺。大抵也是觉得心怀愧疚,在圣旨中,皇帝便宣布封年仅十一岁的李晋为蜀王,并命信安侯裴钦亲自率领万余人马来接蜀王回长安,排场绵延十里,一路排到国清寺所在山脚下。
可李晋并不满意,而且忧心忡忡。
他即将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实在怕自己在新的环境里无力自保,受人欺负。
想到这里,李晋不由得又开始打起了国清寺里那十二个高手的主意。
可他却又不想和定光商讨,怕会遭到拒绝。
思来想去,李晋想出了一个计策,这计策后来也成了他此生犯下的最大错误。
他杀了定光禅师。
十三岁的少年杀人,说到底还是有几分不熟练。
他第一刀捅下去时,定光并未毙命,而是捂着伤口向他走来,以慈悲的目光望着他,似乎有话要说。
李晋又急又怕,正预备要逃,却正撞上前来找他的裴钦。
裴钦一看便明白了缘由。他知定光禅师德高望重,在民间素有威望,若是此事传出,只怕对三皇子不利。
思及自己毕竟是此次奉命接三皇子回长安的统领,事关前途,裴钦当即决定帮助李晋杀掉定光,并将其伪装成一场刺杀,让众人以为是定光禅师替李晋挡刀,才死于非命。
有了裴钦的帮助,事情就顺利多了。
那沾了血的刀子这一次精准无误的捅进了定光的胸膛。
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裴钦只那么轻轻一推,老和尚便向后直直仰倒下去,跌入进了汩汩血泊之中。
那之后几天里裴钦忙着追查“凶手”,李晋则伪造了一份定光的“遗嘱”,命国清寺十二位武林高手跟他下山,相护左右,永不得背叛或离开。
一切终于得偿所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