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章 人心思涨(2 / 4)

其他国家收田赋,都是直接收粮。但粮食的运输和存贮不便,有些农户还住在远郊,收起来特别麻烦。

爻国的经济发达,自己又握着几座大银矿,所以很早就实行田赋折银,也就是民户的田赋折成现银上交就行了。官方收到银子,需要什么再去买什么,绢丝、粮食、武器……

虽说这种做法大大简化了中间环节,官方和民户两头都得了方便,却也衍生出一个问题:官方直接收上来的不是粮食。

要粮,就得再拿银子去专门的粮商和地主那里收购。往年,这个链条是很顺畅的。

当然爻国也有公田,但数量有限,种出来的粮食不会流通市场,不会端上普通人的餐桌。

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现在公仓里的粮食也不够了!

别忘了,秋天是公仓换粮的时节。按规定,它们得一边卖陈粮,一边买新粮。

但既然说到“按规定”,那结果多半就是不守规定。

公仓里的粮食多半早一步被卖,以免新粮上市的时候被压价。这中间的利润去了哪里,贺灵川当然一清二楚——

他就是参与者之一。

但这不会体现在报表上。根据爻王廷手里的报告,公仓中的粮食数量几乎没什么变化,所以爻王倒也不慌。

直到各地纷纷来报,地头收不上粮,爻王廷才觉出不对出劲儿。明明是丰收的季节,为什么库仓收不到粮食?

查!

这一查,咦,有些势力大批量购粮,买得又多又猛,简直就像无底洞。粮商和地主刚从农人手里收取粮食,转头就加价卖给了这些势力。

官方慢了不止一步。

等各地官方出价,对不起,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收不上多少。

其实这事儿还得怪爻王自己。从前爻国收粮,都是提前半年向粮行和粮商定一个底数儿,价格和数量固定,称“底粮”。丰收季节一到,粮商粮行要先按协定向官方交足底粮,多余的粮食才能拿去市面上售卖。

这么做是优先保证公仓粮足,却也带来一个问题:

提前半年定粮,价格脱离市场太远。

官方采购量大,价格一旦定高,国库吃大亏。

爻国已经连续多年大丰收,一到丰收季,粮价一天比一天便宜,偏偏公仓还得按照半年前的定价收购,那可比市价高不少。直到贺灵川给爻王献策之前,国库都是亏耗状态,还得年年买高价粮,爻王就不高兴了。

并且购粮计划前置的

最新小说: 麻衣龙婿 她来时满身是月 学姐举报我偷窥?抱歉,我是盲人 镇国战婿 豪门医圣 请回答二零二零 重生1988 医婿的四个神仙姐姐 我在半岛做翻译老师的那几年 浓情怕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