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下一道诏令,武百官便山呼百岁一次,声音如排山倒海,坐在高高御座上的李晔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巨大声浪,不禁热血沸腾,这就是权力,无上的权力,阶下每一个人,都是威震一方的武重臣,而他们莫不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帝王。
王爷,哪怕是再尊贵的王爷,和皇帝之间都有着天渊之别,不坐上这个位置,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天下江山尽皆掌握手的滋味,虽然心仍然是重、肃穆,和缅怀先帝的哀伤,他还是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于是学着皇兄以前的习惯动作,伸出一只手,缓慢而有力地一挥,沉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众臣爬起,依序归位。
李晔随即抬起头来,平视前方,沉声道:“朕于潜邸时,掌理长安府事,府干吏,蝉jīng竭虑、勤勉用心,皆堪重用,今朕承继大宝,是故擢升任用。来人,宣膘旨意。”
“奴婢遵旨。”
宣旨太监答应一声,说道:“上谕,李芳任给事、狄杰为东阁门使;程羽任西阁门使、韩全海为殿前左班、刘季述为右班殿直……
宣旨太监一一念来,王府属吏大多在朝安插了职务,这些官职不但充斥于书、门下、枢密和六部,而且遍布于京师和地方的军队系统,总人数,足足有八十多人。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就是了。他们担任的官儿都不算大,可是谁都知道,用不了三年五年,这些人便会连连擢升,成为皇帝在武班的坚力量。
这些人以韩海全,刘季述等人为代表,代表众受封官员上殿谢恩,李晔和颜悦sè地将他们唤起后,突然热泪盈眶,颤声说道:“先帝非只天下之君,也是朕的胞兄,兄皇龙驭宾天,朕心不胜悲恸。先帝在时,厚爱家人,未尝以至尊自居,朕登基大宝,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岂敢不效先帝?今朕登基,大赦天下,武官俱受封赏,天下万民俱承宴恩,岂能忘却了家人,娘娘、皇弟、皇子、皇女上前听封口……”
已换穿了宫装礼服的前朝皇后、皇子、已嫁人的两位皇女和公主、全都走上前来,向皇帝见礼,李晔早已离开龙座,一溜小跑地下去,堪堪将他们扶起,热泪盈眶地道:“皇嫂、皇弟、皇侄,你们都起来,都起来。朕这道加恩的旨意,你们不必跪接,静听便是。”
宣旨太监待李晔退开一步,才清咳一声,高声宣旨:“……魏王李建,改封吴王,加永兴节度使、平章事;皇次子李顾,加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弟李贺,加淮南西路节度使兼侍、书令,知开长安府、封齐王;先帝子女、今上子女,今后均称皇子皇女,无分彼此……”
随后,又追封先帝已经过世的两位皇后,给皇后上尊号,皇子还是皇子,公主还是公主,在封号上是有品秩的,这一进封,她们的俸禄、待遇便提高了一层……
李晔这般作为,登时打消了许多老臣的担忧。如果说加封的那些节度使、平章事、甚至王爷都算是虚衔,只是增加了俸禄和待遇,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皇弟李贺担任长安府尹,书令却是实打实的权力,先皇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
李晔将众臣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不禁生起一丝暖意,这时,皇弟李贺已上前谢恩,他无暇多想,忙上前扶住皇弟,好言安抚一番,说起亡兄时,两兄弟俩执手相望,热泪纵横,好一副兄友弟恭的感人场面,武百官见了,有人思念起先帝来,也不禁随之暗暗饮泣。
随后,皇后便领着一双子女上前谢恩。
在李晔面前,一些年幼的公主忍不住自己的悲恸之情,则跟在姐姐们后面,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盈盈打转儿。
“陛下,臣妾率一子三女,叩谢皇恩……”
“嫂嫂快快请起。”
李晔赶紧扶起她,动情地道:“皇嫂,皇侄……,咱们虽是天家,平坏可废,但是如此称呼,仅止于金殿。按皇兄时规矩,咱们一家人rì常相见,只以家人相称,朕仍是嫂嫂的小叔,李贺的二哥,孩子们的叔父。皇嫂,你们不要过于悲伤了,逝者已矣,不能复生。朕继承大宝之后,朝政上会秉持皇兄一向的主张,抚内攘外,与天下黎民共创太平。在家里,联也会像兄皇生前一样,做一个仁厚友爱的一家之主。”
皇后垂下头来,低低地道:“谢陛下。”
李晔点点头,环顾武,上前两步,大袖舒展,亢声说道:“众位卿家,承天恩赐,以火德王,始有我唐一朝,先帝虽没有高祖太宗的雄才大略,南征北战,振长鞭而御宇内,奠盛世之基,开万古之兆,以至国运昌盛,四海宾服。但自幼代先帝征讨天下,既是先帝的臣子,又是先帝的胞弟,深受先帝的恩宠,今又受先帝遗托,得承千古之业……”
这番话酝酿良久,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说起来铿锵有力,在金殿上久久地回荡着,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武百官都知道这是新任皇帝登基的最后致辞,将定下他今后执政的基调,所以无不侧目倾听。
“从来帝王之治,无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先帝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英明神武,千古明君。朕之天资难及先帝万一,唯有夙夜孜孜,寐寐不遑,躬行勤政,焚膏继暴,以勤补拙,谨遵先帝的遗政遗志,不负先皇所托。还望众卿竭力扶助,与朕共创大唐之万世太平!”
敬天法祖,那就是他不会对朝政大动干戈,僖宗皇帝的一切遗政遗命,他都将奉行不渝,这也让忐忑不安的武百官们最终踏实下来。
武百官齐齐跪倒,轰然应道:“扶保大唐,臣等责无旁贷。定当戳力同心,效忠朝廷!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