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没听清,亲家公?是说我挂名老爹吗?抬着聘礼?做什么?
“今儿下午大少爷一回府,城里就传开了,小的不放心,就在亲家府外守着,果不其然,媒婆们都赶到亲家府上,一个个的在递庚贴,不过亲家老爷没看,只让管家收了放在门房,说……说大少奶奶还没回门,等回去了再一一回复,等媒婆们走了,亲家老爷夫人就备轿往这儿走了,后面还拖着当年的聘礼,怎么办啊!”祥叔一脸哭相,舍不得我吗?心中暗自得意,等一下?递庚贴?也就是说,如果我这边一但被休了,有一排人等着娶我吗?
“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回来他们就这样?”那个大少爷好奇的问道,他不难过,只是觉得奇怪。我发现我连看他的欲望都没有了,但我也想知道那些媒婆都没事干了?时间把握得这么好?又没现代的通讯工具,他们怎么联络的?只凭一张嘴两条腿?如果真是这样,还真是让人佩服得紧了。
“大少奶奶贤良淑德,在武家这几年扶老携幼、勤俭持家,城中无不称颂,一听得大少爷回来了,大少奶奶当然会离开武家,另觅良人。”祥叔也管不得主仆之礼了,气呼呼的说道,可能大家都心乱了,于是都没人制止他。
“老爷!亲家老爷、夫人求见!”门房的人匆匆忙忙的递进的拜帖匣子。
我只能回过头去看公公。公婆面色如土,半晌说不出话来。二弟见状,接过了匣子,“开中门迎!”
在古代,门分为三扇,日常进出用的是两边侧门,开中门是种极其重要的礼节,大约只有做大寿,或者迎娶正妻等重要时刻,或者极为贵重的宾客才会使用这一礼节。而这些年,中门只开过两次,就是我和弟媳进门的时候,弟媳因为上有二老而先逝,视为不孝,所以抬出去时走的是后门,我当时也不满,可是那是规矩,没法改,改不了。没想到,此时,为了我父母而开中门,只是为了挽留我吗?看来三年的屈辱似乎一下子把面子都挣了回来。
父母没领他们的情,老爷领着我们全家到门口去迎,可是父亲一看中门开了,忙下了轿,扶了母亲一齐从侧门走了进来,还一个劲的对老爷道歉,叫着:“愧不敢当,愧不敢当!”一路客套到大厅,大家一起坐下,我发现外头还真是和下午一样,人头攒动,这时还加了我娘家的家丁还有我母亲的丫环。我瞟了祥嫂一眼,她马上会意出去了,我再看挂名母亲,挂名母亲笑了笑,“烟儿,叫他们去门外歇会,你给他们买碗好茶喝!”
娘家丫环的名字大多都是烟儿,雨儿,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