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先定了调子,接着说道:“但要说全是她的功劳也不尽然,毕竟电影不是只有她自己,还有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要没这些人,她自己也没法演,是吧。”
“曹导你的功劳能占多少?”有记者喊了一句。
曹阳笑着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算。
“电影是我导的,项目是我发起的,剧本是我写的,她的女主角是我拍板定下的……你们觉得我能占多少?好了,咱们进入正题吧。”
一场《空房间》的开机发布会,开场几乎成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专场,但最后还算可控。
记者也没想到曹阳有问必答,人家导演那么给面子,他们也不能太不识趣,毕竟现在还不是狗仔时代,大家都是场面人。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别以为这时候的记者就弱,这时代的记者,人家写文章骂人都是提名带姓的,相当直接。
哪个大花没被点名骂过?哪个导演没被点名骂过?包括国师和凯哥,都是直接贴脸开大,骂的就是你。
其实,大一点的媒体对曹阳还是挺友好的,这年代对年轻人很包容。
一个二十来岁的学生导演,不管因为什么成功,哪怕是再妒忌的人,没有确切的证据时,最多也就阴阳几句,不可能亲自下场贴脸开大。
为什么?就因为他年轻,就因为他是北电的学生。
当然,这不是说媒体就不报道了,他们不点名,但可以换另一种形式。
例如,可以采访个路人,借路人的口说出一些想说的话。
至于这个路人怎么刚好会说出他们想要的,那只能说绝对是巧合。
另外,还可以加一些特定的词,如据说、据传……
别把普通媒体想的太好,也别想的太坏,有倾向性很正常,利益相关,平常心对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