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九边重镇的边军,因为不满上官压迫,遂逃回了家乡。
去年夏天,因为受不了官府愈发凌厉的压迫,遂领着同村百姓"揭竿起义",着实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起事之初,虽然府谷县当地百姓皆是对"王大善人"的遭遇颇为同情,但却少有人响应。
毕竟他们这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朝廷在邻近的延绥镇埋有重兵。
就凭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百姓,拿什么抵抗如狼似虎的官兵及其手中的兵刃?
但令府谷县百姓皆是意想不到的是,对于"揭竿起义"的王大善人,除却延安知府在最初的时候,曾派遣少数官兵围剿之外,官府便是再无反应。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延绥巡抚乃至于陕西巡抚再也没有采取任何"激进"的手段,任由"王大善人"及其麾下义军壮大,并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二狗甚至听说,就在两个多月前,王大善人麾下的"义军"还曾围困过延安府城,并取得了不菲的战果,以至于惊动了固原的三边总督。
幼年时候,因为家中还算有些余财的缘故,二狗也曾念过几年私塾,自是清楚王大善人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
但对于府谷县众多食不果腹的流民百姓来说,"王大善人"却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毕竟"王大善人"于延安府得胜归来之后,便是回到了家乡府谷县招兵买马,并且时不时还会施粥。
正因如此,本是拥兵造反的"叛贼"方才赢得了"善人"的名声。
...
...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后,肚中饥饿的二狗终是步履蹒跚的行至县城外的一处农庄。
如他想象中一般,庄子外早已聚拢了不少似他这般衣衫褴褛的流民,麻木的脸上夹杂着一抹希望。
擦拭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强忍住肚中再度翻滚起来的饥饿感,二狗自人群中寻觅到了两名相识的同乡,默默蹲到了他们的身边。
这日头,着实有些毒辣,令人叫苦不迭。
如若不是连年大旱,就算官府百般压迫,凭借着家中留下来的几亩土地,他起码也能有口吃的。
只可惜在家中钱财消耗殆尽的时候,他为了填饱肚子,将赖以传家的几亩薄田贱卖给了县中的主薄大人,换来了些许散碎银两。
凭借着这些散碎银两,他才苟延残喘至今。
虽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