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武侠修真 > 瑜伽菩萨戒 > 第16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16集《瑜伽菩萨戒本》(1 / 1)

我们前一条戒讲到「掉动嬉戏戒」,就是佛陀要我们菩萨应该要好乐寂静。

「好乐寂静」这件事情我们再说明一下。我想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希望追求安乐,这是众生的本性,不要说是一个人,连一只蚂蚁它都知道要去追求快乐,但是我们对于快乐的果报要观照观照。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两种的快乐:第一个是五欲乐,第二个是圣道乐。我们内心当中在这种五欲、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乐受,但是这种乐受会夹杂着烦恼跟罪业,说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所以我们今天在五欲当中追求快乐,那个快乐是扰动相,而且这个扰动相夹杂着过失,也就是说你必须为你现前的快乐,以后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这种快乐其实是牺牲你的未来,所以五欲的快乐在受用的时候,就像受用一个美好的食物,但是有毒药。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怎么办呢?佛陀要我们放弃五欲乐,我们生命是不是都没希望了呢?不是,有大乘法乐。就是说我们今天去拜佛的时候,当然刚开始我们在拜佛的时候,可能烦恼会抗拒叫你不要拜,但是你刚开始勉强,修行人刚开始都是勉强自己的,因为你这个习气刚开始是随顺烦恼而转的习气,要把它转为圣道,我们讲良心话,刚开始都是勉强自己,不能拜要他拜,不能念要他念。

但是你拜了几拜以后,你内心也会出现法乐,这种快乐跟你在五欲所受用的快乐是不同,这种乐受是功德相,完全没有过失。所以我们今天,你要能够长时间的修行,你不能够把大乘法乐的受用辨别出来,你说我修行是勉强的,勉强的东西能够保持多久呢?你老是靠着一念的宗教情操、一念道心的支持,这件事情能够维持多久?

所以一个人能够长时间无怨无悔的修行下去,他内心当中一定是受用到殊胜清净的法乐,他知道世间的五欲乐其实不是真实的快乐,那是一种颠倒相、过失相。尤其我们身为一个出家人,那更重要了,长时间的修行不能够只是勉强,刚开始是一念的宗教情操、道心、行力,但是你一定要在你的修行当中培养出一种乐受、这种寂静的乐受,这样子才能够支持你很坚定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明这个意思,一个菩萨要好乐寂静的法乐、厌恶这种五欲扰动相的过失的乐,这一条戒有这个意思。

庚五、倒说菩萨法戒

辛一、明染犯相

首先我们解释戒题,菩萨法就是菩萨修学的法门,菩萨修学的这种正确法门,如果我们对于菩萨修学的法门加以错误颠倒的宣说,那就正式犯到这条戒。这当中有两科,先看辛一、明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欣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内心当中生起如是的见解,他这个见解这个时候只是内心的自己受用,还不构成犯戒的条件,但是这个错误见解生起的时候,菩萨正确的观照力还没有发动,就使令这个见解增长广大,慢慢的他就会立出很多的宗旨,有的会以语言文字来宣说他的宗旨,使令众生也能够受用,这个时候就正式犯戒了。

他安立什么宗旨呢?他说:「菩萨不应欣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说一个菩萨的修行者,对于寂静涅槃的乐受不应该好乐,反而对于涅槃的这种寂静乐应该要加以厌恶背弃,他提出这样的论点,对于佛法的功德涅槃应该是要厌恶。第二个「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对于这种贪瞋痴的烦恼、这种扰动相的烦恼,以及烦恼所引生的这些等流烦恼、这种比较轻微的烦恼,菩萨都不应该怖畏对治它的。

不对治的意思就是随顺,我们对烦恼只有两种情况:不是对治它,就是随顺。这意思就是说身为一个菩萨不应该对治烦恼、也不应该好乐寂静的涅槃乐。为什么这样讲呢?他为了要自圆其说,就讲出一个理由来支持他的道理,说「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说菩萨的宗旨应该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生生世世的流转,所以我们应该保存我们的烦恼来滋润我们的生死,以这种生死生命的相续来追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种情况就犯到了这条菩萨戒,而且这一条戒没有任何的开缘。

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学佛,他不会讲出这么似是而非的话;对佛法完全通达的人,他也不会讲出这种话;这种人大致都是一知半解、对佛法一知半解,才会讲出这句话来。

我在佛学院有一个恩师达公长老,他是修禅宗,他有一次在彰化讲《六祖坛经》,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居士问达公说:老法师,你们禅宗是不是都不持戒?老法师说:你怎么知道呢?怎么知道我们禅宗不持戒呢?

他说:六祖大师说的「心平何劳持戒」嘛。达公说:你心平了没有?说:我还没有心平,我的心还是起起伏伏的,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情绪变化很大。

达公说:你赶快去持戒。(呵──)他是告诉你「心平何劳持戒」,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对立好坏喜乐这种有所得的心消灭的时候,你干嘛要持戒!你每一念都安住在戒法当中。

所以我们不能够以诸佛的果地功德来问难因地。比如说我们读《永嘉大师证道歌》,刚开始第一句话,我们不会读也会错认消息,说是「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你看,修行人不除妄想烦恼、也不对治烦恼、也不追求涅槃。但是这是什么人?他前面讲过了,是「绝学无为闲道人」,这不是我们凡夫。如果你达到了「绝学无为闲道人」,你根本没有烦恼可对治、也没有涅槃可追求,因为你已经到彼岸了。

但是如果一个生死凡夫说「你不对治烦恼、不厌恶生死、不欣求涅槃」,这个是邪见颠倒。一个人对烦恼对治的关键点就是你这个知见、观照,你认为烦恼不是过失相,你不可能对治它的;你有可能会修善法,修了很多很多的慈善业,但是你这个善业当中那个内心烦恼的障碍,这些染污的过失都夹杂在善业里面,你这个善业是夹杂烦恼的善业;以后得果报的时候,你会有快乐、也会有痛苦。

所以一个人能够对治烦恼,一定是见到烦恼的过失,你看佛陀对烦恼是「譬如大火,使令我们热恼;譬如怨贼,夺取我们的功德」,佛陀是以过失相来观照烦恼,然后以种种的方便、以止观的方便来对治的。如果我们认为烦恼不须要对治,那表示你不可能对治烦恼,也表示这个烦恼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就像垃圾一样,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不扫它它永远存在的。所以这样的邪见也就容易导致这种错误的行为。

辛二、释成犯相

说明犯戒的理由:

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欣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欣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

这个地方是说明犯戒的理由,先说明声闻跟菩萨对于涅槃跟烦恼的看法:先讲声闻,如诸声闻人,他对于涅槃之法是欣乐亲近。这个地方的涅槃是偏重在空性的涅槃,就是阿罗汉的涅槃,他是没有所谓的造作相、没有妙用。

声闻人主要是观四圣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观察三界的苦,欣求不生不灭的涅槃乐,所以他对引生痛苦的烦恼跟随烦恼是深心厌离的,你看阿罗汉认为烦恼是像大火在燃烧一样,他要赶快离开这个火宅。阿罗汉如此,其实大乘菩萨也是相同的道理,他对于大般涅槃也是欣乐亲近,对于引生痛苦的这些烦恼跟随烦恼也是一样深深的厌离,而且这种心情是倍过彼百千俱胝,俱胝就是亿,大乘的菩萨对于烦恼跟随烦恼的厌恶是百千亿倍于声闻人,不要说是不怕,比阿罗汉还害怕。

为什么呢?这以下讲出理由了,因为声闻人他只为了个人自身的利益、自身的解脱、为了证得我空的义利,而勤修这种戒定慧的正行,所以阿罗汉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他为了自己的解脱尚且要证得我空来对治我们内心的我爱执!菩萨为了一切如母有情的解脱,而来证得我空法空这样的一种解脱,勤修六波罗蜜、自利利他的妙行,所以菩萨应当要在生死当中修集无杂染心,无杂染心等于是要修集清净心、我空法空相应的清净心。

他虽然为了利益有情众生的因缘,在表面上随顺这种生死的有漏事业而行,但是他内心是清净的,所以超越出阿罗汉的无杂染法。

无杂染法等于是清净心,所有三乘圣人的共同相貌就是清净心,三乘共坐解脱床,只是说这个清净心有所不同。阿罗汉的清净心没有大悲,他的清净心只是安住在空性,所以他的涅槃叫偏空涅槃;大乘菩萨的清净心有大悲心,他能够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在清净心当中生起种种的妙用来度化众生,所以不应该说菩萨不厌恶生死、菩萨不断除烦恼。不要说是不断除烦恼,我们可以这样讲,其实你在修学菩萨道,你第一个就是要先断除烦恼,说是菩萨有断恶、修善、度众生,其实断恶是最重要的基础。一个初学者你还应该偏重在断恶,在修善、度众生方面刚开始只是在作意、发愿。

如果我们今天一个初心菩萨,内心烦恼的调伏还没有到达一个程度,你就广修善法,以后会出事情,因为你的大悲心活动的时候,你的烦恼也跟着活动,跟着活动,我们现在是一个没有资粮的菩萨,等到你善业修多了以后,你福报大、你讲话有力量的时候,而且你这个讲话是邪见跟烦恼的时候,那对佛教的伤害是不可思议的。虽然你也做一些慈善事业,但是你对佛教也产生的负面力量,那个时候是谁也没办法劝谏,一个福报大的人要做的事情,谁也没办法障碍。

所以我们宁可应该在次第上先调伏自己,在我们自己的资粮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其实你还不急着去修善、度众生。换句话说,这条戒的意思就是「成就一种远离愦闹调伏烦恼的清净心,是三乘的共学之道」,这一点是佛陀提醒菩萨:我们在度化众生,不要忘了调伏烦恼这件事情。

庚六、不护雪讥谤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说有讥谤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不加以护、不事前的避免,护就是事前避免,雪就是事后的消除,让这个讥谤的事情不断的蔓延下去,这样菩萨就犯了这条戒了。分两科,先说辛一、明犯相,这当中先看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这个菩萨可能身口意有什么过失,引生别人对这个菩萨发起一种不信重的言词,这个言词对菩萨已经没有信任、而且没有尊重,对菩萨没有信心跟尊重。什么样的言词呢?

这以下提出了三种:一个是恶声,他当着面表达一种粗恶的言词;或者恶称,恶称就是讥笑,用种种的话来讥笑你,他不是用粗恶的,他是用讥笑的;或者是恶誉,恶誉等于是背后的一些毁谤。菩萨对于这种恶声、恶称、恶誉毁谤讥嫌的事情出现以后,菩萨不能事先的避免,乃至于事后的消除。总之,「其事若实而不避护」,而这件事情也的确是存在的,菩萨的确有这个过失,有这个过失以后,菩萨不能事先的避免、也不能事后去消除这个毁谤的事情,让这个过失不断的蔓延下去,菩萨就违犯了菩萨戒,也就伤害了你的菩提心。

壬二、明非染违犯

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如果别人对我们的讥嫌毁谤是虚妄的、捏造出来的,但是菩萨对这件事情完全不理睬,让这个毁谤的事情在世间上流通出去,让众生对三宝失去信心,菩萨也是犯戒,虽然是非染违犯,但是你没有把它解释清楚,你就障碍众生的善根。所以虽然你没有染污心,但是也是犯菩萨戒。

辛二、无违犯相

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开缘当中有五种情况:第一个「若他外道」,对方是一个邪见外道,邪见外道故意来毁谤佛弟子,你怎么解释都没有用的,愈描愈黑,这样子我们可以保持默然,因为他根本就是不可理喻;「若他憎嫉」,这个人内心当中对菩萨有很坚固的嫉妒心跟憎恶心,当然对方有坚固的瞋心跟嫉妒心,也就没办法解释了,解释可能会让对方又再一次的毁谤;「若自出家」,身为一个出家人,为了随顺佛陀的制教而行托钵的善法、或者修行种种的戒定慧,当然在修习戒定慧的时候,有时候是违背世俗之道,因为你的出家关系,引起在家人的毁谤,这件事情让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修学善法,我们要尊重佛制,这种情况是开缘;「若忿蔽者」,就是对方被这种猛利的瞋心所蒙蔽,在这个气头上,我们暂时的不护不雪,等到对方心平气和再加以解释是可以的;第五个「若心倒者」,对方精神错乱,当然你就是解释也没用:在前面的五种情况下,即使是「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这个地方等于是统摄所有「护世讥嫌戒」,任何一个会让众生讥嫌的事,我们都要事先的避免,乃至于事后的解释。我们在声闻戒里面,佛陀对于护世讥嫌是明白的一个一个解释,「这件事什么不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因为声闻戒本身有一定的时节因缘;但是菩萨戒本身是通三世的,所以菩萨戒在护世讥嫌方面,没有明白的说哪些不能做、哪些要做,他只告诉你一个原则,会让众生产生不信重言,这件事情就不能做。

为什么佛陀不明白的解释到底哪些不能做呢?因为「护世讥嫌」每一个国家的因缘不同,你看看,以出家众来说,如果诸位到过南传国家:到泰国去你吃肉,居士不会讥嫌你;但是你要过午吃东西,那是很严重的,他认为你这个出家众不守戒行。但是在中国佛教:你晚上吃东西,居士不一定会讥嫌你;但是你要吃肉,就件事不得了了,说你这个出家人不守戒行。所以中国佛教的讥嫌跟泰国佛教不一样。

比如我们讲现在的因缘,比如说你插队,佛在世的时候,声闻戒没有说你不能插队,但是你没有排队去插队,人家会说「你这个人没有修养」。所以诸如闯红灯、插队、嚼槟榔这些,这个声闻戒都没有制定,但是这些事情都会让众生产生「不信重言,谤声流布」,所以这些都要避免。在家居士也是有这种情况,比如说你受了菩萨戒,隔壁的邻居都知道你受了菩萨戒,就算子女托你去买一些非法的东西,买肉、买什么非法的东西,你都不能去做,虽然你内心当中没有染污心、你不是自己受用,但是你要考虑别人看到你这样做,他内心是一个什么想法。

就是说我们讲观照,观照有两种:一者、回光返照自己的心,那是一种自我的调伏跟反省;二者、身为菩萨你还要对外观照,你要看看自己的行为对众生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你这个菩萨除了三空自调,你还要大悲利他,你不但修我空、法空、空空,你空性的智慧事实上等于戒定慧,以戒定慧的力量来调伏自己,你还要经常注意你的行为是不是引起众生的讥嫌,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一条戒等于是统摄所有的「护世讥嫌戒」。

庚七、不折伏众生戒

辛一、明非染犯相

这当中分成两科,先看辛一、明非染犯相: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见到有这种个性刚强暴恶的众生,这个众生出现了身口二业的过失,这个过失相已经不能用柔和的道理来劝谏。那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以种种辛楚加行这一种身业的责罚,比如说应该让他去罚跪香或者出坡,有一些身心的痛苦来给他有所警惕,身业的责罚;或者是口业的责罚,猛利加行,这个人可能须要有一些严厉的骂詈言词来加以对治,才能够产生反省:因为这种身业口业的责罚而得到佛法的义利、得到身心的安乐。

菩萨明明知道这个众生应该要用这种责罚的方式来产生反省对治,而菩萨护其忧恼,为了避免他产生一时的忧恼,而一味的宠爱,而不加以「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只是一味的呵护宠爱对方,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但是是非染违犯,因为他没有依止烦恼,但是他使令众生因此不能够进步,这也是伤害菩提心。

辛二、无违犯相

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

开缘的情况是说,菩萨观察,虽然这个众生个性刚强暴恶,但是如果用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在他现法的生命当中,他不但不能反省,可能更加的变本加厉,甚至于对三宝失去信心,所以多生忧恼,增加彼此的恶因缘,所以菩萨可以不采取行动,可以的,因为对众生没有利益。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是不是施给众生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这个地方你要看因缘。就是说这个众生跟你有深厚的因缘,对你有深厚的信心,你对他辛楚加行、猛利加行,他能够接受;如果你跟他没有因缘,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就结恶缘。

我们讲一个故事大家来体会一下。佛陀灭度以后一百多年,有一个尊者叫优婆鞠多,优婆鞠多尊者在当时的阿罗汉当中是特别的善于教化,有一天他到摩竭陀国去教化众生,举办了一个三天的说法法会,他在定中观察,这三天的法会将会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因缘而成就佛法的利益。第一天他在说法的时候,他讲四圣谛的法门,讲到正重要的时候,魔王就在外面虚空现出七宝楼阁的庄严相貌、放大光明,这个时候居士就放弃听法跑去看七宝楼阁,这个说法的因缘就被破坏了,优婆多尊者入定观察知道这是魔王所为,他第一天也没有采取行动。

到了第二天,他把佛法再加以浓缩,知道时间不多,应该讲得更扼要一点,第二天在说法讲到扼要处的时候,魔王不但现出七宝楼阁,还在这个当中有很多的女众唱歌跳舞,这个时候大家又去看唱歌跳舞,这法会又被破坏了,优婆鞠多尊者知道这件事情也是魔王所为。

到第三天的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在说法的时候,魔王不但是唱歌跳舞,还从空中掉出很多的珍宝饮食,大家都去捡珍宝。这个尊者优婆多就观察因缘,他觉得要对治魔王的时候到了,优婆鞠多尊者就到旷野的地方,去拾取人的尸体、狗的尸体跟蛇的尸体,把三种尸体串成一个花圈的样子,以神通力把它变现成华鬘,就拿着这个华鬘到天上去挂在魔王的身上说:我在说法的时候,你出现很多的宝阁,我现在礼尚往来送你一个华鬘。魔王很高兴,但是当尊者优婆鞠多离开以后,这个华鬘就变回原来的相貌,变成臭秽的尸体。

魔王虽然内心贪爱五欲的快乐,但是好歹他是个天人,他的色身特别的干净,他对欲界臭秽的东西当然不能忍受,他很生气:这个阿罗汉真坏,怎么这样做呢!他就去找忉利天,忉利天的天王释提桓因说:你这个尸体是谁给你挂上去的?

他说:就是人世间的优婆鞠多。释提桓因说:须弥山可以动摇,尊者优婆鞠多挂上的华鬘谁也不能动。没办法了,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次第的找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也说「没办法,你现在别无选择,只好去向优婆鞠多尊者忏悔」,魔王只好乖乖的跟优婆多忏悔。优婆鞠多提出两个条件:第一个、从今以后你不可以再干扰修行人;第二个、佛陀灭度了以后我才出世,所以我没有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在世的时候你经常干扰他,你一定看过佛的身相,请你现给我看看。

魔王就答应了。答应了以后,这个时候魔王也提出一个疑问说:尊者,我有一个疑问,佛陀在世的时候,他做什么事我都破坏他,但是佛陀都没有对我采取行动;我为什么破坏你,你就对我采取行动呢?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这些圣人是不是有什么差别?优婆鞠多尊者说:我在定中观察,佛陀就是把度化你的工作交给我,因为我跟你宿世有缘。

就是说世间上的事情,你还真不能够否定因缘法,如果我们出家久了以后,你内心有点功德,你会发觉有些人还真是因为你得度的(呵呵),他就等待你度他、等待你度他,你要进步他就跟着进步,你要退步他就跟着退步,这些人别人讲都没有用的,但你讲话有用。这个时候他有过失出现了,你这个时候「护其忧恼」而不摄受他,但是你明明知道你这样子诃责他他会接受,而你不采取行动,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为这个人的善根就必须因为你得度,就像魔王的善根必须等待优婆多尊者的出世,所以说我们对众生应该要畏爱兼抱。当然你老是诃责他,他就会怕你;但是你老是用摄受的,有些时候这个效果又不好。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辛楚加行、猛利加行都有须要。

这个地方是讲「障持戒度」,基本上菩萨的持戒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要能够调伏自己;第二个、要能够摄受众生,这摄受众生又更困难。

还有一点时间,我再讲一件事给大家作一个参考。诸位看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春秋战国五百多年,可以说是一个乱臣贼子最猖狂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在打仗;但是也是忠臣烈士特别多的时代,在乱世当中有些人表现出美好的德行。

我们讲齐国,齐国的皇帝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齐桓公,是春秋战国五霸当中的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相管仲,九会诸侯一匡天下,因为齐桓公重用管仲,把天下统一了,避免了外族的侵略。但是齐桓公死了以后,事实上齐桓公到晚年的时候就有一点放逸了,因为管仲死了以后没有人劝谏他、辅导他,所以齐桓公到了晚年做了很多荒唐的事、重用很多的小人,所以齐桓公死了以后,整个齐国就大乱,大乱以后就衰败下去了。传了几代到了齐景公,齐景公本身也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是他用了一个很好的宰相叫晏婴,这个晏婴很有智慧的,晏婴观察齐景公的根性好逸恶劳,他就要提升齐景公的力量,他就思惟:在齐国以前有一个谣传,就是田氏代齐,就是说总有一天田氏的家族会取代齐国做国君。晏婴就把这个大家已经忘掉的谣言,把它广泛的流通出来。

这个时候齐景公一听很害怕,因为当时的齐国四大家族,田氏家族特别兴盛,所以这个时候齐景公几乎是寝食难安,一想到齐国田氏家族的势力强大就非常害怕,有一天晚上甚至在梦中惊醒过来,他就叫很多侍卫想要把田氏家族全部杀掉。

晏婴马上阻止,晏婴说:田氏没有过错,你现在去杀死田氏,马上引起四大家族的叛乱,你的性命马上不保。齐景公说:那怎么办呢?我现在是恐怖到了极点。(呵呵)晏婴说:其实大王你不用恐怖,再怎么说你是君、他是臣,而且从圣贤的开示当中,得天下一定要先得民心,你应该要广设方便减少赋税来得到民心。

齐景公因为这样而勤政爱民,开始关心老百姓的痛苦。田氏家族听到「田氏代齐」而得到了鼓励,他也找人去问晏婴:怎么样让这句话赶快实践?晏婴说:你要得到天下,也是要得民心,你家里那么多仓库,老百姓那么多人在饥饿,你要赶快把仓库打开去赈灾。

田氏就做出很多救济老百姓的事。到晚年的时候,其实晏婴那个时候快要死掉了,他旁边一个好朋友就问他说:晏婴,你一生的所为我非常赞叹,但是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你真的相信「田氏代齐」这个谣传吗?你是一个务实的人,你怎么会相信这个谣言呢?

晏婴说:其实我压根都不相信。你不相信,为什么把它提倡出来呢?他说:你想想看,我提倡了田氏家族,使令齐景公得到警惕做个好皇帝,使令田氏也得到了鼓励能够广泛的修善,我何乐而不为呢?因为这样子的谣言使令老百姓得到利益。

所以在持戒的时候,说是三空自调、大悲利他,其实我们调伏自己基本上是比较简单,但是你要去面对不同根机的众生、摄受众生,这件事不容易,你就必须要广学多闻。当然就是因为不容易,菩萨才必须生生世世的学习,还要常随佛学,广学多闻,成就辩才,这也就是菩萨功德超越小乘的地方,要广学多闻。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六波罗蜜的圆满并不是外在的事情,而是以内心的利他为主。请问法师: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如何解释?

【师父答疑】:其实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个应该这样子讲:地藏菩萨是不是成佛,跟众生是不是到地狱去没有关系。地狱当然不是马上空,但是地藏菩萨发了这个愿以后,对他的成佛会加快速度。这个成佛不像我们在选举、选总统(呵呵),没有人投你的票你就不当选。成佛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别人堕落、别人增上跟你都没有关系,所以地藏菩萨什么时候成佛,跟地狱空不空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他发这个愿干什么呢?他发这个愿对他成佛有帮助。

【学员提问】:自己的烦恼重,跟人群接触的时候容易造恶,那么是否现阶段不适合度众生,尽量以自修为主?

【师父答疑】: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众笑),对的,你现在烦恼没办法调伏先不要去度化众生;但是你应该要安住菩萨种性,为以后布局,因为你总有一天会从烦恼中走出来。那有些人从烦恼当中走出来就走到偏空涅槃,有些人走到大般涅槃。为什么?就是你因地的时候有没有发愿、有没有那个大乘正见。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远见,不要只看到眼前,眼前的烦恼障碍其实很快就过去了。

【学员提问】:念佛者是否一心念佛,而度众生是发愿成就无生法忍再回入娑婆度众生?

【师父答疑】:念佛人把目标着眼在往生净土,但是他生命在的时候也可以随缘度化众生。

【学员提问】:受菩萨戒是行菩提心否?若是,那是否可以等待以后有能力时再行菩萨道,现阶段以自修为主?

【师父答疑】:其实菩萨戒是包括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当然刚开始先偏重在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有断恶、修善、度众生,先偏重在断恶,先净化自己。

【学员提问】: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常会遇到逆境而心生退怯,如何克服这个怯弱之心?

【师父答疑】:我想怯弱之心每一个人都会有。怯弱之心我们可以看看古德的开示,我认为你可以看蕅益大师等祖师的开示,他们是有广大胸量的人。我们如果一时的怯弱,读读蕅祖的开示,会容易过关的。

【学员提问】:在修行当中,如何体会我法二空的道理?

【师父答疑】:我法二空当然是要先观照,在观照之前要正见。就是说我空,这个我空是怎么安立的?什么叫做我?为什么在生命当中没有这个我?一切法因缘生,我们当初是怎么样起颠倒的?在清净心当中捏造一个我?佛陀引导你怎么去观察,观察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我,你一定要把这个基本定义抓到了,你才知道怎么观察。

说你以前不小心掉到坑洞去了,佛陀告诉你:你现在往前面走两步、往左边走一步、往右边走一步、出来。所以你一定要把我空、法空的定义,佛陀是怎么安立我空的、在什么因缘下安立法空的,把那个道理明白了,然后去观察,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会有变化。

【学员提问】:法界缘起的重重无尽,牵一法而动全身,是否跟菩提心跟空正见相同?

【师父答疑】:这个空正见跟法界缘起不同:法界缘起是讲妙用,这当中有深义的,这个空性是观察理体,法界缘起是讲作用,这个更深了。

【学员提问】:可否请法师补充说明第四页「附表第二」的末三行。

【师父答疑】:你可以听听录音带,这一段已经说过了。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最新小说: 最后一名修炼者 凰女逆天:帝妃不好追 异界铁血狂潮 天神武装 洗劫天下 宇凌 星际纪事 冥婚迷情:鬼夫,超给力! 特务仙师 道破逆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