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这几天我有点身体不舒服,怎么跑家里来了。”
“我听说您老身体不适,所以一定要过来看看。”杨平立刻去扶。
梁教授将手搭给杨平:
“坐!家里有点窄。”
杨平、胡国林、宋云一起扶着梁教授坐在沙发上。
胡主任知道,梁教授这是心病,现在杨平的出现,让他多了几分精神,估计杨平陪他好好聊聊,能够心里舒服很多。
这也是胡教授让杨平来看梁教授的原因。
“脊柱外固定架的论文准备得怎么样?”梁教授坐在沙发上,有气无力,他j接过罗老师的热茶,喝一口,问道。
杨平恭敬地回答:“已经投稿,投给了《Science》。”
“好,很好,就是要有这种自信,到世界舞台去竞争,我们中国人比谁都不差,当然光有信心不够,还要有实力”
说完,梁教授用手帕掩嘴轻咳几声。
“最近有没有立新课题?新的课题赶快立起来,人有惰性,一拖就容易懒。”
“已经立项,干细胞培育肌肉。”杨平回答。
“哦---”
梁教授似乎对这个课题很有兴趣,但同时心里又隐隐作痛。
听到这个话题,胡主任想岔开,但是梁教授执意要谈,杨平也暗示没关系。
“干细胞领域我国的立项数目确实比较多,但是成果的质量不高,很多技术被别人领先,目前美国和日本比较领先,协和医学院现在的干细胞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本来我们想学习美国技术,但是人家不让我们学习,后来换种思路,想引进人才,无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看来还是要丢掉幻想,靠自己一步一步来。”梁教授喝了几口热茶,不停地冒汗,罗老师在旁边递毛巾。
“今天在家里吃饭,让罗老师做几个小菜。”梁教授吩咐太太。
杨平知道老教授为这事忧心忡忡,所以也不藏着掖着:“梁老,其实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我有一定的思路,第一步无非就是捕获诱导因子,我看过他们发表的公开论文,通过论文的成果,我可以逆推他们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稀奇,效率太低,我有一套方法更好。”
这话要是别人嘴里说出来,梁教授肯定当做骗小孩的安慰话,但是杨平嘴里说出来,分量自然不一样。
杨平的科研能力,梁教授记忆犹新,脊柱外固定架,从立项到临床应用,短短几个月完成。
“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