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强。他的总体实力是强的,但是他四处树立,兵力分散了。
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占地地盘大小,诚然,曹操一生东征西讨,用他绝世之姿。以无可比拟的霸业,证明了他才是天下第一人,最强的时候,天下十四州,有十个州都是他的。可是,实力地衡量,除了地盘之外,更多的还在于人数。
在历史上。景耀六年(263年),蜀汉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同年,曹魏有户六十六万,口四百四十万。以户计,曹魏户数仅为蜀汉两点三倍。而由于蜀汉自孔明时就走下坡路,而曹魏相反,所以此前的比例只比这个要低。也就是说。曹魏的户数仅是蜀汉地两倍多一点,更何况蜀汉民众本比中原富庶,益州本天府之国,所经战乱,又远较北方为轻。刘璋时,益州丰实,时俗奢侈,富户至侯服玉食。刘备取蜀。还能取民间金银财物赏赐功臣,足见其富实。诸葛亮将蜀锦收归国家经营,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地财政收入。曹魏以蜀汉两倍多的国力,要守卫数倍于蜀汉地边境线。要在襄阳,合肥和吴对峙,此外还得防卫乌桓,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和辽东地公孙家。这都要求有数量庞大的军队。曹魏全国的兵力,较曹操时期大大增加了,极盛时不下六十余万(司马昭上书:“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合内外居留,不下六十万)为了保证国防,这支数量强大的军队不能不维持下去。但国力不够。全国劳动力太少,只有蜀汉两倍多(军队却接近四倍)军费就成了问题。怎么解决?一个办法是开源,大兴军屯,让这支军队自己解决部分粮食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兵户负担加重,经济地位日益低于郡县编户民,战斗力随之下降,这也导致了从曹魏到东晋世兵制度的逐渐瓦解。另一个办法是节流,从各方面削减财政的支出,曹魏的大臣除了极力谏阻皇帝奢侈浪费外,在对外政策上也一再强调慎重用兵。曹魏几乎每次主动出击,都遭到多人反对。这种景象,在蜀汉和吴国是见不到地。他们要求偃武务农,要求削减军队数量,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种说法,看起来迂腐得可笑,实际上是与曹魏在国力上的困境是相适应的。
而当前,季汉国力兵力已远远强过曹魏,和平取汉中,避免了历史上得地失人之事,一举破长安,把雍凉之地的全部纳入手中,又收伏各少数民族以为已用,征集南蛮、西羌、匈奴、鲜卑之部用于征战,人数比历史上要强得多。边患也要少的多。而此时曹魏还把人马分成数部,长江沿线要驻军,幽并之地要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