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之前的刘志宏生活很幸福,那时她还不叫刘志宏,她叫杨晓萍,有个妹妹叫杨晓涵。
父母是相亲认识的,但感情不错,婚后相敬如宾。母亲乔娜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她以夫为天,以子女为重心,肯吃苦,也能吃苦。
在她的记忆中有几个很清晰的画面。
一个是父亲牵着驴车在前面走,母亲抱着她坐在摇摇晃晃地红薯堆上,那是他们一年的收成,也是他们一天的劳动成果。山里土地贫瘠,能种出一车的红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上天的恩赐,有了这车红薯,他们就不用担心冬天熬不过去。
快要进村时,他们碰见了一个人。
那个人推着自行车,自行车后面有个白色的泡沫箱子,箱子上插着几个糖人。父亲跟那人讨价还价半天,用一些红薯换个糖人。糖人的滋味儿如何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它是个小老鼠模样的,只记得那个傍晚的夕阳很美,只记得父亲将糖人递给她的笑容很灿烂,而将她搂在怀里的母亲也是一脸温柔。
还有一个是在厨房里,夜深了,院子里黑漆漆的还落着雪。灶膛里的火很亮,照得人身上暖烘烘的。母亲一边笼火,一边给她讲故事。那些故事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父亲在蒸小笼包,方法是他在外面打工时学的,不一会儿的功夫,素包子的香气就扑进了她的鼻子里。她不记得后来吃了几个,只记得那个晚上很温馨。
再后来,母亲有了妹妹,父亲外出打工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
母亲忙的时候她就照应着妹妹,父亲从外头回来时会给她们带很多的礼物,比如能挂在脖子里的电子表,比如彩色画笔,再比如南方的广柑。
尽管父亲每次带的都不多,但那些礼物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很稀奇。
两地分居,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再后来便发生了争吵。起初,他们是背着她和妹妹的,再后来,他们开始当着她和妹妹的面吵。
在她十岁那年,父亲从外面带回来一个人,那是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
那晚,父亲和母亲爆发了自他们成婚之后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她搂着妹妹躲在侧卧的房门后面,懵懵懂懂地知道了一个事实——父亲要跟母亲离婚,父亲爱上了被他带回来的那个女人,他想要跟那个女人生活在一起。
母亲不同意,她恶狠狠地瞪了那女人一眼,朝着她就扑了过去。女人像只炸飞的麻雀一样,在廊檐下拼命的跳。父亲护住了那个女人,让母亲冷静下来。可母亲哪里能够冷静,她不停地流泪,用一双哭得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父亲。
父亲有些心虚,拽着那个女人往主卧里走。
他告诉母亲,他回来不是跟她商量的,而是通知她。这个婚她离也得离,不离也得离。母亲被父亲刺激到了,她发疯一样地冲上去,揪着父亲的头发就跟他扭打起来。
刘志宏从未见过这样的母亲,她被吓到了,抱着妹妹一动不动。
如果没有那个女人,父亲兴许不会对母亲动手,那毕竟是他的结发妻子,他们之间还是有些感情在的。可那个女人像乌鸦一样叽叽喳喳,她一边装着维护父亲,一边指责母亲。父亲为了维护在那个女人面前的形象,开始对跟他撕扯的母亲大打出手。
当父亲的拳头落到母亲的身上时,母亲更疯了。
他们打了很久,刘志宏的眼睛看不见了,眼前是模模糊糊的光影,耳朵里是母亲无助的哭声和那个女人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的尖笑声。
后来,她看见母亲被父亲压在地上,看见父亲抡起拳头毫不怜惜地砸到母亲身上。她听见母亲在咒骂那个女人,听见母亲用极其气愤的声音斥责着父亲抛妻弃女的行为。当她牵着妹妹的手从屋子里跑出去,哭着求着让父亲不要再殴打母亲时,她听见了那个女人不屑地哼哼声。
泪眼朦胧地回过头去,看见那个女人靠在墙上嗑瓜子。
她瞧出来了,母亲也瞧出来了,但凡母亲骂她一句,她就怂恿着父亲往死里打母亲。
她急了,松开妹妹的手,朝着那个女人扑了过去。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只知道她下意识地,用力地咬住了那个女人的手腕。
女人拼命拍打她,她打得越狠,刘志宏就咬得越紧,直到口腔里全是血的味道。
女人慌了,向父亲求救,父亲松开母亲三两步就到了她跟前。她以为父亲会维护自己,没想到父亲扯住她的头发,照着她头上兜了一巴掌,直接把她扇到了墙上。
刘志宏只觉得眼前一黑,脑袋嗡嗡的,看见许多晃悠着的小星星。
女人喊着疼跟父亲撒娇,父亲为了哄女人抬脚就往她身上踹,可除了第一脚外,余下的那几脚她都感觉不到疼痛。她愣愣地看着父亲,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对自己。
母亲看见她挨打,从地上爬了起来。她想安慰母亲,嘴还没张开,人就晕了过去。
等她完全清醒时,小半个月过去了。母亲说她被父亲踹断了两根肋骨,说她为了让父亲拿钱出来给她看病,迫不得已下只能答应了离婚。她本能地想要安慰母亲,可看着母亲疲惫的眼睛,乱糟糟的头发,以及脸上尚未愈合的伤痕,她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出院时,母亲带她回了外婆家,她那时才知道,妹妹被判给了父亲。
那会儿,外婆刚好生病,大舅妈将矛头指向了她们母女,母亲怕外婆担心,怕大舅舅为难,只在外婆家住了几天就带着她离开了。为了生存,母亲想尽了办法,可不管她们怎么努力,日子还是磕磕绊绊的。母亲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差,时不时的就埋怨她,咒骂她,说是她毁了自己的婚姻。
她知道母亲不容易,不管母亲如何咒骂她,她都忍着不吭声。
她以为她们会熬过去,能熬过去,可母亲死了,在她满十一周岁的那个晚上,母亲留下一封错字连篇的遗书,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她说对不住她,说她撑不下去了,说她是真的爱父亲,她不知道失去父亲的余生该怎么过。
刘志宏不怪母亲,她认为所有的错都在父亲身上。她没有哭,而是揣着母亲的遗书回到了谭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