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数万亩良田。那里的良田,非王即范。王范两家,世代姻亲。”
这个消息不准确,四川范氏有三支,其中两支是从外地迁来的。
当然,三支范氏叙了族谱,居然叙出同一个祖宗,那就干脆对外宣称是一家人。
范氏子弟做官,不像王氏那么显赫,身居高位者较少,反而出了一大堆翰林学士,而且量产地方官和官学老师。
这是因为,范氏大量涌现进士时,正好遭遇新旧党争,整个家族都卷进去,三天两头被贬官外放。(状元范镇乃司马光死党、苏轼的举荐者。有这层关系,苏轼还敢乱写诗,不被新党逐出朝堂才怪。)
赵逢吉又说:“宇文氏乃鲜卑后裔,唐末迁居蜀地,祖宅在成都府城西南,亦有近十万亩良田。”
王氏和范氏,都在成都华阳一带,宇文氏则在成都双流附近。
赵逢吉忽的来一句:“宇文粹中,是蔡京的甥婿。”
朱国祥立即听明白了,王氏和范氏在做老六,表面拉帮结派支持郑居中,实则悄悄押注于太子赵恒。而那宇文氏,干脆就投靠到蔡京阵营。
但这是个错误消息,宇文粹中虽然投靠蔡京,宇文虚中却跟郑居中走得很近。一对亲兄弟,分属蔡党和郑党,无论是谁胜出,宇文氏都能保住富贵。
朱国祥又问了一些蜀地家族,发现多少都跟这三大望族有关系。
比如眉山苏氏——
苏轼第三子苏过,人称“小东坡”,虽然迁居颍昌(许昌),却也娶了范氏之女。而苏轼的孙子苏符,则娶了王氏之女。
这些家族,早就通过联姻融为一体。
朱国祥心中猜测,自己如果回到东京,恐怕王家也会来提亲。
因为时局变幻太快,嘉王赵楷居然提举皇城司,太子赵桓的地位岌岌可危。王家甚至都开始援引李邦彦了,朱国祥这个天子宠臣,肯定更受王家的重视,而朱铭又年少成名还未有正妻。
如果儿子娶了王氏女,今后带着义军杀到成都,蜀中王氏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
恐怕会立即举族归附,然后见风使舵,暗中联络朝廷。
一旦义军战斗失利,王家就会寻机背叛,直接帮助朝廷收复成都。
如果义军多次击退官兵,王家又会凭借姻亲关系,千方百计往新势力当中安插族人。然后,一边帮着朱家父子打天下,一边悄悄跟朝廷保持来往,直至其中一方彻底失势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