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眼中神采愈发浓郁。
他目光炽热地看着朱高希,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
“迁都北平,为什么?”
“爔儿你要知道,北方现在地广人稀,而且北平距离边塞太近,如若遭到异族铁骑围攻,那大明岂不是有覆灭之患?!”
不得不承认,永乐帝就是永乐帝。
他虽然与道衍商议后认可了迁都的谋划,但是心中始终有隐忧存在。
就比如说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北平本身就是个边塞军镇,距离边关不过百里。
朱棣自然不怕,有生之年他甚至想要彻底覆灭蒙古,包括那什么鞑靼和瓦剌!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草原异族就像是剿之不尽、灭之不绝一样,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就迁徙逃窜不敢南侵,等到中原王朝衰弱的时候,这些狗东西又跳出来了,南下劫掠无恶不作。
主动出塞打吧,到了人家的地盘上面,你还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
就算王朝强盛大军战力卓绝,可就算是你打得过,人家也不是傻子,打不过转头就跑了,一头扎进那茫茫草原里面,你想找都没地方找去!
而且就算是出塞作战打赢了,对中原王朝而言也没有太大益处,反倒是会因为出塞征战投入海量的钱粮物资,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可不出塞,那就只有躲在长城里面被动挨打了,忍受着草原蛮夷时不时地南下劫掠,这对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位帝王而言,都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这大漠草原之地,先是先秦胡人,接着是秦汉时期的匈奴,此后又是三国时期的鲜卑,然后是隋唐时期的突厥,紧接着又是前宋时期的契丹金人,最后又是蒙古,现在又变成了鞑靼与瓦剌,好似真的没有尽头一样,杀之不尽,斩之不绝!
饶是朱棣都有些不安,他担心迁都北平之后,后世子孙能否守住这份基业!
一旦出现什么不肖子孙,败坏朝纲致使国力衰微,草原异族趁机崛起,那么大明王朝都城就在北平,实在是太过危险了一些!
朱高希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或者说他眼中的“朱能”。
这位靖难名将不愧是一代名将,军事眼光远非寻常可比。
历史上正因为永乐帝迁都北平,破坏了太祖朱元璋设置的边疆防线,结果到了正统朝的时候,大明出现了一个“战神二代目”朱祁镇,御驾亲征一战打崩了大明王朝,致使瓦剌铁骑兵临城下,险些覆灭大明王朝!
这份眼光见识,确实难能可贵。
“干爹,不能因噎废食啊!”
“北平是临近边塞,但是迁都北平,也有必须之理。”
“其一,咱们皇帝陛下是靖难靠上位,所以陛下需要将太祖高皇帝的旗帜高举于世,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支持,这是政治上的正确,也是帮助陛下赢得天下认可的一个法子。”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这一点,谁都抹杀不了!
如果不是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华夏将再难恢复礼仪之邦!
因而朱棣想要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就要一直高举着这面旗帜,继续北伐蒙元,继续北伐鞑虏,继续征战草原大漠!
一旦他迁都北平,那么就跟“天子守国门”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天下臣民自然就会认可他这位永乐皇帝。
“其二,我大明外敌,无非就是漠北的鞑靼瓦剌,朝廷为求长治久安,就不得不加大对北方的统治力度。”
“而北方大多民风悍勇,特别适合充当抵御游牧民族南下掠夺的坚固城堡,并且北平本身就是边塞重镇,完全可以满足大明向北方地区继续扩张的战略方向,可以作为我大明王师北伐蒙古的前线基地,兵马粮草、器械辎重全都可以从北平调拨,这是战争优势!”
朱棣听后眼睛越来越亮。
甚至他都忍不住挥了挥拳头。
朱高爔这番话,当真是说到了他心坎儿里面!
道理很简单,朱棣一辈子六飞五渡,御驾亲征北伐蒙元,好日子都没过几天。
他之所以这样不知辛劳,还不是为了文治武功,为了赢得天下人的认可!
而他想要北伐,那么就必须加大对北疆之地的控制力度,必须想办法充实北方之地,至少要确保西北边关一旦发生战事,朝廷有兵可用可以迅速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所以,大明北疆的重要性,对于永乐皇帝朱棣而言,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媲美!
“其三,咱们这位陛下当年乃是燕王,正是就藩于燕京北平,北平不但是皇帝陛下作为藩王时期的封地基本盘,更是皇帝陛下靖难功成的龙兴之地,所以于情于理,北平和金陵相比,皇帝陛下都会选择北平!”
这一点,朱棣再认可不过了。
他来到这金陵后,睡觉都不踏实,总觉得有人想要害他!
还不如回到北平大本营,那睡觉都能睡得香一些!
“其四,皇帝陛下靖难功成后,为了稳固朝堂统治,不得不笼络南方士绅,尤其是以江南士绅为首。”
这一点,从朱棣提拔重用解缙、黄淮、胡广等南方士绅就可见一斑。
即便是永乐皇帝,在皇位还没坐稳的时候,也不得不向这些南方士绅低头服软,达成一种默契的合作。
“可是这对于国朝而言,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北方本就人丁稀薄而且贫寒困苦,公卿缙绅若全都是出自南方出自江南,那要不了多久整个朝堂都会是南方士绅的一言堂!”
“如此带来的后果将会是致命性的,北方学子再无出头之日,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朝廷对北疆之地的掌控力急剧下降!”
朱棣和道衍都变了脸色。
这一点,他们还真是没有考虑周全。
科举制度是读书人考取功名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可是现在看起来,这个唯一的机会,本身就不是那么的公平公正!
“南方本就是人文荟萃之地,科考也成了南方士绅学子的主场,北方学子能够高中进入朝堂之人那是寥寥无几,这是文化底蕴的差距,朝廷若是不出手平衡,那这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直至北方士民与朝廷离心离德!”
而朝廷为了维持南北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迁都北平!”
“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南京作为陪都,如此一来,大明政治中心将会是北京,经济中心则是南京,我大明施行两京制双轨运行,可同时兼顾南北,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两京制!
双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