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平安州(1 / 1)

“那位客人说如果小的过来回话,他立刻就离开,小的……表演开始没多久客人就来了,投完票才离开的,走了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了。”

小厮显然也被宝玉的慎重给唬了一跳,缩了缩脖子回道。

玉簪雅座内紫烟袅袅,香炉之中还有没燃尽的熏香,人已经离开了,再追问其他的也是枉然,宝玉摆摆手让小厮出去,打开文先生留下的字画看了起来。

大明的画讲究的是意境,需要的是“大写意”,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同样的,也不是他这种半吊子能短时间之内就能理解和欣赏的。

空白的宣纸上,三个像是核桃大小的圆圈,每一个圆圈外面都套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框框,有点像是种花国的下水道口。旁边的字他倒是认识,但是不确定是在夸他还是讽刺他。

“尚算良善”

是说他不够善良的意思吗?

本来想着趁着中午厚着脸皮蹭过去问问的,谁想到去了之后直接吃了一个闭门羹,文先生不在家,据说要过两日才会回来,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带了人想回来。

再说赏艺院,薛蟠本来还担心学子们闹事的事情会影响下午的比赛,谁想到用完午膳回来发现,来赏艺院观看比赛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之前更多了。

不光是大厅里挨挨挤挤的坐满了人,就连二楼的只容纳八人的雅间,如今也塞了十七八人,也幸好这次重新装修拆除了不少用不上的隔板之类的,要不然估计坐都坐不下。

“宝玉,快跟大表哥说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看了看明显比上午还要多出一倍不止的看客,薛蟠又是兴奋又是诧异。

“上午大表哥不是也在吗?就……就是那样呗。”

宝玉有些心不在焉,还在思索着文先生留下字画的用意,随口说道。

“那样是什么样儿?你是说往养生堂捐银子的事情吗?那才多少银子?再说了,跟这些学子们也没什么关系啊?”

薛蟠有些不满意宝玉的回答,又追问道。

“薛表舅这就不懂了,对于学子而言,捐银子的多少是次要的,他们更注重的是“心”。

如今月盈姑娘的话已经传遍了大半个京都,赏艺院有这样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大赛的事情也已经被更多的人熟知。

参赛姑娘们的生平遭遇,新东家和挚友令人扼腕的友谊,以及限制最高消费的良苦用心等等,往养生堂捐银子的事情只是画龙点睛罢了。”

贾蔷也将目光收回,走到薛蟠坐下,笑着对他道。

他之前所在的雅间里挤进去不少人,他索性找了个理由溜到宝玉和薛蟠这边透透气。

“什么“心”不“心”的,也就那些酸腐的书上才会相信这样的话。”

薛蟠撇撇嘴,一副理解不了的样子。

两钱银子很少吗?去一般的茶楼坐坐还用不了这个数吧?这些学子们是不是都是吃露水长大的,想要省银子在家待着嘛……

“薛表舅又猜错了,下午来的可不止学子,附近书院的夫子和教官,朱雀大街和锦荣大街那边的铺子都有人过来,对了,侄儿刚还看到李家铺子的掌柜一个劲儿的朝咱们雅间看,看来是动了心思了。”

贾蔷指了指刚刚自己看的方向,对着薛蟠道。

“哪儿呢?果然是他,李掌柜可真的是精明……”

薛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见李掌柜频频看过来是身影。

午膳的时候他也问过贾蔷和冯紫英,知道宝玉是打算走“商家赞助”的路子了,这会儿见果然有人感兴趣,也很是兴奋,又兴致勃勃的跟贾蔷说了一会儿赞助的事情,才又问贾蔷:

“对了蔷哥儿,之前你宝叔不是给你安排了差事,让你帮着卫家哥儿招呼雅间的客人吗?你一直在这边待着,他一个人扛得住吗?可别出了什么乱子。”

“薛表舅放心,卫叔早就想到可能出现这个情况了,见冯叔带过来的人,也弄了一批人过来,据说也是卫国侯当年退下来的老部下呢,总之,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贾蔷笑笑,一边殷勤的提起茶壶给薛蟠续水,一边又道。

说到这个,一旁神游天外的宝玉也回过神来,拉着贾蔷小声的问道:

“宝叔正想问你呢,蔷哥儿,紫英和若兰家里都有老部下,怎么没听咱们家有人说起呢?难不成当初祖父他们没有老部下吗?”

中午卫若兰提起也带人过来的时候,他就明白之前和冯紫英说话时脑中一闪而过的东西是什么了。

冯家,卫家,还有荣国府都是军功起家,荣国府也是因为功劳更大被封为国公,如果他们两家都有老部下,那荣国府也应该有老部下才对啊。

那……荣国府的老部下在哪儿,又有多少人,和荣国府被抄家真的有关系吗?

中午他也是急着去鸿升巷找文先生,所以才能仔细问清楚,这会儿人少,正好能问问贾蔷。

“怎么会没有?当初太祖父和叔祖父杀退大金,立下盖世功业,若非……都是有可能的,现在咱们两家虽然不掌兵,但是太祖和叔祖当初也是留下不少忠心耿耿的老部下的,后来……”

原身之前一直住在内帷,不知道这些也能说得过去,都是贾家人,贾蔷也没多想,索性详细的跟他讲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四十多年之前,东北的大金进兵也攻打过大明,当时作为太上皇朱耀武心腹的荣国公和宁国公,豁出命的浴血奋战,几次几近死亡,这才大败了大金,立下了“盖世之功”。

宁国公和荣国公的脑子也清楚,自然明白“功高盖主”四个字,在朝堂平定,得了国公称号之后,就立刻的上交了大部分的军权,准备都文武双线并举是大的路子。

太上皇也没亏待他们兄弟,不但给了他们“一门两国公”的最高封赏,还将经营节度使的兵权交给了贾家。

不过作为继任者的贾敬对于继承爵位没什么兴趣,让位给了贾珍,贾珍又不够争气指挥不当出了错。

出现人才断层之后,京营节度使就暂时轮转到了贾家的姻亲,王家的王子腾身上了,按照贾蔷的话,王子腾只有一个女儿,等贾家这边有了接任的人手之后,自然还是要回到贾家手里的。

至于贾家的老部下,除了随着京营节度使的职位给了王子腾一部分之外,剩下的都在宁荣两府起家的平安州。

最新小说: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皇叔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天空中一朵云 这个暴君,我养的!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我在大唐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