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烟也很是兴奋,他在临风楼帮过贾琏一些日子,也知道这黄鼠的价格。
如今这些黄鼠在他眼里,可不是什么毛茸茸的小玩意儿,而是一锭锭的银锭子,一只只的都闪他的眼。
“真成了!真的成了!”
宝玉看着那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黄鼠崽子,眼睛也是亮亮的。
“别急,如今才是刚生,要想能送到酒楼,至少也得等两个月。”
文先生也是欣喜万分,不过到底年岁大些,性子也沉稳些,又吩咐那些聘请来的农人道:
“仔细照料着,明后日让人将生产之后的黄鼠搬到隔壁的小饲养笼里,莫要出了差错。”
农人们自然更是高兴,大人们之前可是说了,若是黄鼠养殖的好,可以在他这里赊幼崽,等到养成了,府衙同意收购的呢。
宝玉和文先生在大同府搞黄鼠养殖搞得有声有色的,薛蟠在京都却坐不住了,出于对他的信任,之前薛蟠拿银子的时候可没多问。
眼见着从二月开始,隔上三五日就有花石还有摆设什么的通过漕帮的船运到京都,他的心里简直挠肝挠肺的。
趁着这两日船到的少了,就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大同,想问问宝玉是做什么打算。
“什么打算?自然是卖了?难不成还留着自己看不成?”
宝玉将手里已经长出了毛发的小黄鼠放下,笑着对薛蟠道。
这两个多月,黄鼠约摸着繁殖了得有一二百只,虽说因为温度的原因,死了几十只,不过之前小一些的黄鼠也开始生产了,倒是影响不太大。
“卖了?没给谁?你都没看见,琏二哥弄来的可都是好玩意儿,什么珊瑚树,什么南海珍珠摆件,还有紫檀木,黄花梨,就说那些石头,据说都是太湖石。
谁家盖院子这般奢侈,再说了,就算是有人用,琏二哥也买的太多了。”
薛蟠见都这会儿了,他还不紧不慢的,简直急的头都要冒火了,又道:
“早就说了,这件事情不能交给琏二哥,他啊,就是个会花钱的,再过上几日我也要去江南,还不如由我去采买。”
“琏二哥买的这些东西,都是之前我交待过了,蟠表哥,弟弟说话你还别不愿意听,采买这些东西就得琏二哥,你跟我啊,都差得远了。”
宝玉将摘下来的麻布手套放在一旁,笑着说道。
这话说的倒是真的,薛蟠到底是商贾出身,采买一些富贵人家用的衣料和首饰还成,但是要收到摸清楚那些勋贵和官员的喜好,还真得看贾琏的。
若是原身,估摸着也能看个几分,他就不成了,虽说比原身大上好几倍,但是品位这种东西,还真不是年岁大就能养成的。
“你……你这是找到买家了?”
薛蟠见他这样,反而放下了心,将一大串钥匙丢在他身边,又问道。
“自然是有的,不过蟠表哥,你接货的时候按照我说的了吗?可千万不要太引人注意了。”
宝玉点点头,又问薛蟠。
“放心,那些贵重的摆设还有家具什么的,都放在城南新买的库房里,卫大牛带了二十几个人轮班守着,出不了事儿。
那些花石什么的放在城北的库房里,离得秦小哥的府邸很近,那东西重,没有家伙什儿一般人偷不了,秦小哥时不时过去看看就成。”
薛蟠这人就是有这个优点,哪怕他怀疑,哪怕他心里没底,只要你将事情交待给了他,他就能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
“那就好,蟠表哥在这里待着,弟弟出去办点儿事,天黑约摸着就回来了。”
宝玉见他安排的妥当,也放了心,一边吩咐茗烟几个准备马车,一边道。
“左右也无事,哥哥我也跟着你去瞧瞧,”
说着,薛蟠也不管宝玉答应不答应,自顾自的就爬上了马车,又问宝玉:“文先生呢,我这来了都大半天了,也没在府衙这边见过文先生。”
“如今正是忙着春种的时候,先生跟着知府大人下面去巡视去了,想要回来怎么也得三五天。”
宝玉见他都上来了,也没说别的,也踩着马凳上了马车。
出于安全的考虑,宝玉将山谷的地买下来之后,并没有修整道路。
所以等薛蟠好不容易跟着他翻山越岭的进了山谷之后,整个人都要累瘫了,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道:
“来……来这里……这里到……到底做什么?”
宝玉却没理他,又问了贾家旧部最近山谷的情况,就带着茗烟几个,开始挨个山头开始转悠起来。
玉蜀黍喜温,要等到土壤温度达到12度左右才可以正常的发芽,这几日天气好,他过来转悠的也比较勤快。搜寻的重点放在了孟家仆人以及庄户们之前开垦的田地周围。
“你在找什么?”
薛蟠歇了一小会儿,又用了茶和点心,总算是缓过来了一些,见他蹙着眉头进来,不由好奇的问。
“玉蜀黍,就是之前我让你找客商订购的那种玉蜀黍。”
宝玉有些失望,连续几日的失望已经让他有些挫败了,甚至隐隐怀疑自己找寻的方向。
“说起这个,我又想到一件事儿,之前你不是让我找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东西吗?你看这东西是不是,虽然不怎么甜,不过是圆圆的,也可以吃,有些糯糯的感觉。”
薛蟠一边将从小厮手里拿到的东西丢给宝玉,一边形容道。
“土……土豆,蟠表哥,你这是从哪里来的,之前不是说江南那边没这种东西吗?”
宝玉吃了一惊,又仔细的把手里的东西看了看,才满脸惊喜的道。
见他这般“没见过世面”,薛蟠扯了扯嘴角,又道:“倒不是江南那边过来的,好像说是沙俄那边过来的,我觉得跟你形容的有些像,就让人买了一些过来,你看是也不是。”
“虽然不是,但是也算是近亲,蟠表哥那里这东西多吗?若是多的话,就给弟弟再拿过来些。”
宝玉有些可惜,若是没有义忠亲王的事情,荣国府将土豆的事情报上去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如今呢,这东西谁都可以拿出来,偏荣国府不能,要不然上面两位大佬,还不一定会琢磨些什么呢。
不过也不要紧,大同这边的沙质土壤多,倒是非常适合土豆的栽种。文先生是大同府的官员,若是由他推广,至少功劳不会被其他人占了去。
这也得多亏巫太师的帮忙,大同府的新任知府,虽说不是什么能成,但是很有心胸,对于文先生也很是器重。